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预测,2020 年,全球物联网连接设备将超过 500 亿个,物联网无疑成为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每当提及物联网江湖,技术之争似乎是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比如低速的 NB-IoT、LoRa,中速的 Cat.1、eMTC,高速的 4G、5G。
谁才是物联网技术的明日之星呢?有人认为是被纳入 5G 技术标准的 NB-IoT,有人认为是替换 eMTC 且异军突起的 Cat.1,还有人更看好 5G NR 技术?也许只有市场才能给出答案,而技术特性、应用场景以及成本是影响关键因素。运营商是如何选择的?
日前备受业界期待的中国联通 Cat.1 芯片集中比选项目结果出炉——紫光展锐独家拿下 500 万套 Cat.1 芯片项目。这似乎是向市场表明,Cat.1 这位物联网新星正冉冉升起,蕴含巨大潜力,而展锐技术受到运营商的青睐。
对此次集采结果,各方高度关注。透过本次采购结果,我们能洞察到物联网行业哪些新风向?紫光展锐为何能够脱颖而出,独家中标?
在笔者看来,此次集采最大的意义是,向业界透露出运营商对 LTE Cat.1 技术的重视和对 Cat.1 技术优势的认可。我们通过对物联网主要技术对比,能发现 Cat.1 在物联网领域具有无法取代的优势。
NB-IoT 主要针对追求极致功耗、极致成本与广域覆盖场景,比如远程抄表、无线烟感报警、智慧井盖等;4G 和 5G 主要针对追求极致的数据速率体验场景,比如超高清视频监控等;5G NR URLLC 主要针对极致低时延、超高可靠性场景,比如 AR/VR/XR、工业自动化、交通安全和远程控制等。此前被多次热议的 eMTC,主要针对追求极致功耗、广覆盖的同时,又存在语音及移动性需求场景,比如电梯卫士、智能公交站牌、车载车辆管理等。
但是在物联网领域,还有一类应用场景,被业界命名为“中速物联场景”,典型如共享单车、无线支付、公网对讲、追踪器、车载 OBD 等,他们既要一定的数据传输速率,又对成本与功耗敏感,还因物联部署固有特征追求广域覆盖能力。
前面所列举的技术,要么无法全部满足该场景需求,要么功能超出、成本太高,不适合大规模部署。Cat.1 依靠其上行峰值速率 5Mbit/s,下行峰值速率 10Mbit/s,则较好契合了这类场景需求。
而且对运营商而言,已经部署了大量 LTE 网络,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支持 Cat.1。当然,运营商在将 2G 物联升级到新技术时,会遇到选择 NB-IoT 和 Cat.1 的难题。这里该如何选择?我们认为要看运营商自身物联网络部署情况以及对产业理解。
从本次采购结果,可以看出 Cat.1 正在快速崛起,受到中国联通青睐。根据本次中国联通 Cat.1 芯片集中比选项目结果显示,本次采购规模为 500 万套,是截至目前运营商 Cat.1 芯片招标中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
由此可见,Cat.1 正在成为物联网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要知道,中国联通此前持续发力 NB-IoT、LoRa、eMTC 等,给业界一种力量分散的感觉。此次联通大规模采购 Cat.1 芯片,体现出联通在后 2G 物联时代,要坚定发展的方向。
此次规模集采,将推动 Cat.1 模组快速发展。众所周知,Cat.1 虽然是很早就有的技术,但产业芯片模组成本偏高。产业需要通过规模生产和规模应用,实现成本降低。
此次中国联通 Cat.1 芯片集中比选项目采购规模很大,一定程度降低 Cat.1 模组成本,对 Cat.1 产业链乃至整个蜂窝物联网产业具有积极引领作用,将推动 Cat.1 产业快速走上规模化发展之路。
展望未来,Cat.1 产业同样是门大生意。为何笔者会有这样的理解呢?首先,接棒 2G 物联市场。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底,国内三大运营商的物联网连接数约为 11.5 亿个,其中,2G 占比约为 42%。
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连接净增主要集中在 NB-IoT 与 4G 上。随着运营商 2G/3G 退网政策的不断推进,2G 退网所留下的市场空白就达 4.8 亿个。而 2G/3G 物联网连接较 2019 年开始下滑,可以被 Cat.1 技术替代。
其次,中速率场景连接数,占据物联网连接数的 30%,数量庞大。Cat.1 将承担主要的中速率场景需求,是承接 2G/3G 转网业务提升频谱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这部分需求占到物联网连接数的三成,市场规模可期。
许多产业企业在联合创新,拓展 Cat.1 应用场景。紫光展锐本次中标中国联通并不是终点,据笔者了解,紫光展锐与联通物联网公司在 Cat.1 领域将持续进行合作,将面向未来构建芯片 - 网络 - 平台立体式行业解决方案,共同推进 Cat.1 在行业市场的规模化应用。
再次,Cat.1 模组阵容不断壮大。Cat.1 产业要做大,需要更多的产业伙伴加入一起推动。据笔者了解,在模组方面,目前芯讯通、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移柯通信、信位通讯等模组厂商发布了 Cat.1 模组新品。
最后,Cat.1 模组价格不断降低。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芯片厂家为了占据市场优势,或将推出性价比更高的 Cat.1 芯片。这样将导致 Cat.1 模组价格继续下探,在中速率物联网场景中占据优势。
基于 Cat.1 在物联网领域独有的技术优势,及 Cat.1 模组价格不断下降,Cat.1 产业将不断发展,未来同样可期。
中国联通此次大规模集采 Cat.1 芯片,希望将项目聚焦到少数芯片供应商,以实现成本的降低,而不是因为中标厂商过于分散,导致 Cat.1 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中国联通需要那些对 Cat.1 发力早、技术成熟,且敢于推动创新的可靠厂商。在招标中,我们看到紫光展锐脱颖而出。
业界关注于 Cat.1 技术的厂商并不少,为何紫光展锐本次能独家中标呢?首先,布局早,提前占位。当运营商大力建设 5G、开始清退 2G/3G 网络之初,紫光展锐凭借自身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很早就意识到 Cat.1 将作为中速率场景的主力军,将迎来大规模增长。
为此,紫光展锐很早就在 Cat.1 领域开启了战略布局和研发投入,并领先行业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款 Cat.1bis 物联网芯片平台 - 春藤 8910DM,正式面向中速物联场景的全新解决方案。据悉,该平台可以适用于共享经济、金融支付、公网对讲、能源、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
其次,春藤 8910DM 实现了三大创新,让产品具有优势。第一,春藤 8910DM 采用 3GPP Cat.1bis/2G 双模通信制式,拥有当前业界领先的通信规格。物联网设备部署后,往往拥有 5 到 10 年长周期,春藤 8910DM 为了保持技术的迭代性,协议版本最高支持到 R14 并预留充分的特性扩展空间。此外,春藤 8910DM 将主动权交给运营商,按需部署所需特性,实现网络服务增值与差异化。
第二,芯片通用能力具有优势。春藤 8910DM 在现网条件下,可实现单天线品类逼近传统 LTE 终端的业界领先通信用户体验。
早在 2019 年 Cat-1bis 技术兴起之初时,运营商现网部署网优已基于传统 2 接收天线 LTE 终端完成,Cat.1bis 单天线品类对 UE 侧移动性管理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同时 Cat.1bis 单天线品类还会出现下行平均性能损失,干扰受限场景下用户体验不佳等挑战。
春藤 8910DM 通过通信定制优化,在运营商无需进行现网改造的前提下实现单天线品类逼近传统 LTE 终端的业界领先通信用户体验,有力支撑高性价比的中速物联部署。
第三,春藤 8910DM 是目前业界集成度最高的中速物联解决方案。春藤 8910DM 集成 Cortex-A5 处理器支持客户开发应用和服务的充足处理能力,集成 ROM/RAM、WIFI-Scan 室内定位、BT/BLE 4.2、Audio PA、transceiver,拥有高度扩展的多种接口设计。
最后,春藤 8910DM 取得多个应用场景落地。春藤 8910DM 凭借以上技术优势已创造多个行业“第一”。
比如,2019 年 12 月,中国移动研究院组织的 Cat.1/1bis 现网兼容性测试验证中,春藤 8910DM 率先通过与全部六家主流基站厂商的现网测试项;2020 年 4 月,广和通基于春藤 8910DM 芯片的模组产品 L610,率先实现 CCC、SRRC、NAL、中国电信运营商认证大满贯,成为国内首家具备量产出货资质的 Cat.1bis 模组产品;2020 年 7 月,哈啰出行联合中国联通、紫光展锐、广和通三家企业共同推出搭载 4G Cat.1bis 模组的 1500 辆哈啰助力车正式投入使用。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