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人工智能教育能否取代教师的地位

今日头条

1101人已加入

描述

在创客运动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创客教育融合互联网技术,掀起了一股创新教育新浪潮。创客教育是当前流行的创客文化在教育中的运用,其通过项目式学习、以数字化学习工具为载体将创客文化与教育相融合。格物斯坦表示创客教育是以培养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同伴互助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目标,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创客教育发展进行了反思。

人工智能只是教师使用的一种工具,能带来发展动力但不能取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能力来选择工具,不能对每名学生采取同样的人工智能手段;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有选择的自由度,而不能被AI(人工智能)牵着鼻子走。

“只有当教师真正关注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用尽量少的课程达到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一方面,教师与辅助教学智能机器交互产生的新空间。在这种空间范畴下,除了师生关系外,还存在教师与辅助教学智能机器的关系;辅助教学智能机器将部分扮演以往教师的角色,如承担自动出题与批阅、学习障碍诊断与及时反馈、问题解决能力测评、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与改进等功能。

另一方面,学生利用辅助学习智能机器交互产生的新空间。在未来,学生除了与教师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外,更多的情况是与辅助学习智能机器共同学习、相互提高,如学生将在智能学习伴侣、个性化智能教学机器的陪伴下完成自主学习。

人工智能的教育将由学生、教师、智能机器共同参与,其中,学生是探究者、发现者、合作者,教师是支持者、引导者、组织者,智能机器在物理世界、虚拟信息世界并存,而且将长期存在。

创客教育是全兴的教育模式,由组装搭建——程序编写——运行调试几个部分组成。从微观上讲,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树立全面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实践精神;从宏观上讲,顺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我国在第四次技术革命背景下抢占制高点,获得长期发展动力。

综上所述,教育难题的有效解决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创客教育也不例外,需要政府部门、学术界、产业界以及创客组织跨界合作,形成协同效应。各级政府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学术界提供研究成果供决策参考,产业界提供技术工具和服务,创客组织要结合地方与学校需要策划和推动各种活动。此外,家庭教育的作用也至关重要,父母要积极支持孩子的各种创造行为,为其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条件的家庭甚至可以建设家庭的创客空间。

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