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两手都要抓

描述

当今社会,随着智能化需求市场变化多来越多、越来越快,FPGA发挥作用越来越大。但FPGA人才却成为困扰产业前进的一道坎。12月初,在南京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FPGA创新设计竞赛,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高超技术的FPGA创新人才,为产业不断输出新鲜的血液。本次竞赛邀请了多家FPGA企业参与,为学生们提供了与产业界接触交流的机会,也让他们了解和学习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

作为本次大赛的主要赞助方之一,高云认为, FPGA竞赛是一个激发大学生对FPGA行业兴趣、培养FPGA潜在开发群体的优秀平台。对于整个产业而言,其最大意义就是激励和培养半导体开发者。

高云对大赛非常重视,从研发和市场层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高云半导体中国区市场副总裁兼销售总监黄俊先生表示:“高云半导体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让更多未来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们了解国产FPGA的进步,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熟悉高云FPGA,从而在开发创新的电子产品时能想到使用高云FPGA。”

从本次FPGA大赛宣传到闭幕的整个过程中,高云半导体提供了包括板卡及技术层面上的最大支持。本次选用第三方合作方案商“小眼睛”的Combat平台作为参赛平台,该平台采用高云晨熙家族的18K器件,484脚封装,拥有丰富的逻辑及IO资源,能极大限度的满足大赛需求。从参赛作品上来看,主要以视频和传感器融合为主,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赛题基础上做了很多创新。其中,来自武汉大学的作品《智慧物业云对讲系统》、南京理工大学的作品《基于FPGA的车载360环视系统》获得了本次竞赛“高云半导体企业特别奖”。

高云半导体企业特别奖颁奖现场

在本届FPGA大赛中,高云半导体欣喜地看到了有越来越多的队伍选择了国产FPGA,并完成了他们极具创意的作品。高云半导体表示,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够为高校的FPGA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支持。

站在企业的角度,FPGA人才应具备怎样的能力?关于这个问题,黄俊先生告诉半导体行业观察记者,FPGA是一种纯硬件开发,除了掌握好HDL语言,还需要拥有良好的数字电路基础;与此同时,FPGA是一种综合性技术,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如果想要取得更深层次的发展,需要掌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知识。从事通信方面的同学还需要掌握通信原理、信息论等,从事视频方向的同学需要掌握多媒体技术、嵌入式技术等相关方面的课程。

而不得不直面的事实是,我国FPGA人才数量仅为美国的1/10,面临着FPGA人才无处培养,亦无处输出的问题。黄俊先生认为,人才培养应当从源头抓起,需要国家和高校层面的大力支持,在政策上给予引导。作为产业链的一环,高云半导体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高校的教学开展、实验室共建、师资培训等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和支持。

FPGA的人才培养既要求有理论基础,又要有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是提高FPGA技术和培养FPGA专家的重要手段。

针对这两大难点,在公司内部,高云半导体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进行工程师技能培训,让公司的每一位工程师都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在大学计划层面,高云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发布FPGA视频教程,组织线下交流活动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的机会。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产学研方面,高云半导体已经和国内多所高校开展联合实验室建设,支持大学生学习和使用国产FPGA,在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自2017年以来,高云陆续和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众多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包括成立联合实验室、举办电子设计大赛、开展校企项目合作等。这些合作有效地促进了高校师生对于国产IC行业的了解,也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IC从业人员。

黄俊先生表示,在2021年,高云半导体将联合更多的大学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和大学实验室的共建,也期望更多的大学老师和我们联系,探讨深入合作。

高云半导体这几年的新品研发速度非常快,5年时间陆续推出2大家族,8个系列,16余款型号,100多种封装的FPGA芯片,产品全面覆盖低中高端市场。尤其在5G、汽车电子与人工智能的促进下,FPGA大有用途。

高云半导体的新产品研发秉承两条路线:一方面注重国产化产品替代,强调产品兼容设计,最大程度上缩短客户的开发周期,降低更换设计的成本和时间投入;另一方面,在一些细分市场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微创新和差异化设计,用较小的设计创新来满足特定市场的差异化需求,降低客户设计门槛,提高产品集成度。比如:集成PSRAM的FPGA,蓝牙FPGA、GoAI等都是公司面对新增长市场的创新尝试。

以技术创新和差异化设计为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云为国产FPGA产业的发展不断“添砖加瓦”。同时在人才亟待培养的大需求下,高云半导体也发挥自身优势,实实在在的为FPGA应用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原文标题:高云半导体:FPGA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两手都要抓!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高云半导体】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