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微纳生物机器人治疗肿瘤方面取得新突破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所长蔡林涛研究员、集成所徐天添副研究员、集成所吴新宇研究员等合作在微纳生物机器人治疗肿瘤方面取得新突破。

微纳生物机器人是微纳尺度的类生命机器人,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机器人属性,能够到达现有医疗器械难以企及的微观区域,有望革新传统医学实现疾病的精准诊疗。但是,如何构建具有自主驱动的微纳生物机器人,采用磁、光、声等外场操纵和内生能源驱动机器人穿越复杂生物屏障,实现疾病的精准治疗,并保障其生物安全性,是当前微纳生物机器人的挑战难题和前沿趋势。

蔡林涛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邢婕华、尹婷和郑明彬,在团队前期工作基础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0, 30, 1910176;ACS nano,2020,14, 11452;Biomaterials,2019,214,119226),选用海洋来源的趋磁细菌(AMB-1)作为模板,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将纳米光敏剂负载到细菌表面,构建了智能微纳生物机器人(AI microrobot),通过磁/光序贯操控,在小鼠体内实现了磁控导航、肿瘤穿透和光热消融。

研究结果表明,微纳生物机器人在磁场操控下,实现了微米尺度的单一或群体精准迁移控制,通过荧光和磁共振双模成像在体内进行实时追踪。利用微纳生物机器人的磁性和缺氧集成靶向,突破复杂的生理屏障带光敏剂进入到肿瘤内部后,利用远程近红外激光触发产生局部高温,实现了肿瘤的可视化精准治疗。

具有磁/光序贯操控性能的微纳生物机器人,在磁场下实现了微米尺度的单控群控;突破复杂的生理屏障进入到肿瘤后,近红外光触发消融肿瘤。

相关论文《微纳生物机器人磁/光序贯操控靶向治疗肿瘤》(Sequential Magneto-actuated and Optics-triggered Biomicrorobots for Targeted Cancer Therapy)在线发表于材料领域权威刊物《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0,DOI:10.1002/adfm.202008262,IF=16.836)。论文第一作者是深圳先进院客座硕士生邢婕华、博士后尹婷,通讯作者是深圳先进院客座研究员郑明彬与蔡林涛研究员。

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广东省纳米医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科技计划等基金的大力支持。

责任编辑:PSY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