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显示
刷视频、看网剧、追综艺,短短的几个词却概括了当下超过一半年轻人的娱乐方式。
没错,相对于文字,视频这种艺术载体可以在短时间内输出大量的内容,而且在声音和色彩的协调配合下,观众更容易获得满足感。
但是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过这种情况,那就是频繁的卡顿,出现缓冲界面,尤其是在剧情正到关键时刻,这种感觉是非常让人抓狂的。
那么这种情况真的可以把一切原因归咎于网络吗?答案并不全是,因为在网络带宽的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不同的视频编码标准。
多种标准,唯快不破
如何解决看视频不卡顿,经常缓冲的尴尬,提高网速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精力、有经济去无限提升自己的网络带宽,而且流视频平台需要照顾到不同的人群。
让尽可能多的用户流畅观看视频,所以通过编码方式缩小视频的体积和提供不同画质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近二十年来能够成为国际主流的编码标准并不多,分别是H.264,H.265,以及目前最新的AV1。
H.264
在智能机或者MP4这种产品流行的初期,大家拍摄或看到的视频采用的基本都是H.264视频编码标准。
这项标准是2003年正式发布,所覆盖的领域涵盖了如有线电视远程监控、交互媒体、数字电视、视频会议、视频点播、流媒体服务等。
其中H.264普及开来的重要一点是其显著的压缩效率,采用该标准的卫星转发器发送的高清电视节目。
可以从过去的1个频道增加到3个频道,所以直到今天各类高清机顶盒的标准配置依然是支持H.264的SoC芯片。
H.265
但是随着画质的不断提高,H.264的劣势越发明显,所以目前主流编码标准采用的是2012年国际电联(ITU)就正式批准通过的HEVC/H.265标准,该标准全称为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如今我们能够通过视频平台、U盘等外接设备流畅的观看超高清视频都要感谢H.265编码标准,因为相较于上一代技术。
H.265的编码标准仅需原先的一半带宽即可播放相同质量的视频,有效的压缩了视频体积,除了流媒体平台,现在旗舰手机拍摄出的4K视频也是用这个格式保存。
AV1
AV1是目前业界最新的开源视频编码格式,它是由思科、谷歌、网飞、亚马逊、苹果、Facebook、英特尔、微软、Mozilla等组成的开放媒体联盟开放媒体联盟(AOMedia)于2018年初联合开发并最终定稿。
这项标准在优势十分明显,首先是完全开源,免去了使用H.265标准的高昂专利费用,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第二是针对互联网打造的编码标准,可以更好的适应视频平台,降低带宽要求。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对硬件要求并不高,降低了使用门槛。在4K甚至于8K的不断普及中,AV1有极大可能成为H.265的替代品。
目前AV1格式已经得到了行业的普遍支持,其中硬件方面移动平台的联发科天玑1000系列/电视芯片MT9602,RTX 30系也支持。
软件厂商方面则有微软(Windows 10)、Google(Chrome)、亚马逊、苹果、Facebook、思科、ARM、Mozilla、Netfix、腾讯、爱奇艺等等。
需求是迭代的唯一理由
其实随着我们看到的视频清晰度不断增长,使用更高效的编码标准进行迭代是必然趋势,不过前提是视频资源要足够多。
比如H.265诞生的前五年里,由于4K资源如同凤毛麟角,H.264标准就可以满足流畅观看视频的要求,就不会有人在意编码格式。
到了今天,本着“4K先行,兼顾8K”的主路线,越来越多的超高清视频会得到拍摄和播出,支持AV1编码标准将会成为主流,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通过流媒体观看8K视频都不再是梦。
责编AJX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