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芯国际被纳入实体清单的影响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事件:2020年12月18日,美国商务部BIS公告,将中芯国际等60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其中、BIS将默认否决(Presumption of Denial)中芯国际的10nm以下先进制程需求;而其他项目则采取“case by case”许可证审查原则。

一、影响分析及标的讨论:

中芯国际被纳入实体清单,是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大冲击。相较前期的MEU禁令,实体清单更为严苛。MEU仅限制新设备采购,而实体清单则进一步限制供应商的技术支持。由于禁令中明确表示将拒绝10nm及以下制程的需求审批,这也意味着中芯国际将被迫停止在先进制程方向的突破。

而成熟制程也需要申请许可证,如美方严格执行禁令,则会较大程度影响中芯国际的产能建设。除大家熟知的美系设备商AMAT及LAM外,KLA在明场暗场检测设备几乎占据了独供地位;且有较多设备零部件,如真空规的主力供应商亦为美商MKS。我们认为非美产线建设仍有相当难题需要克服,实际进度并未有部分机构预期的那么乐观。预计90nm非美化产线将于21年突破,55nm的非美化产线将在2年内突破,28nm非美化产线则需2年以上时间。

而就日常运维来看,由于中芯国际早有充足备货,零部件及核心材料均有相当库存。所以实体清单短期内不会影响公司的日常运转及财务表现。

我们认为,本次禁令再度凸显了我们半导体产业在设备材料等基础支撑业的不足,中美贸易纠纷历经3年之久,设备材料持续加速导入。但在品类丰富度上仍有较大差距。而禁令之下,晶圆厂的齐套性更为重要,补短板将成为未来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次禁令会推动国产替代的边际加速,短期内虽难以弥补中芯国际产能建设延缓的影响,但长期依旧坚定看好设备材料产业链。

此外,我们认为须高度重视接下来越演越烈的缺货涨价潮。据IC Insights统计,2019年中芯国际占据了全球纯晶圆代工厂6%的市场;而8寸产能方面则占据了全球10.5%的市场。前期8寸相关产品的缺货涨价便有转单因素在背后推波助澜,而本次禁令会进一步加剧产能紧张之现状。

华虹产业链(斯达半导、新洁能)及IDM龙头(华润微、安世半导体、士兰微、扬杰科技)将相对受益,而中芯国际产业链将相对受损。

二、中芯国际产能分析:

中芯国际是全球第五大晶圆代工企业,公司经营载体包括中芯上海、中芯北京、中芯天津、中芯深圳、中芯北方和中芯南方等,其中200mm工厂分布于上海、天津和深圳,300mm工厂分布于上海、北京。截至20Q3公司各生产基地等效8英寸晶圆产能合计51万片/月。

分制程来看,2015年中芯国际实现28nm技术节点的量产,实现中国大陆高端芯片零生产的突破;2019年,公司取得重大进展,实现14纳米FinFET量产,第二代FinFET技术进入客户导入阶段。根据3Q20最新财报数据,3Q20公司28/14nm工艺制程产品营收占比达到14.6%,0.15/0.18μm、55/65nm、40/45nm工艺制程产品仍是公司主要收入占比,3Q20营收占比分别为31.2%、25.8%和17.2%。

从下游终端应用来看,3Q20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和消费电子产品,占比分别为46.1%、20.5%和17%。其中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客户占比达到69.7%,北美洲客户占比18.6%,欧洲及亚洲地区占比11.7%。

三、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或受影响:

据SEMI数据,2019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采购金额598亿美元,其中134.5亿美元来自中国大陆,可以看出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半导体企业设备采购金额逐年提升,由2007年的6.85%提升至2019年的22.49%,而SEMI预计这一数据在2020年将达到27.37%。

中芯国际是国内半导体的龙头企业,2019年,公司CAPEX金额18.7亿美元;而2020年Q1-Q3则高达31.63亿美元。具体到设备采购方面,据中芯国际公告,2019年中芯国际向阿斯麦、应用材料、泛林、东京电子采购设备总金额达到23.11亿美元,占2019年国内半导体设备采购总金额的17.2%,占同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采购金额的3.9%。此次中芯国际列入实体名单或将使得许多相关设备供应商失去这一举足轻重的收入来源。

其中,收入损失最大的应当是美国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当前全球半导体设备前五名中美国公司有三位,分别是应用材料公司、泛林集团和科天公司。据Bloomberg数据,他们2019年营收分别为146.08亿美元、100.45亿美元和58.06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营收分别为42.77亿美元、30.84亿美元和14.58亿美元,占其各自营收比例分别为29.3%、30.7%和25.1%。三家公司均以中国大陆为最大客户,随着中芯国际等国内半导体企业陆续进入实体名单,这些美国设备供应商的收入便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

四、IC设计公司供应商结构分析:

中芯国际被纳入实体清单,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冲击颇为剧烈。据中芯国际披露,公司2020年Q3客户结构中,大中华区占比69.70%,其他客户占比30.30%。

其中海外客户中,我们了解到高通、博通等国际龙头均为中芯国际客户。虽然高通前期已转了部分订单至中国台湾FAB厂,但目前仍有些许电源芯片及4系列SOC在中芯国际代工。

研究团队简介

方 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硕连读,近5年半导体行业从业经验,有德州仪器等外企海外工作经历,熟悉半导体及消费电子产业链。同时还是国内知名半导体创业孵化平台IC咖啡的发起人,曾协助多家半导体公司早期融资。2017年在太平洋证券,2018年在招商证券,2020年加入信达证券,任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所在团队曾获19年新财富电子行业第3名;18/19年《水晶球》电子行业第2/3名;18/19年《金牛奖》电子行业第3/2名。

李少青,武汉大学硕士,2018年加入西南证券,2020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半导体、面板、小米生态链等。

刘志来,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硕士,2020年加入信达证券,熟悉消费电子产业链。

童秋涛,复旦大学资产评估硕士,2020年加入信达证券,从事电子行业研究。
       责任编辑:tzh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