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的前世今生:如何看待蓝光利弊

描述

最近据外媒报道,韩国科学技术高级研究院(下面简称“KAIST”)在一项有关蓝光负面影响的研究中,通过实验“意外”发现并初步证实了蓝光LED照明能够有效帮助人们克服晨困。

在这项研究背后,是蓝光从超级危害到起床神器的“洗白”过程。究竟应该如何客观看待蓝光照明的利弊?先从蓝光的前世今生说起。

在一定程度上,蓝光对生理调节是合理能控的,我们必须理性看待,并且首先得治治熬夜刷手机的旧患。

蓝光背后的起床神话

褪黑素,就是蓝光影响生理节律的中介之一。

褪黑素是一种能使皮肤色素颜色变浅的激素物质,含量水平随每天时间而变化。它的分泌能够延长深睡阶段,改善睡眠质量。而蓝光的出现却通过视网膜光敏细胞,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使人保持高度兴奋状态,导致入睡困难,因此学术界也对年轻一代一再灌输睡前少刷电子设备的忠言。

不过这次蓝光的“复出”并非要做报复性熬夜,而是要创造晨起神话。

据KAIST研究,蓝光晨光能极大降低褪黑素水平,同时对警觉性、情绪和视觉舒适度的主观感受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有效提高早上的清醒程度。研究也初步表明,单蓝色完全饱和照明能有效刺激生理反应,但是商用白光源的相对有效性还不太清晰。

不可否认的是,蓝光的潜力还有待被挖掘。未来,照明在不同场所的应用也能从生理与心理层面逐渐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选择更绿色健康的照明,将获得更加舒适的生活。

审核编辑:符乾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