2020年是人工智能(AI)里程碑式的一年

人工智能

636人已加入

描述

2020年是人工智能(AI)里程碑式的一年。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全球开展了一场科技战“疫”。其中,AI大展身手,在医疗、城市治理、工业、非接触服务等领域快速响应,从“云端”落地,验证了其对社会的真正价值,开始了与产业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进入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发展阶段。

疫情让AI“去伪存真”

当AI褪去了炒作的泡沫、伦理的诽议和落地的挑战,如今,AI已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升级,赢得全球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

例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黑天鹅”事件中,全球不确定性增加,“物理隔离”对全球经济造成明显冲击,“无接触”的数字在线方式成为经济恢复的重要手段,也为AI发展创造了更多“潜在刚需”的新场景。

《2020AI白皮书》中指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冲击,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一度按下“暂停键”。面对我国经济复苏的需求,AI技术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在新模式和新应用中发挥中重要作用。

疫情也产生了“倒逼效应”,教育、医疗、零售、办公等进一步向线上转移,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在线办公等加速崛起,线下的物流配送、无人车快递等无接触经济发展迅猛。在服务疫情防控中,AI在医疗影像识别,基因测序和疫苗研发方面效果凸显;针对安全复工复产的需求,多人快速测温、口罩识别等一批AI创新解决方案应运而生;面对大量工厂工人无法按时复工的痛点,依靠视觉识别的智能检测设备大显身手,未来的新型人机协作模式有望进一步加速成型。

可以说,此次疫情成为了AI等数字技术的“试金石”,验证了对社会的真正价值。在疫情之下,AI公司不再是以往的旁观者,而是出演关键角色,提高抗疫战争的整体效率。经过疫情,中国已经不再有纯粹的“传统产业”,每个产业或多或少都开启了数字化进程

“新基建”之智

2019年是AI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三年,2020年,AI被纳入“新基建”政策,成为新技术基础设施的主要支撑技术之一,背负着带动疫后经济复苏与增长的使命,也将会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肩负推动万亿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在发改委的定义中,AI在新基建三个层面都肩负了重要角色,既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信息基础设施,也在智能交通等融合基础设施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科技研发等提供创新基础设施支撑。

长期来看,AI作为新技术基础设施,被视为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的融合创新工具。新基建将加速中国产业链完成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实现产业要素的高效配置,助力国家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而就目前而言,中国AI需求潜力很大,也更需要充分且有效的供给来满足。得益于这些年互联网大发展形成的数字化基础和生态环境,我国AI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从需求侧看,在长期的经济转型压力和近期的抗疫恢复形成双重牵引;从供给侧来看,AI产业各生态层不断丰富成熟,已经在工业、医疗、城市等多领域落地。

根据中国新一代AI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一代AI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我国AI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智能产业生态不断丰富成熟,体现在了技术、数据、资本、市场和平台等多个方面。

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商业应用

AI也终于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商业应用。从底层的A芯片、深度学习框架,到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和知识图谱等通用技术,AI技术的能力快速提升,在各类经济和社会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AI与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相互融合,以及新技术带来海量的物联和移动等数据,正在进一步激发AI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让AI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正如马云所言,“AI也好、机器智能也好,并不是某一项技术,而是一种认识和思考世界的方式,也是我们为自己的未来确定一种生活方式,这不是简单的技术的改变,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改变。未来数据将会是生产资料,计算是生产力,互联网是生产关系,智能时代是基于这些改变,而随之发生的巨大的社会变革。”

这次AI所带来的技术革命的变化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未来30年,智能技术将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传统制造业,改变服务业,改变教育、医疗,我们的生活会因为数据、计算而改变。

机器有智能,动物有本能,而人类有智慧。

智能有了智慧,AI注智时代。
       责任编辑:tzh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