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度电更聪明,华南理工大学的师生项目团队如何智慧用能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听他们自己说华南理工大学的师生项目团队是如何智慧用能,节约用电的?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说吧!  

一个企业用电有多浪费?

走进任意一间写字楼里,夏天的空调冷风吹得让人直打颤,耗能巨大;大多职员们都没有随手关灯、关电脑、关打印机的习惯,所有人都忙着眼前的工作,却没有注意到在这些细枝末节中一度度的电正在被浪费,单单只是大量待机造成的能耗,在日积月累中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企业需要降低成本,国家需要降低电力资源损耗,可是如何能在生活中正真实施起来,这是不小的难题。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想实现节能环保,不只依靠人力的自我约束,还可以用科技的干预。   在今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一个创业团队就带着自己的项目在总决赛拿下了金奖,这一项目就是通过科技来解决节能、环保的难题,用科技实现智慧用电。  

 

#让每一度电更聪明、更经济收到华南理工大学电气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时,刘泽健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毕业后找一份电力公司的工作,也算能安安稳稳度过一辈子了。   但他不知道,接下来大学生活的发展轨迹与预想完全不同,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大三开始刘泽健就跟着杨苹教授一起接触能源领域的课题研究,每一次与杨老师的接触都让刘泽健感到一种莫名的敬畏感,尤其看到老师为了做好电气方面的研究,在实验室中反复实践、反复论证,只为在电力领域找到新的突破口和研究方向。   老一辈的知识分子有着这般情怀与追求,深深感染了刘泽健,他学着导师那般,不断钻研提高专业技能,以便让自己的所学发挥最大的价值。

 

而在此时,中国电力体制也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市场化改革。2015年,随着“电改九号文”的发布,意味着我国电力体制将借助电力市场机制逐步迈入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安全可靠和实现综合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型电力治理体系。   这将意味着企业必须得做好节能、省电工作,如果不做改变,按照过去的用电方式,将会大幅增加用电成本,加大企业的开支。   对于刘泽健的同门师兄郑群儒来说,他看到了未来电力行业巨大的发展前景,兴奋地找到刘泽健,希望能抓住这次电力变革的大好时机。

       从市场需求到行业现状,郑群儒做了细致的分析。因为这次电力改革,全国360万工商企业都需要从技术、服务、商业模式做升级,尽管市场上已有能够为他们提供升级服务的产品,但大多都停留在单一纬度,还没有一个可以做到系统性的升级。例如在节能方面,市场上的节能产品都是单点或单设备,无非就是中央空调、空压机、变频器等等方面的节能,这些根本无法满足电改后企业的省电目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节能降费上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看着眼前这位同门师兄,刘泽健被说动了,两人一拍即合就成立了项目——能眼云E-eyes,能够帮企业实现智慧用电,不仅更安全、更低成本,还能实现大场景的快速部署,让每一度电更聪明、更经济。  

 

#创新离项目落地,还差一个“华为云”虽然机遇是好的,但所遇到的难题同样也不少。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孵化而成的初创公司,除了技术,团队更要考虑项目的落地性。   从2015年开始,郑群儒与刘泽健就带领团队经历了无数个把白天熬成黑夜的辛苦,整个解决方案融合了电力电子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等多个信息技术领域,这才让能眼云E-eyes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20年,团队带着能眼云项目参加了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全国总决赛金奖的好成绩,与华为的缘分也是在此结下的。   华为不仅仅是互联网+大赛的赞助商,在比赛的过程中,更是对项目提出了很多非常有效的建议,帮助演示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能眼云E-eyes项目本身是服务型云化的业务场景,项目组建之初有也遇到了很多云计算的问题,华为作为国内的主流云厂商,拥有成熟的生态及过硬的技术实力,再加上参赛过程中对华为云的良好印象,最终团队选择与华为云合作完成了项目落地版本。   如今这个项目在产品采集层、分析层、应用层和交易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技术突破,真正实现了企业智慧用电。  

实际上,采集层的设备是一个颠覆电表本身的设计,它通过非侵入式的边缘计算的方式,让不同时间尺度数据都能够实现从秒到分钟到小时级自适应的采集,从而获得更精准、更高维度的数据。只有足够精准的数据,才能决定是否能准确描绘出企业的画像,也为之后进一步的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分析层采用人工智能的算法,基于华为云ModelArts平台进行数据标注和模型训练,快速上手,把人力从繁重的开发部署中解脱出来,确识别数据的安全隐患,如果一旦有危险会发生就会及时做出预警反应,这大大提高了企业用电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悲剧的发生,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企业电能质量的好坏,决定了设备对电的损耗率,因此维护好电能质量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应用层突破市场上围绕单一指标的局限性,能够在不平衡度、功率、无功补偿等等指标来改善企业的电能质量。   交易层解决用电成本问题。电改之后,电价在市场上的价格出现了上下波动的特性,这就导致明明用电量相同,最终电价却不同,甚至还相差很大。减少用电成本不能只靠用电量,这样的局限性太大。为了多用低价电量,能眼云E-eyes对企业能够灵活调节的装备进行优化调控,通过电价的波动来决定是否要进行通电,从而降低企业的购电成本。   整个团队在短短5年时间,就已经取得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项4项、软件著作权26项这样的成果,赢得业内学者、专家的认可。  

 

#单有技术是不够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即使,能眼云已经取得不小的技术成果,但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也是挑战重重。   作为一家未来要走向市场的创业公司,单有技术是不够的,酒香也怕巷子深。

 

在项目推广过程中,华为在技术和推广资源上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为能眼云团队带来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帮助项目辐射到更多企业,大大降低了项目推介的获客成本,成为能眼云快速占领能源节能市场的助推器。   经历了从0到1的艰难时刻,与能眼云E-eyes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从第一家到第二家,再到第三、第四家企业……

       曾经无人问津的能眼云,目前已经服务企业数量超过了1700家 。   2019年的下半年,由广东省工信厅牵头,能眼云E-eyes项目团队、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等联合成立了园区智慧用能服务产业集群,其中包括一些优秀的能源互联网服务商、高校、科研机构、金融公司、园区行业协会等机构。能眼云团队主要负责肇庆国家高新区的216家企业,目前已经完成服务124家,覆盖率超过60%。   未来,能眼云E-eyes项目组将按照肇庆落地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将系统应用推广到全省的工业园区。  

 

#智能基座,孕育未来高端人才目前,我国已经迈入了能源革命时代,节能环保必然是未来的主旋律。但如何在保护资源中兼济经济的飞速发展,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对于未来的规划,能眼云E-eyes项目还会继续探究技术与能源如果更好结合,正如2015年时的初心一样——要为国家能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初心,依靠不断升级的技术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损耗,而并非只是依靠管理、依靠同理心。

       对于未来,团队希望能够与业界处于领先地位的华为合作,用技术构建生态及驱动产业发展,在不远的未来助推项目快速占领能源节能市场。   华为一直在为像能眼云E-eyes一样的年轻人提供技术及平台支持,能够让新一代用技术打造一个更好未来。今年,华为与教育部确定合作,共同成立“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培养出更多高端人才。   目前,已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5所高校,把鲲鹏/昇腾系列课程融入计算机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进行首批试点。

       为此,华为还联合清华大学出版社、各高校学科带头人,面向高校师生及开发者陆续推出鲲鹏、昇腾系列学习教材和教辅资料。预计在2021年,“智能基座”项目将全面推广覆盖超过国内70多所高校,未来对2600多所高校相关专业全覆盖,真正实现产、学、研的全面协同。   在培养高端人才的摇篮里,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都能如能眼云团队一般用所学打通行业痛点的任督二脉,用科技推动社会发展,能真正做到中国年轻人该有的模样——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    

责任编辑:xj

原文标题:让每一度电更聪明,90后开发者路子真“野”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华为IT产品解决方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