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有效提升了孩子的综合素养

今日头条

1100人已加入

描述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们并不会直接为他做职业的规划。我们现在接触少儿编程并不仅仅是学习编程技术,更多的是锻炼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格物斯坦表示:少儿编程应该是STEAM教育中的T(技术),通过学习编程这门工具,结合更多的其他学科,比如科学、数学、人文、地理等创造出自己的项目作品,从而达到跨学科的学习,也让孩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这些年应试教育的枷锁下,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体会过想法被扼杀在摇篮里,所以对于下一代,我们深知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为此,家长们给孩子报各种兴趣课程,但是这真的能解决?有时候,多余的课程反而成为孩子们新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下孩子反而越来越不愿意去思考,去想象。所以在某些时候,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会降低。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缺乏“创造性基因”,真实的原因是我们没有持续强化它,甚至去打压它。

Steam教育的出现正是在这种教育背景下,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出现的教育,是与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社会发展进行深度融合的教育。它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有效提升了孩子的综合素养,少儿编程正是其中的学科之一.

对于中国来说,做STEM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两点上面: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工程。在STEM教育中,学生的兴趣是一切的根本,如果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而这几门学科的兴趣很容易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被打消掉。中国的教育也是这样,如果只顾着考试,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丧失了对STEM教育的兴趣。

STEM教育强调课程的融合,这是美国孩子的强项,美国的课程从小学就开始融合,因为美国的小学老师是全科老师,教课就是综合开始的,而中国习惯分科,所以学科融合是中国的弱项。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到底是应该分科还是融合,还是跨学科?

在美国,传统的教育也是关注分科的,美国最有名的分科就在1894年哈佛十人委员会的分科,但是在21世纪初,美国课程已经开始泛滥了,委员会就强调要缩减课程,而且特别强调学科的分开。所以教育整体发展的过程有一个规律,叫“钟摆现象”。

综上所述,STEM教育作为一个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在设计课程当中应该注意哪些基本要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范围是什么,设计是什么,学科知识技能的运用,目标的制定,能力水平的测试,转化为能力的指标体系,如何评价等问题。这和中国新出的核心素养的基本思想是类似的。

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