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成熟、场景需求更迭,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进入爬坡扩张时期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一、产业链成熟、场景需求更迭,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进入爬坡扩张时期

根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20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2亿美元,约占全球25%市场份额,2015年到2019年间,中国服务机器人的销售额增速持续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增速及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增速。

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复杂多样、具体细分种类繁多。其可应用在零售、物流、医疗、教育、安防等众多行业和场景,实现引导接待、物流配送、清扫、陪伴教学、安防巡检等多样化、复合型功能。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 》中对智能服务机器人给予了明确定义—智能服务机器人是在非结构环境下为人类提供必要服务的多种高技术集成的智能化装备。服务机器人是相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说的,工业机器人的场景确定、精度要求高,相对的服务机器人场景不确定、精度要求较低,因此服务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对场景的自适应能力高。

随着导航定位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以及其机械结构的发展成熟,2015年左右服务机器人开始具备一定的环境自适应性,有较强“痛点”的应用场景逐步尝试机器人的落地,中国服务机器人在2015年迎来了第一次爆发。

但产品和需求之间的匹配落差也逐渐浮出水面,在2017年前后,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的热度有一定下降,但总体出货量仍在一直上升。这一阶段,中国部分有潜力的服务机器人领域都开始迎来真正的发展,如扫地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

“一方面,这些爆发的细分领域背后,强依赖于该领域的实用价值,”思岚科技CEO陈士凯分析亿欧,“另一方面,技术的使用成本降低也是服务机器人产业落地的重要原因,其中比较明显的是,配有激光导航的机器人,造价均在40~50万以上,目前已经下降到10万左右,成本下降释放了大量的需求。”

技术创造从0到1的可能性,产品化方案不断降低技术的成本,而不断降低的成本可以适配更多行业和场景的需求,而更多场景的落地带来了市场的增量,这就是服务机器人市场扩张的基本逻辑。

二、全体系优化、稳定性提升,服务机器人技术再进击

服务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主要是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舵机、控制器、电源等硬件,与相应的软件算法(如路径规划算法、控制算法等)可组成服务机器人的核心模块,分别为环境感知模块、运动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操作系统模块等。

在中国服务机器人开始发展时,环境感知模块占据了大部分的成本,但目前像思岚一类的创新科技公司已经通过研发低成本的激光雷达大幅降低了该部分的成本。

“我们公司在2014年推出第一款量产的低成本激光雷达PRLIDAR时,市面上仍主要在用德国、日本的产品,单个价格在2-3万元,探测距离只有10米左右,但等到2016年前后,我们的产品售价已经在百元和千元水平,探测距离也提高到20米。”陈士凯向亿欧回忆道。

陈士凯也透露,目前服务机器人各模块的成本已经较为平均,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将要依赖软件算法和体系化的成本优化。而做到这一点,除了有算法软件层面的研发实力,还得有对适配场景的理解程度。

思岚仍然从技术角度去思考场景的适配问题,“无论终端需求的场景怎么迭代和变动,我们解决的仍然是机器人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智能移动’,无论是在商场、酒店、仓库、办公室还是餐厅,机器人自主移动是其最核心的通用需求。“

也因此,思岚科技持续迭代基于定位导航的机器人解决方案,2014年推出低成本激光雷达PRLIDAR,2015年发布模块化自主定位导航系统SLAMWARE,2016年发布服务机器人平台ZEUS,2019年发布智能移动机器人导航“魔方“SLAM Cube,2020年发布万元级通用型机器人平台雅典娜Athena。

保持在机器人智能移动技术领域的领先,再通过产业化推动智能移动技术解决方案成本的降低,思岚用“技术”+“产业化”双脚并行,深化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随着服务机器人的需求蔓延,终端产品的稳定性需求将变得尤为重要,产品稳定性提高才能降低后端的维护服务成本,有利于提升行业渗透速度。

陈士凯认为,目前该行业的稳定性要求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定位及移动稳定性,简单来说就是定位要更准、行动能力更强(如能自由穿梭狭小空间、智能避障等)、连接性更强(如跟电梯的对接、跟柜台的对接、跟产线的对接等);第二类是长时间工作稳定性,这保障机器人在服务过程中不会因特殊情况或者自身原因中断。

定位及移动稳定性、长时间工作稳定性也是目前服务机器人领域技术研发的难点,未来行业也会更加融合的感知技术、更多深度学习的应用以及更安全的冗余设置来解决稳定性的问题。

三、着力成本、着力性能,思岚科技“跨越技术与成本鸿沟”

成立于2013年的思岚科技,在过去的7年里,首先用低成本激光雷达解决了“眼睛“问题,RPLIDAR已发布第三代,可实现最远25米半径、毫米级别的测量精度。

其次思岚自主定位导航系统解决了“小脑“的问题,目前SLAMWARE集成了激光SLAM算法、自主环境路径搜索、障碍物规避、自主返回充电以及针对各类实际行业应用而开发的完整业务逻辑,可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功耗仅为同为产品的1%。

同时,思岚也提供了商用环境的通用机器人平台ZEUS/Apollo/Athena,将“眼睛”和“小脑”更高程度的集成,为行业提供更简便的适配方案。

核心传感器、核心模块、完整平台构成了思岚科技的产品矩阵,一方面,全自主研发体系,保障了思岚核心技术的独立性、连续性,通过不断深化“机器人导航定位技术”,保证技术和产品角度的长期优势;另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满足不同下游客户的需求,通过更多的客户反馈、场景实验反哺思岚解决方案的稳定性。

目前思岚科技已在南通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在产业链更加成熟的阶段,思岚科技通过技术、商业、产业的布局来践行自己的使命——“跨越技术和成本鸿沟”。

责任编辑:x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