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交换机的原理是什么,它的应用有哪些

描述

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状况下,虚拟化网络逐渐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相较于传统的交换机,虚拟交换机在许多方面存在优势,因此,在未来通信行业中虚拟交换机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

随着用户接入带宽从10M提速至100M,各类互联网、物联网等终端及应用从网络边缘接入承载,作为互联网应用、电信自营及关键业务综合承载网络,IP城域网面临着流量倍增、IPv4地址枯竭、承载需求差异化、网络弹性和安全性不足等问题,亟待引入IPv6/SDN/NFV/虚拟化等系列技术对网元部署、网络架构及网络可控等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虚拟化网络开始受到更多业内人士的关注,虚拟交换机成为了通信发展的趋势,目前网络服务器已经具备支持虚拟机的功能, 服务器的虚拟化促进了机房网络的虚拟化,当实体服务器被精简化、合并到虚拟平台,利用虚拟化技术复用到真实物理设备,形成虚拟交换机等组件提供网络服务。

相对于传统交换机来说,虚拟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上拥有更简洁的网络功能,未来虚拟交换机将成为构建虚拟网络平台的核心。

根据拓扑结构可知,虚拟交换机技术的原理相对简单,就本质而言,该项技术就是在逻辑上集成多台物理连接的交换机。该项技术的特点在于通信的可靠性更强,工作效率也得到提升,系统的带宽容量也得以增加。与传统交换机相比,虚拟交换机不仅可以使STP、VRRP协议运行要求的负载均衡与冗余得以实现,同时也能够对网络设备数量进行缩减,简化网络架构,以此缓解系统管理维护的压力。

在虚拟交换机技术的应用模式下,通过对SW1与SW2、SW3与SW4、SW5和SW6进行虚拟化,使其向一台逻辑交换机转换,即SWA、SWB、SWC。就SWB而言,其中的SW3与SW4可以视为与同一台交换机WSA连接,这一过程对EtherChannel技术加以运用,在负载均衡与冗余的实现上,消除了对STP与VRRP协议的需求,如此一来,网络中交换环路就得以避免,有效简化了网络。

审核编辑:符乾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