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描述

 

 

12月初,由中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联盟主办的《2020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行业发展年会》在上海举行,此次年会以“敬行业·求生存·图市场·建生态”为主题。在成员大会的沙发论坛中,业内代表企业与高校专家共聚一堂,就移动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此次沙龙论坛由中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联盟主席、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移动机器人BG总裁张雷主持。

 

沙发论坛特邀嘉宾:

1、中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联盟名誉主席、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机器人产品部总经理 王宏玉;

2、中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部智能机器人专家组专家、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实验室主任、迦智科技创始人 熊蓉;

3、中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联盟副主席、CSG智能机器人事业群 CEO 李大伟;

4、国自机器人智能物流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 王文斐;

5、中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联盟副主席、机科发展智能事业部总经理 公建宁。

取长补短,共拓未来近些年来,移动机器人行业得到迅速拓展,新鲜血液不断涌入,在新思维与新技术的冲击之下,如今的行业基本可以分为传统与新兴互联网新思维进行增速式开拓两个方向。移动机器人在两种模式下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从传统模式到新兴模式,旷视科技高级副总裁王宏玉表示:“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传统企业经过多年的打磨,现如今已经完全经得起考验;而在技术上,互联网模式的新思维新理念也非常值得推敲。在市场选择中,“稳”与“新”一直都是必需品,我认为只有这两者互相学习、相互融合才能促进行业更好的、多角度地发展。”

 

熊蓉老师对此表示肯定:“不管是哪一种企业,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服务客户,只不过各自的技术路线发展不一样。传统企业立足于原有技术,进行升级改进,新兴企业赋予新的技术,进行突破性发展。不过随着新技术的渗入,如今传统企业在发展上也在进行新的尝试;而新兴企业,就迦智而言,在实践过程中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在硬软件的可靠性方面要想满足工业应用要求,仅凭技术的先进是站不住脚的,所以目前也在向传统企业学习,总的来说还是要进行融合,互相学习。”

 

CSG智能机器人事业群 CEO李大伟则认为:“如果说传统企业是向左,新兴企业是向右,那么我认为真正健康的发展应该是往中,传统企业学习新兴企业的新技术,新兴企业学习传统企业的敬畏和耐心。当然,也并不是每一种企业都适合走中间这条路,不过在未来,大型的企业一定会发展到两种模式并兼的状态。此外,另外两种企业也会存在,并且很大可能在行业中占大流,一是专注产品的企业,这种企业离终端不会那么近,更多的是将产品卖给同行中专注用户的企业。另外一种是专注于某一行业,注重解决方案,扎根局域行业的企业,这种企业的产品虽然有一定的制约性,不能打穿整个行业,但是在局域行业中,其地位不可替代。未来三线并流,共同促进行业发展。”

对于传统和新兴两种不同模式企业的发展,公建宁也发表了其观点:“我认为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企业,在经营之下早晚能成长为头部企业。但客户的需求也是不断在成长的,像AGV刚开始的时候没有AMR的概念也没有slam的概念,市场上大部分都是传统的磁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各种各样的需求也随之不断产生。在客户更加了解AGV,需求更加多样的情形下,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国自机器人智能物流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王文斐从国自自身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国自在行业内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公司,我们最开始做的就是激光导航,走了一个不一样的路线,当然后来也有尝试其他的导航方式,在与客户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不同的技术在不同行业其匹配性也是不一样的,在未来也许不再是从技术上来区分传统与新兴,最后可能是看我们如何去满足新的需求,从我们的处理能力方面去评判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

在定制中寻找标准化kiva技术的出现,引发了移动机器人发展的风潮 ,自此,行业被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标准型为主、出货量非常大、主要面向电商行业的企业,另一类则是深耕到各个细节、具体行业进行定制化生产的非标型企业。移动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离不开产品的标准化发展,但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决定了搬运设备需要定制化设计与环境适配,这两者之间应该如何平衡?

王宏玉表示  :“2012年亚马逊收购kiva后这种二维码导航产品进入大众视线,紧随其后便是资本的介入,在资本的催化下,AGV行业兴起了对kiva机器人的研究热潮。与制造传统AGV不同的是,kiva机器人大多都是批量生产,这就引发了后期价格降低、销量激增、市场影响力扩大等一系列反馈。从某种层面上可以说是kiva把AGV行业炒热了,延伸到后来,客户对kiva机器人提出更柔性化的要求,于是行业开始研究slam导航,由此可见,客户的需求加上资本的推进使行业进步迅速,实际上是需求带动技术增长。”

熊蓉表示:“为什么电商的场景能够标准化,因为引领这个场景的实际上是提供方案的供应商,供应商参与其中与制造者一起讨论仓的做法。这里面是双方的共同推进。而自然导航AMR是适应原来的生产模式,用户根据原来的生产模式来提出需求,经过试用之后再进行探索,这就导致我们没有像电商一样规模化,但是我觉得随着行业的深入以及对AMR认知程度的提高,规模化生产的愿景即将实现。

另外,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其实很多东西,比如说和上面对接的这部分都是可以做到标准化的,标准化了之后只要根据行业的特殊性做一些机械结构的调整就可以投入工作,也方便集成商与合作方根据用户去做一些调整。我觉得接触这些新技术可以把我们的很多东西去标准化,给AGV的发展带来新的变革。” 那么既做标准又做定制是否有可能?

李大伟表示:“我认为这是可能的,每家企业的愿景都是做标准产品,但是在市场的影响之下,非标产品被不断推出。而非标产品为何成了‘必需品’——第一,我们标准产品的契合度不够高,我们的产品大部分都诞生于我们认为或者我们遇到的一些场景的需求,但是让我们在做某一产品的时候对几十家行业进行调研又很难办到。第二也与行业发展阶段相关,移动机器人历史还不够长,用户对于移动机器人的认知还停留在没有标准品的阶段,因此,在进行选择时提要求便成为了固态思维。

第三,起始时间晚,国外已经做到百年标准,而我们是十年标准,这是无法进行对比的。至于非标与标准能不能并行,在我的观念里面,至少在近几年内,企业完全不设立非标很难。若完全做标准品,客户黏性就会受影响,企业不会去承受这样的风险。华晓面对这些问题的做法便是将产品中心与工程中心分开,产品中心负责前端方案需求、企业共性等标准化部分,工程中心负责解决非标方面的问题,这样既做到了实现标准化的愿景又兼顾了客户黏性。”

公建宁补充:“我认为每一个标准产品都是从非标起来的,现在kiva机器人在市场上的热度远超叉车AGV。为何会如此,我认为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没有把叉车AGV做到一个让客户完全认同的高度,而kiva通过各种方式让客户接受、认可。所以我觉得无论是非标还是标准,市场拓展的关键还是在于企业以什么样的形式让市场接受产品。在制造行业中,AGV在每一个环节的应用都要适应公司的实地应用,所以总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去进行改变。所以现阶段,在没有进行规划的情况下寻找标准化是很难的,所以我觉得可以对一些特殊场景进行尝试、整合,做到局部标准化,在定制里面寻找标准化。”    资本、技术、人才的三轮驱动资本的进入给这个行业带来了许多变化,不少公司凭风直上,同时,也打破了行业平衡。

李大伟提到:“有一种说法是‘最聪明的人都在华尔街’,而最聪明的人瞄准一个行业一定有其原因。在实体企业中,AGV的火热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企业。许多人认为资本的进入会使行业陷入非市场行为性竞争,对行业的发展弊大于利。从短期来看,资本的引入确实会使部分人利益受损,但是放远视线,在资本的刺激下,AGV行业确实得到了突破。只要我们守住“低价高质”的底线,资本的引入还是利大于弊的。” 疫情影响,自动化前景被看好,资本也在加速涌入,但国外疫情仍在持续,AGV出口海外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业内又如何看待更严峻的国际政治形势下移动机器人的出口方向?

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国自机器人一直都比较出彩,王文斐表示:“疫情对今年海外市场受影响确实比较大,像美国的客户,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导致微信被禁用,不过这些因素对合作的影响其实不大,现如今对国际市场还是很有信心。另外,近段时间欧美国家颁布的移动机器人新标准引发了行业热议,实际上这个标准也是欧盟经过市场调研之后推出的,此外,中国的产品与欧美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异,所以也需要这么一个标准对其进行尺测。短期看来,标准的颁布会使产品在出口上比之前要繁琐,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的产品经过这些协议要求的打磨后也会上一个高度,说到底还是利弊共依。不过据这些年的经验,我相信我们国内企业能够很快适应这个标准。”

对于目前中国AGV在世界上的核心技术与应用水平,熊蓉坦言:“目前来说,我国移动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应该是和国外持平的,另外,得益于我国庞大的市场,在应用水平上应该是超越国外的。并且,如今AGV行业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也做出了很多技术革新,有数据显示,现在国产AGV在慢慢抢占国外AGV在中国的原有市场。”

公建宁认为:“在供应链环节,中国离国外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过随着我们在供应链环节体系的逐步健全,只要在质量上做出提高,在供应链环节得到突破的期待值还是很高的。”资本、技术之外,人才流向也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点。作为一个从高校出来的企业,在外界看来迦智科技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无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熊蓉对此表示:“在这些年的实践中我发现光有技术实际上是做不好slam产品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通过经验积累来解决问题。

所以我认为我们国家现在绝对不缺移动机器人的人才,缺的是什么都懂,能够去进行规划、深入到行业需求里面的人,我希望后期能够进一步引入对这个行业深入了解的人进行合作,或者说与同行业的人形成战略合作伙伴。” 王宏玉坦言:“实际上高校里面做算法的人还比较多,不过大部分都被分流到了互联网企业,如今实体行业吸纳人才的能力确实不如互联网行业,我们只能拿到第二梯队的人才。我希望经过大家的努力,能让更多人进入到我们这个行业,把我们这个行业的氛围搞上去,提高我们的能力,使我们行业更健康发展。”

发展模式、标准探索、市场拓展……,后疫情时代及智能制造发展大势下,移动机器人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市场,不管是传统厂商还是新兴企业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我们的脚下是漫漫长路,期待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构建一个更加良性的市场发展体系。

责任编辑:xj

原文标题:新松、旷视、迦智、CSG华晓、机科、国自——传统与新兴的碰撞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新战略机器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