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再创记录:不怕BBA,不虚布加迪

科技金融

23人已加入

描述

由于疫情影响,全球车企的销量都遭到了显著下滑,然而特斯拉不仅实现了2019年Q4的销量承诺,并且伴随着飙升的股价,使得CEO马斯克荣登全球首富座位。据金融分析师所说,今年做空特斯拉的机构起码亏损380亿美元,而做空苹果的才亏损70亿美元。

特斯拉

(全球车企市值,2020年1月28日数据)

北京时间2021年1月28日,特斯拉公布了2020年Q4财报,主要数据如下:

共交付180667辆车,环比增长29.4%,同比增长71%;

总营收为107.44亿美元,环比增长22.5%,同比增长46%;

营业利润为5.75亿美元,环比下降28.9%,同比增长60%;

净利润为2.7亿美元(GAAP),环比下降18.4%,同比增长157%;

自由现金流为18.68亿美元,环比增长33.9%,同比增长84%;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3.84亿美元,环比增长33.4%,同比增长209%;

尽管特斯拉的各项财报数据很好,但是受美股近期动荡,和每股收益并没符合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特斯拉股价在盘后跌至820美元一股左右。

再创记录

在2020Q4特斯拉共生产了179757辆车,交付了180667辆,创下季度最高记录,环比增长29.4%,同比增长71%;也正是基于最后一个季度的大量交付,特斯拉基本实现了2020年交付50辆车的承诺,仅用了5年,交付量就翻了10倍。

特斯拉

(交付量,图/Hyperchart)

2020年Q4特斯拉总营收为107.44亿美元,环比增长22.5%,同比增长46%,这得益于特斯拉在疫情下销量的强势飞涨;毛利润为20.66亿美元,基本与上季度持平,但同比增长49%,在各个车型不断降价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此利润,说明生产和经营成本控制依然在不断优化提升。

特斯拉

(总收入、毛利润、营业利润,图/Hyperchart)

营业利润为5.75亿美元,环比下降28.9%,同比增长60%,环比下降主要因为研发费用的激增和部分销售行政费用的增加。

特斯拉

在所有营收中,虽然能源业务相比Q3有所提升,贡献了7.52亿美元,服务(其他)业务也有所提升,贡献了6.78亿美元,但营收增长仍主要来自于汽车业务贡献的93.14亿美元。

特斯拉

特斯拉之所以被资本市场看中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是汽车业务的毛利润率很高,Q4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润率达到24.1%,虽然相较Q3的27.7%有所下降,但是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如果以全年来看,2020年全年汽车业务毛利润率高达25.6%。

特斯拉

(毛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图/Hyperchart)

Q4特斯拉实现了9.03亿美元的盈利(non-GAAP),但是由于股权激励支出的6.33亿美元,GAAP下特斯拉Q4净利润为2.7亿美元,虽然环比下降了18.4%,但是同比上涨了157%,实现了连续6个季度盈利。

特斯拉

(GAAP净利润;图/Hyperchart)

Q4特斯拉可谓是达到了空前的“富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3.84亿美元,环比增长33.4%,同比增长209%。

特斯拉

(营业现金流、资本开支、自由现金流图,/Hyperchart)

现金储备为18.68亿美元,环比增长33.9%,同比增长84%;以目前特斯拉情况而言,足矣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特斯拉

OneMore Thing

前一阵除了国产版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掀起了一阵“抢购潮”之外,还有一个颇为令人关注的事情,就是弗里蒙特工厂的Model S/X生产线宣布停止生产一阵。一时间大家都在猜测历经8年之久的Model S/X是不是终于要迎来了换代,去年“电池日”上宣布的Plaid版本是不是真的要来了。

马斯克果然没有让特斯拉粉丝失望。在财报中公布了Plaid版本Model S/X的具体信息,马斯克说目前工厂已经在生产新版Model S/X,并且在美国将会于2021年2月开始交付,中国将会在2021年第三季度交付。

 

两款车采用同样的动力系统,即Plaid三电机(碳纤维保护套转子电机),拥有1020匹马力;其中Model S Plaid版本0-60英里/小时的时间为1.99秒,Model X Plaid版本0-60英里/小时的时间为2.5秒。根据Model S Plaid版本续航390英里(约627.6公里)和Model X Plaid版本续航为340英里(约547公里)的数据来看,笔者估计这两款Plaid版本仍旧采用旧电池,而非“电池日”上宣布的特斯拉自研4680电池。

 

但是别着急,Model S还有Plaid+版本。同样是三电机结构,但是动力提升至1100匹以上,0-60英里/小时加速时间小于1.99秒,1/4英里加速赛小于9秒,拥有超过520英里(约837公里)续航,马斯克说将会和特斯拉Semi一起于2021年年末交付。

 

根据之前“电池日”中马斯克谈及的4680电池使用规划,和Plaid +版本的续航数来看,Model S Plaid+版本将成为特斯拉第一款采用4680电池以及“电池即为结构件”的量产车。

当然,两款车的外观变动看似并不大,只是装饰条变为了Model 3/Y所采用的黑色,以及轮胎和轮毂变化;但实际上特斯拉通过对外型和空气动力学套件的改变,使得Model S的风阻系数降至0.208Cd,为全球量产车中最低。

而上述这些变化还不是最大彩蛋,真正令人惊喜的是Model S/X Plaid版本的内饰改变。

两款车除了采用12.3寸仪表盘显示屏之外,还将过去竖置的显示屏改为横置(可向左右倾斜)的17寸中控显示屏,分辨率为2200*1300;方向盘采用了之前Cybertruck所采用的样式,取消了所有操纵拨杆(转向、驾驶),便于激烈驾驶和自动驾驶。

 

后排重新设计了座椅和空间,提供了更宽敞的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扶手位置添加了无线充电板,增加了座椅通风功能。并且在后排增加了一块小显示器,除了控制单独的后排功能外,还可以通过10TOPS的处理器在前后屏幕上玩游戏,并且支持无线手柄。

 

另外一个惊喜是,Plaid版本Model S/X除了配备总功率为960W的22个扬声器音响系统,还提供车辆主动降噪功能。

这才刚刚开始

Model S/X的更新,虽然会促使一批高端用户购买量增加,但对于特斯拉而言,这并不是主要目的。而在这次改款的背后,其实更加能够凸显特斯拉的真正优势,也是一直被提到却不太被看重的优势——时刻在进化。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大部分人对特斯拉的认知已经随着一次次的降价达成了共(特斯拉柏林工厂)

(特斯拉奥斯汀工厂)

除了生产线外,在特斯拉总部旁边的4680电池生产线,目前也已经具备了10GWh的生产力,将在2022年达到100GWh的产能。而未来Model S/X、Semi Truck、Roadster、Cybertruck的量产落地速度,就要看这些电池的生产能力。马斯克说生产线每天都在对各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提升效率,以确保最快速度产出所需的电池。

不过要达到“电池日”所承诺的所有标准,大约需要3-4年时间。

之所以说特斯拉才刚刚开始,除了基于特斯拉目前扎实的资金和运营,和时刻都在不断加强自身竞争力的情况下。仅以目前阶段来看,无论是Model S/X还是Model 3/Y在市场中都极受欢迎。

尤其是在国产版Model Y开售后,消费者们近乎疯狂的去抢购该车型;笔者同事晚了两天去定,目前就已经排队到第二季度才有可能拿到车了。换句话说,等等党的确能够等到更加“实惠”的特斯拉选择,但是无论是市场反应,还是用户的反馈,特斯拉在目前电动车领域的竞争力毋庸置疑,只要有意向购入电动车的用户,特斯拉的吸引力都足够巨大。(关于Model Y为何竞争力如此强,敬请期待明天b站“发车TV”的体验视频)

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说,2021年的销量目标要比2020年多50%,也就是75万辆;笔者私以为这个数字其实算得上饱受,从目前的销量趋势来看,虽然Model Y的冲击了一部分Model 3的销量,但Model 3的销量依然在上涨趋势中,且随着用户群体的越来越大,加之特斯拉FSD带来的冲击越来越猛烈,特斯拉很有希望在2021年继续达到更高的销量。

特斯拉在经历了前面行业质疑、石油势力的打压、消费者的质疑、资本市场的质疑等诸多外部压力,还有自身的量产地狱、生产经验不足导致的质量问题等诸多内部压力;终于在2020年逐渐走向稳定发展阶段,所以特斯拉并非在2020年抵达了一个波峰,而是才刚刚开始。

放在最后

2014年,Fox Business曾经采访过马斯克,问他“最终超级工厂建立完成时,未来特斯拉销量的预期。”

马斯克这样回答:“我觉得在2020年左右达到50万辆每年应该不难。”

电话会议马斯克回答摘录:

FSD未来将会给特斯拉带来5倍左右的收益。

4680电池短期内不会给其他工厂生产,暂时还由特斯拉自己生产。

各国法律法规不同,欧洲自动驾驶限制在L3,而中国相对比较开放,逐渐接受L4、L5的测试,所以全球各地最终实现FSD的时间会根据当地情况来推送。

关于下一代芯片,目前FSD芯片的算力还有很多余量,我们有信心在FSD1.0硬件上就能实现全自动驾驶。下一代FSD2.0的性能将会是1.0的3倍,那时传感器也会有升级。基于我们多个摄像头组合成视频进行标注和神经网络训练的基础上,FSD进化升级速度会很快。

Semi Truck很可能成为特斯拉第一款具备全自动驾驶的车型。

FSD系统更加完善一些后,将愿意授权其他车企使用,包括神经网络训练超级电脑Dojo也可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