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一)风险分析
区域能源项目成败的关键跟其他业务一样,在于风险的管理。用户侧型综合能源业务本质上是一种带资服务,可视作为提供服务的一次投入,也是最大的风险敞口。同时,由于用户需求波动、资信变化以及能源价格变化,给项目造成更加复杂的风险环境。所以,项目开发阶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收益的预判仅具有参考价值,项目的最终收益决定于方案、设计、建设和运营全过程,对服务商技术、管理水平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其主要风险包括:
1.能源使用量偏差是造成收益率低于预期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地产进度风险。地方政府推动房地产项目发展的冲动,推动各大城市新建地产项目过度膨胀,服务商易受地产主体预期误导大型区域能源项目。但往往地产开发进度滞后、入住率长期不足,能源使用量爬坡远不及预期,导致项目亏损。国内规划的几百万平米甚至千万平米级别的区域能源项目,普遍存在此类问题。
二是用户接入问题。很多地区缺少集中供能的习惯,对于由第三方提供能源服务的模式以及计费方式难以接受,如果政府未通过相关规划,出台周边地产接入的指导性文件,周边用户特别是居民用户接入意愿不足,易造成区域能源设施闲置。
三是设计偏差较大。即便用户入住,冷热负荷实际用量受气候、维护结构、用户类型等因素影响,难以进行合理估计,乐观估计未来最大冷热负荷,增加设备冗余倾向,以及缺少对未来实际能源使用曲线的估算,经常造成设计偏差。
上述原因均会影响运营期实际能源使用量。按照调研,如果年用能量负偏差达到10%,将导致年收益率绝对值降低1.5个百分点,使用量低于设计值50%时,项目将可能亏损。
2.客户资信风险。客户可能存在偿付能力不足,同时出租类地产存在客户频繁更换,都将带来回款不足或不及时等风险。
3.能源价格风险。电费、水费、燃气以及冷热价格可能随市场、政策情况发生改变,同时建有蓄冷蓄热的项目由于电力现货市场的推进,可能造成运行策略较大变化。
(二)商业模式原则探讨
当前市场条件下,综合能源服务项目难以获得高回报,但却存在很大的风险,基于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理,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参与用户侧的热情不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型企业会离用户侧有一段距离,并不是简单的“缺少服务意识”,而是基于风险管理的不得已选择。但既然综合能源服务核心价值是以用户为中心,那么建立一种基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收益方式是大势所趋。
区域能源业务最大的风险点在于各种因素叠加导致实际用能量不及预期(这也是其他用户侧综合能源项目的主要风险点),而该风险因素并不是由于服务商进入而新增的,该风险依然存在(计该部分风险为R1),所以项目风险由服务商一力承担显失公允。服务商利用其专业技术和管理,提升了客户用能质量和效率,也部分降低了上述风险(风险变为R2,R2< R1)。这是服务商创造的价值,其价值通过高品质的服务和更低的能源费用由客户分享(能源费用从C1降低到C2,C2< C1)。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下,客户承担部分风险,跟自行相比,客户风险由R1降低到w*R2(0
那么,具体到收费模式上该怎样设计?如图3,横坐标为实际流量Q(按比例计,100%表示实际流量等于设计流量),纵坐标为收益率I。在按纯流量、容量+流量(两部制)两种收费模式下,如流量达到设计值情况下收益率水平一致,I近似为Q的线性函数。
式中β反映了项目风险大小,β越大风险越大,该风险对于服务商与客户同样适用。当Q<1时,β越大,服务商收益率随能源使用量下降,降低越快,亏损可能性越高;Q>1,β越大,业主方需要付出的能源成本增长越快。控制β的大小可以有效防控双方风险,真正达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的。
在相同条件下,两部制拥有更小的β,从而限制了风险;同时,也拥有较大a值,保证了流量在极端小情况下,服务商获得保底收益;而流量在极端大的情况下,客户方能源费用不会显著增加。在商业模式谈判中,服务商和客户商定保底收益值和设计流量下收益率,即可得到容量单价和流量单价,以此防控住双方风险,有利于专业公司持续提供高质量服务。国际上区域能源业务推广比较成功的国家,如新加坡、日本等,一般采用容量费用和流量费用的两部制计费模式,国内国电投运营的珠海横琴项目也采用了该模式。
当然,在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接口费+流量费的收费方式,也能有效防控风险,在接口费能大幅覆盖一次投入的前提下,项目服务商主要从项目运营中寻求获利空间。
责任编辑:tzh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