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的三大技术路线: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

描述

固态电池获得突破的消息,激起市场千层浪。毕竟这是市场公认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技术的风吹草动,直接影响锂电池的发展进程,相关企业不可能不重视。

从技术路线看,就如同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等各种技术路线一样,固态电池也分为三大技术路线。

固态电池的三大技术路线分别是:一种是聚合物,一种是硫化物,还一种是氧化物全固态电池。

每一种技术路线都有其优势与劣势。丰田选择是的硫化物路线,Ilika公司选择氧化物路线,法国公司博洛雷选择聚合物路线。

丰田是最早进入全固态电池研究的公司。把硫系与氧化物做一个比较:化学性能方面,氧化物固态电池的稳定性更高,硫系是比较差的。其它的指标如导电率、界面阻抗等方面,区别并不大。

加工成本方面,硫系加工成本比较高,氧化物方面成本较低。但是从集成方面看,硫系则更容易一些,氧化物则比较弱。

从聚合物看,与硫系及氧化物相比,不占优势。但是比如容易集成方面,还是有一些优势的。聚合物固态电池的制造成本也是一个劣势。法国博洛雷的固态电池实际上已配套了2000多辆汽车,但是热管理方面无优势。聚合物固态电池要保证电池的温差,对电池的热管理要求高,造成的负担较重,需要花费较高的能量与成本,这增加了聚合物固态电池量产的难度。

市场认为硫系非常好,硫化物固态电池装机后各项指标及示范效果都不错。不过,丰田于2017、2018年的时候宣布三年后量产全固态电池,但实际上目前仍未量产。未量产的主要原因,或者说最大的问题,一方面是硫系的化学稳定性比较差,导致产线需要额外增加非常多的防护措施,设计方面也需要想到更多防护办法,包括封装。

另一方面是电池做好之后,操作过程中,这个电池在使用方面,是非常脆弱的。总的来说,硫系技术非常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氧化物,但是硫系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最大的障碍是成本。

氧化物也有技术难点,但是氧化物全固态电池的技术难点一旦突破了之后,它在商用、大规模量产方面,成本竞争力就非常强。

当然,现在还无法判断哪种技术路线最终能够胜出。

审核编辑:符乾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