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的原子结构是什么样的?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导读:众所周知,半导体应该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那么它的原子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观察元素周期表可知,在导体和绝缘体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就是制作半导体的重要材料。

硅元素当然是最有代表性的元素,它的原子结构图最外层有四个电子,故要达到平衡状态,就要拉拢或者舍弃四个电子,而硅原子在排列时巧妙地共享了上下左右四个电子,手拉着手组成了稳定的8电子结构,即共价键。

那么,硅的导电性又从何而来呢?

 

当温度大于绝对零度时,处于价带的电子就可能发生跃迁,变成自由电子,同时,原来的位置就会形成一个空穴,即硅晶体内同时存在等量的自由电子和空穴。它们都可以起到导电作用。这就是纯净半导体,也是本征半导体。它结构虽然完美,但想要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还要参杂其他元素。

 

当我们把硅原子替换成5价磷原子时,就可以提高自由电子的浓度,得到N型半导体。

同理,用最外层只有三个电子的硼原子替换硅原子,提高空穴的浓度,就可以得到P型半导体。

那么把这两种类型的半导体连接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呢?

N区的电子迫切的想扩散到P区,P区的空穴拼命想到N区去,这时就会形成一个由N区指向P区的“内电场”,组织扩散进行。在两者达到动态平衡后,就会在交界面形成一个空间电荷区,这就是PN结。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常见的二极管就是利用这种特性制成的,而利用太阳光照射PN结,就会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经过界面层的电荷分离,就会形成一个由P指向N的光生电场,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也是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原文标题:被“卡脖子”的半导体到底是什么?3分钟看懂半导体那些事!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EDA365】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