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未必能代换,电池里的mAh和Wh并不简单

描述

判定容量不只看mAh

“等量代换”在初中学习数学、物理时听到最多的词语,实现等量代换是需要条件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条件即使等量也未必能代换。

 

以电池为例,我们知道电池有几个重要参数,分别是工作电压(V)、毫安时(mAh),还有我们在笔记本电脑电池上常见的瓦时(Wh)。我们在比较电池容量大小的时会以毫安时(mAh)为基准比较,比如南孚电池、手机电池和充电宝电池这种形态不同的电量存储容器。

普遍会被人认为毫安越大电池续航也就越长,但是它们的电量容积并不能单纯的靠毫安时的大小来比较,以华为手机和华为笔记本的电池为例:

 

华为Mate book X笔记本

 

华为手机电池容量为3000mAh

如果按照毫安时来计算续航能力,两部华为手机的续航能力相当于一台华为笔记本的续航能力?这显然并不现实,要搞明白电池对于续航长短的影响,除了要明白电压,同时也要明白瓦时和毫安的关系。

影响续航毫安非唯一因素

那么瓦时(Wh)究竟和毫安时(mAh)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回顾一下物理课上的电流的定义公式:从I=Q/t 可知Q=It,如果电流I的单位为mA(毫安),t代表时间,单位hour(时),mAh代表的就是电池内的电荷量。也就是说如果一块电池容量标识1000mAh,那么在工作时电流为200mA的时候,理论上可以供电使用5小时。

但公式Q=It中并未涉及到电压,因此毫安时只能说明电池内部能够容纳多少的电荷,并不能说明该电池能够做多少功,以及该电池可提供的最大功率是多少。而上面我们也说到不同电池的工作电压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某些电池上的毫安时(mAh)旁边还会有一个以瓦时(Wh)为单位的数字。

审核编辑:符乾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