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反向散射新技术可改善基于微谐振器的各种应用

描述

微谐振器(名词解释)是小型玻璃结构。光可以在其中循环并增强强度。但是由于材料缺陷,一些光会向后反射,这会干扰它们的功能。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反向散射(名词解释),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抑制反向散射的新技术。他们发现该技术可以帮助改善基于微谐振器的各种应用,从诸如无人机中用于测量的传感技术,到光纤网络和计算机中的光学信息处理。

该研究成果以“Coherent suppression of backscattering in optical microresonators”为题发表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视频:研究人员在该视频中详细的介绍了减少反向散射的研究 来源: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   这项技术的灵感来源于“降噪耳机”:主动降噪耳机的原理是播放异相声音以消除不希望的背景噪声。而对于谐振腔中的光学模式,可以类似的利用异相的光学扰动来抑制反向散射,也就是:引入异相光以抵消反向的反射光。  为了产生异相光,研究人员将尖锐的金属尖端靠近微谐振器表面放置。与固有缺陷一样,尖端的存在也会导致回音壁谐振腔内光的反向散射。但是,这种扰动与固有散射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它可以通过控制尖端的位置来选择反射光的相位。

 

通过引入这个额外的散射体,可以减少总的反向散射。与固有的反向散射相比,破纪录的减少了30多分贝,换句话说,该方法将反向散射减少到千分之一的水平。  其实验原理是 :谐振腔的材料、形状等因素会产生固有的反向散射(图2左),实验中人为引入角度可控的散射体来抑制固有散射体产生的影响(图2右)。

图2 利用人为散射体减少反向散射的原理图 图源: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图译:Hector(撰稿人)  

       这种方法可以完全控制微谐振腔中有效反向散射的幅度和相位,在本实验中,研究人员实现了将其减小为低于可分辨频率分裂水平的数量级。   该方法依赖于人为散射体的位置,以使固有的和散射体诱导的反向传播场产生相消干涉。这项技术在微谐振器应用中很有潜力,包括:基于对称破缺(symmetry breaking)的传感或非互易(non-reciprocal)系统,以及光机械学应用、激光陀螺仪和双频梳等。   此外,在集成光子电路中,反向散射可能会对激光源或其他组件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这项技术可以优化光纤网络中的光学信息处理和光学计算。

 

原文标题:光的“降噪”:抑制光的反向散射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