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度调节器的结构及原理

机械设计

65人已加入

描述

浓度调节器的结构及原理

介绍NBT 1型浓度调节器的结构、原理,该调节器与浓度变送器配套,可以控制纸浆的浓度。
  关键词:浓度调节器;单片机;软件;硬件

Density Adjusting System
RONG Caiyun
(Xinhui Professional School of Jiangmen Guangdong, Jiangmen 529100, China)
  Key words: density adjusting unit; SCM; software; hardware
1系统组成
  浓度调节系统由浓度变送器,浓度调节器和电动或气动执行机构组合构成,如图1所示。
调节
2.1传感器
  浓度变送器是一种外旋转式浓度检测仪表。它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主要用于制浆造纸生产过程的纸浆浓度测量。该浓度变送器根据剪应力原理工作。如图2所示。
调节
2.2单片机
  采用飞利浦(Philips)80C552单片机。它采用68脚PLCC封装,片内有:256字节的RAM;8路10位A/D转换器;2路8位分辨率的脉冲宽度调制输出(PWM);监视定时器(Watchdog);具有高速定时输出和捕捉输入阵列的定时器/计数器;IIC串行总线;2个标准的16位定时器/计数器;全双工的异步串行口(UART);6个8位的I/O口(包括A/D 8位)。
2.3浓度调节器硬件框图
  系统硬件框图如图3所示。
调节
  (1)以80C552单片机、程序存储器2764(27128)、数据存储器6264、一片74LS373和一片GAL16V8构成调节器的核心部分;(2)扩展一片8155作为显示器、拨码盘以及状态指示灯等输入输出接口;(3)DAC0832转换器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通过V/I转换器输出控制电流,控制信号回检电路。?
  浓度调节系统采用积分分离的死区可调的PI调节,它可有效的减小系统超调量。
  NBT-1型浓度调节器使用带数字指示的电位器连续调节P、I等各项参数,操作直观,符合常规仪表操作者的操作习惯。调节器设有给定自控精度的拨码盘。根据浓度控制所需精度,设置相应的给定上限和下限,不但保证了所需的控制精度,又避免了调节装置的频繁动作。根据纸浆生产工艺的特点,调节器软件采用积分分离式PI控制方式,从而改善了系统调节品质,使得系统较快进入稳定自控状态。调节器可以无扰动地从“手动”切换到“自动”状态。
4.1硬件
  NBT-1型浓度调节器具有自诊断功能,每输出一次控制信号,将对调节器作一项自检,当调节器硬件出现故障时,点“异常”报警灯,显示故障代码,并关闭控制电流输出口(关闭调节阀);当输出控制参数异常时,点“异常”报警灯,显示故障代码,并保持输出不变。
  NBT-1型浓度调节器调节参数范围如下:
  比例度P:10~1000%;积分时间I:1~250s;手动给定范围:0~100%。
4.2软件
  调节器采用积分分离的PI控制方式,其控制趋向过程如图4所示。
调节
  (1)手动给定:由调节器操作面板上手动给定电位器调节。(2)自动方式:由调节器操作面板拨码盘给出控制上限和下限。(3)上位机给定:通过RS-232串行口,执行由上位机下达的给定指令。
  每次调节器开机后,各项调节参数都有待确认,此时调节器不会输出控制信号。面板上所显示的数据均按一定频率闪烁;当调整好控制参数,按下“确认”键后,调节器进入控制状态,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本机具有手动/自动无扰动切换功能。调节器具有“正比例/反比例”输出选择功能。使用与调整方法:
  (1)接通调节器和执行机构(如果是气动执行机构要加电/气转换器),将“手动/自动”开关置“手动”位置。(2)根据执行机构的调节特性(无信号时阀门关闭或无信号时阀门全开通),选择好调节器的输出方式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调节“手动”给定旋钮,应有4~20mA(0~10mA)信号输出。随着信号的增加与减少,调节阀应作打开和关闭动作。输出“正比例”方式时,4mA时阀门应完全关闭,20mA时阀门应全部打开,这说明执行机构动作正常。(3)将“控制电流/浓度显示”选择开关打向“控制电流”端,在“手动”方式下,调节“手动给定”旋钮,使输出电流为50%,调整P值>1,积分时间I选择60s等。(4)通常情况下,P选用≥100%,I选用30s~60s,如果系统调节不稳定,阀门动作频繁,可适当增大比例P和积分时间I。如果系统反映太慢,可减少比例P或积分时间I。具体PI数据要依各系统需要而定。?
  浓度调节器与浓度变送器、气动或电动执行机构组成的浓度调节系统,对纸浆的浓度实现了自动控制和调节。调节器软件采用积分分离式PI控制方式,提高了系统调节品质,使得系统较快进入稳定自控状态。该系统灵敏度、准确度高,有自诊断功能,并且可连续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受到多家造纸厂青睐和使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