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污染的特点_电磁污染的分类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电磁污染的特点

  电磁辐射污染指人类使用产生电磁辐射的器具而泄漏的电磁能量传播到室内外空间中,其量超过了环境本底值,且其性质任何交流电在其周围空间都会产生交变的电场,交变的电场又产生交变的磁场,交变的磁场又反过来会产生新的交变电场。这种交变的电场与交变的磁场相互垂直、以源为中心向周围空间交替的产生且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波,称为电磁辐射(也称电磁波)。确切地说,电磁辐射是一个包括广播频率(220-3600MHz)、电视频率(30-300MHz)和无线电频率(30MHz以下)的广泛的波。

  从波动学的观点来描述电磁辐射时其基本物理量有以下几个。

  (1)波长(λ)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在波的图形中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时刻相同的、相邻的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为米(m),

  (2)周期(T)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单位为秒(s)。

  (3)频率(f)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周期数;单位为赫兹(Hz)。

  二者之间的关系为:f=1/T=c/λ。

  电磁污染的传播途径

  通过了解主要的电磁辐射污染源,可将电磁污染的途径大致分为空间辐射、导线传播和复合污染三种。

  1.空间辐射

  空间辐射是来自天空的辐射(高能粒子),其强度与太阳的活动密切相关。主要是天然的宇宙射线和地磁场捕获的带电粒子等,包含有以下几种射线:高能质子射线、高能电子射线、中子射线、X射线、γ射线等。

  2.导线传播

  当射频设备与其他设备共用一个电源供电时,电磁能量(信号)就会通过导线进行传播。另外,信号的输出与输人电路、控制电路等也能在强电磁场中“拾取”信号,并将“拾取”的信号再进行传播。

  3.复合污染

  当空间辐射与导线传播同时存在时所造成的电磁污染。

  电磁污染的分类

  影响人类生活环境的电磁污染可分天然电磁污染和人为电磁污染两大类。

  天然

  天然的电磁污染是某些自然现象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雷电,雷电除了可能对电气设备、飞机、建筑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还会在广泛的区域产生从几千Hz到几百MHz的极宽频率范围内的严重电磁干扰。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爆等都会产生电磁干扰。天然的电磁污染对短波通信的干扰极为严重。

  人为

  人为的电磁污染包括有:

  1、脉冲放电。例如切断大电流电路时产生的火花放电,其瞬变电流很大,会产生很强的电磁。它在本质上与雷电相同,只是影响区域较小。

  2、工频交变电磁场。例如在大功率电机、变压器以及输电线等附近的电磁场,它并不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但在近场区会产生严重电磁干扰。

  3、射频电磁辐射。例如无线电广播、电视、微波通信等各种射频设备的辐射,频率范围宽,影响区域也较大,能危害近场区的工作人员。射频电磁辐射已经成为电磁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

责任编辑:YYX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