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随着编程成为越来越令人垂涎的技能,世界各地的学校都在决定教他们的学生学习如何编程。格物斯坦表示:编程技能将会在以后的生活中给予学生巨大的回报。然而,中小学教师通常不会在大学的教师培养计划中学习如何教授编程。许多教师甚至在学习编程方面有很困难,更别提还要向学生教授编程技能。在此为各位教师提供关于如何在课堂上教授编程的实用建议。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思维和编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新一代青少年不会编程,就如同不会写字读书的文盲,编程教育的意义可见一斑。在国外,编程教育早已成了儿童基本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早在14年,英国就将编程列为学校必修课。而近些年来,我国对于编程教育也是愈发看重,继2017年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要求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后,在今年1月教育部再次出台高中新课标,明确对于编程,计算思维的要求。
那么在国家大力倡导编程教育的背景下,有别于以往信息技术课只注重于锻炼学生基本软件的使用,编程作为一门新科目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善?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对老师们造成困扰的会有哪些问题呢?其在进入实际的学校课程体系中又会遭遇什么样的难题呢?近期一份针对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对老师们造成困扰的会有哪些问题呢?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中学老师的编程教育课堂走进高中的深度调研报告反映了以下情况。
报告指出,编程课堂走进高中,目的并不是一定要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很厉害的代码,更多的还是要培养孩子的计算思维,以及对于电脑技术的学习能力。在当今大数据和AI时代的背景下,这些对于之后学生的自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老师们说到:“当然我们更多的是把他们领进门,剩下的还是要看他们根据个人兴趣去探索。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校内编程课,主要是以校内选修课的形式存在,一周的课时是1-2课时,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编程课的教学多采用软硬件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编程软件的同时,通过机器人呈现编程效果,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提升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激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趣的是,除了一线的编程教育先行城市快人一步以外,许多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一些内陆地区的学校也不甘落后,开始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展了相关的机器人编程课。课程受到许多学生的喜爱,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遇到了一些痛点和难题。以下是报告显示老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综上所述,从信息技术学科大概念“数据”入手,通过“编程中的数字”“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内容,延伸至三大结构、计算思维和模式识别等专业内容,其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在国内具有独创性。除了数学,还融合了语文、英语、物理、化学、人工智能等学科及前沿科技,打破学科墙,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整合跨界能力的效用远远大于“单项突出”,跨学科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tzh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