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电极的放电储备和充电储备容量

镍氢充电电池

6人已加入

描述

MH电极的放电储备和充电储备容量

1,放电储备容量
   ①作用
放电储备容量是为了防止电池过放电时发生贮氢合金粉的强制被氧化。实际上,电池放电到1.0V后,正极电位为0.1—0.2V(vs,Hg/HgO),仍有一部分电量没有放出来。电池接着放电到电池电压为-0.3—-0.4V(正极电位为-1.1—-1.2V, vs,Hg/HgO)的那部分电量相当于充进了正极,但它正常放电时没有放出来,该容量称为正极剩余容量。同样,负极放电到电位为-0.6V后,也有一部分电量充进了负极而没有放出来,该容量称为负极剩余容量。正负极剩余容量在数值上往往不相等。
目前,获得负极放电储备容量的方法有:
① 电池装配前使负极放在氢气气氛中一段时间,使负极中吸入一部分氢气
② 在电池封口前于电池中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对于非烧结式电极,利用正极中使钴粉或氧化亚钴氧化成CoOOH而获得的电量;对于烧结式镍电极可利用电极中的氢氧化亚钴被氧化获得部分电量
 前两种方法在生产中操作时在添加剂的均匀性方面有一定难度。
③ 当镍电极中加入钴粉或氧化亚钴作添加剂时,充电后它们都氧化成CoOOH,这部分电量可计算如下:
若电池中Co含量为8%,则氧化它们的电量为Q=(5×8%×26.8×3)/58.93=546mAh
同样,若电池中氧化亚钴的含量为8%,则氧化它的电量为Q=(5×8%×26.8×1)/74.93=143mAh
由此可见,通过调整非烧结式正极中钴粉与氧化亚钴的相对含量,可以在143—546mAh之间调整负极的放电储备容量。
④ 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夏保佳等人之方法
   在镍氢电池封口时,在电池中加入铝合金或锌,它们在碱中自溶解或在正极发生电化学溶解,产生的氢气或电化学溶解消耗的电量在封口体系中可作为负极的放电储备容量。
       2,充电储备容量
          ①作用
            防止电池过充电时不会完全析出氢气而使电池内压太高MH电极的放电储备和充电储备容量

1,放电储备容量
   ①作用
放电储备容量是为了防止电池过放电时发生贮氢合金粉的强制被氧化。实际上,电池放电到1.0V后,正极电位为0.1—0.2V(vs,Hg/HgO),仍有一部分电量没有放出来。电池接着放电到电池电压为-0.3—-0.4V(正极电位为-1.1—-1.2V, vs,Hg/HgO)的那部分电量相当于充进了正极,但它正常放电时没有放出来,该容量称为正极剩余容量。同样,负极放电到电位为-0.6V后,也有一部分电量充进了负极而没有放出来,该容量称为负极剩余容量。正负极剩余容量在数值上往往不相等。
目前,获得负极放电储备容量的方法有:
① 电池装配前使负极放在氢气气氛中一段时间,使负极中吸入一部分氢气
② 在电池封口前于电池中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对于非烧结式电极,利用正极中使钴粉或氧化亚钴氧化成CoOOH而获得的电量;对于烧结式镍电极可利用电极中的氢氧化亚钴被氧化获得部分电量
 前两种方法在生产中操作时在添加剂的均匀性方面有一定难度。
③ 当镍电极中加入钴粉或氧化亚钴作添加剂时,充电后它们都氧化成CoOOH,这部分电量可计算如下:
若电池中Co含量为8%,则氧化它们的电量为Q=(5×8%×26.8×3)/58.93=546mAh
同样,若电池中氧化亚钴的含量为8%,则氧化它的电量为Q=(5×8%×26.8×1)/74.93=143mAh
由此可见,通过调整非烧结式正极中钴粉与氧化亚钴的相对含量,可以在143—546mAh之间调整负极的放电储备容量。
④ 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夏保佳等人之方法
   在镍氢电池封口时,在电池中加入铝合金或锌,它们在碱中自溶解或在正极发生电化学溶解,产生的氢气或电化学溶解消耗的电量在封口体系中可作为负极的放电储备容量。
       2,充电储备容量
          ①作用
            防止电池过充电时不会完全析出氢气而使电池内压太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