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帮助上海市高校更“智能”、更“智治”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以前答辩必备电脑、文件,现在只需把资料备份在手机中,通过无线投屏,就可以开启毕业答辩了。打开手机上的‘公共引导’功能,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个自习室的人数情况,自由选择人少且安静的地方自习。”这是一幅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园生活场景。

  上海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华为与上海理工大学共同构建的上理工版“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和“一网畅学”,目的是为了提升管理服务的精准化,以科学化水平、信息化技术,帮助上海市高校更“智能”、更“智治”。

  如果说“智慧校园”的数字化生活,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教育、“智”理教育。那么华为助力上海打造的智慧城市,则是为了让城市更有生命力,让民众更有幸福感与归属感。

  行惠民之举 让城市更有温度

  一座城市,不应该只是由钢筋混凝土打造的“森林”,更应该是一个拥有综合智能的生命体。应该是能够感知、能够生长,像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为城市民众解决生活中切实遇到的问题,用有温度的服务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

  民生服务的基础,便是解决市民生活中遇到的困扰。

  在全民抗“疫”时期,你可以在上海看到一种景象,“住在上海南泰公寓楼下的李先生,拿出手机向保安亮出绿色的‘随申码’,随后走进小区,并用‘随申码’对着门禁扫一扫后进入楼道。”这是上海疫情期间,市民外出回家的重要步骤。

  随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额爆发,上海携手华为推出“随申码”服务,通过大数据赋能,创新管理服务方式,为疫情防控和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上海市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数码防线”。“随申码”虽起源于疫情,但是应用不局限于疫情防控。随着“随申码”的广泛适用与普及,它逐渐成为上海市民的第二张名片,并在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医疗、政务、文体等领域大显身手。

  在政务领域,上海部分行政服务中心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将“随申码”应用到政务服务办理环节,申请人到窗口亮出“随申码”即可预约取号、办理事项、调用证照,享受一站式的政务服务体验。

  在文旅、体育及信用领域,上海大剧院、虹口足球场等文体场馆实现闸机扫码入场,观众只需出示“随申码”即可同步核验身份信息、健康信息、购票信息。与此同时,上海图书馆推进“随申码”全场景使用,实现扫“随申码”过闸机入馆、办理外借读者证以及免押金图书借阅等。

  在广大市民比较关心的就医问诊领域,“随申码”的功能得到了很大提升。市民可以通过手机“随申码”,实现扫码挂号、配药、看病,并在脱卡瞬间完成支付。

  上海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不仅仅如此。对于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来讲,想要出门办事,如果没有提前制定好一条完整的路线,基本一整天的时间都会浪费掉。为了让市民可以更便捷地办理业务,上海市政府基于采用华为云技术路线的电子政务云构建“一网通办”系统,通过5G、AI、大数据,打造上海市坚实的数字底座,赋能上层各类智慧应用。

  十一期间,家住上海的徐女士在就医过程中不慎丢失医保卡,恰逢国庆期间政务受理中心窗口未展开业务,无法办理挂失。在好友的提醒下,徐女士尝试在“一网通办”上查询解决方法。令她惊喜的是,在公共服务专栏中找到了“办理《社会保障卡(医疗保险专用)》报失”的服务事项,得知办理医保卡挂失可以直接拨打医保24小时热线进行电话报失,解决了燃眉之急。

  上海市卫健委为了深入推进“一网通办”,积极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根据2020年上海市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工作相关要求,上海市卫健委会同市公安局、市医保局、市税务局、市民政局、市档案局和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扎实有序推进出生“一件事”。通过流程优化,从之前的“提交21份材料、3份表格、跑4个部门、14天时间”,简化为“网上申请,提交7份材料、1份表格、4天时间”。真正做到了,让数据“跑断腿”,让市民少跑腿的惠民之举。

  由此可见,城市的智慧源于人们了解对他们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以及他们正面临的问题。上海之所以成为智慧城市的标杆,就在于上海的城市建设,牢牢牵住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两个“牛鼻子”,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和“高效处置一件事”,紧紧围绕民众的所求所需来认真地研究城市的治理,将人民幸福感定位成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

  行人之根基,让上海更加智慧

  从整体发展来看,上海智慧城市已经从1.0的数字化阶段、2.0的信息化阶段,进入到3.0的智能化阶段,并逐渐呈现出无感知的连接、无停顿的计算、无缝隙的交互等特点。身处3.0阶段的智慧城市,信息技术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属工具,而将成为每个市民的贴心助手。

  在上海智慧城市的发展中,以人为本是根基,实干是关键,科技创新则是支撑发展的重要保障。据了解,在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华为联合上海面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车、鲲鹏、人工智能、AR/VR、区块链、物联网、软件开发等8大产业方向,探索智慧城市下各行业智能化升级的契机。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地区部总裁鲁勇曾提到:“智慧城市下一跳应该是城市智能体的概念,建设不仅有脑,而且有像机器视觉这样遍布全城市的视频监控系统,有发达的以AI使能平台为基础的智慧大脑,还要有以5G、网络为连接,让老百姓能感受到这个网络、感受到这个城市无所不在基础网络的骨骼和脉络,还有以大数据和智能超算为核心的心脏,来处理这些海量的数据。”

  归根结底,驱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因素不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也不是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需要激发内在潜力。智慧城市更高阶段的建设,应以新技术创新应用为驱动,以改善服务民生为目标,并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数字科技手段与城市战略、规划、建设、运行和服务全面深度融合,构建一个有眼、脑、手、脉、心脏的智能化载体,推进上海实现全场景智慧的发展目标。

  责任编辑:l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