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进入3月,和春天一起到来的,还有各行各业与数智科技相触碰后所显现的勃勃生机。
我们知道,十三五期间,科技成为支撑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即便是在2020年疫情影响的不利环境下,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依然实现了逆势增长。再叠加“新基建”、双循环等政策红利,一场全方位、覆盖经济社会主战场的数字化转型热潮,就这样扑面而来。
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技术力量将继续成为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突破的支柱。这就不得不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企业考虑引入并使用前沿技术,而业务侧却仍然按照过去的方式来研发产品、开展服务,这合理吗?
答案显而易见,技术与业务之间如果不能达成高效敏捷地协同,会直接影响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节奏,别说将科技红利转化为商业机遇了,甚至会让企业投入迟迟无法得到回报而拖累整体业绩。这也是许多行业对数字化转型持观望态度的核心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认可技术将在业务增长与创新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就必须对技业融合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另一方面,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又是一个极其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放眼全球,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经济体的相关经验可以为中国所复用。这一次,需要由中国自己来书写甚至引领产业数字化的历史机遇。
产业数字化“月明星稀”
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中,产业数字化讲了很久,但让人印象深刻的却不多:
一方面,新的ICT技术正在深度渗透到传统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如同明月当空照耀着人类社会的变革前路。利用ICT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产品和流程,也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
但同时,落地的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还不够广泛,只靠单一技术驱动变革的动力越来越弱。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AI等技术融合,以及技术与业务之间的融合,依然在等待爆发的临界点。
这一现状,也折射出技业融合的几大关键阻碍:
1、效率难题。数字化技术层出不穷,更新迭代速度极快;同时,业务侧的变化也在飞速更新,实时交易、线上化、柔性生产等等新趋势的推动,技术和业务双方都有各自独特的专业技能、工具和术语,这就为双方的相互理解与交流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2、创新难题。技业融合,并不是在业务部门增加技术人员,或是在数字化项目中有业务人员参与就足够了。如果只是简单地缝合在一起,不从整体架构对原有业务痛点进行发现和识别,就会导致创新与市场真实需求的脱节。归根结底,技业融合必须在更深层次业务和更核心系统中进行。
3、成本难题。一开始,当产业数字化战略在思路不确定、业务多变化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试错。如何降低试错成本,尽快进入融合创新的正轨,这就需要依托于广泛的产业生态,参考先驱企业的转型经验,从而最大程度地规避转型风险。
所以在加速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进程中,技术与业务首先要并肩奔跑。
在黑土地上,种草与禾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技业融合的过程,也是一场产业与时间的竞赛。
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可能涉及到对现有工作流程、组织架构,甚至与客户、合作伙伴等的关系等等,都进行全方位地重构。既需要胆魄,更需要与时间赛跑,减少转型的阵痛期。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及其合作伙伴在技业融合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尤为值得关注:
首先聚焦场景。我们知道,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华为在众多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但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没有一股脑儿将技术扔给合作伙伴,而是从具体的场景出发,将技术与行业痛点与需求相结合,打造出了许多标杆案例,提出了“懂行·专注于行业数字化转型”理念。将机场、港口、车厂、煤矿、医院等各种各样生产/决策场景,通过云、AI、5G等新 ICT 技术进行改造升级,释放深层次数字化转型的真正价值。
同时发力生态合作。从最初的渠道关系,到合作伙伴关系,再到共建生态——逐步构建起从项目规划咨询、顶层设计,到应用开发、统筹建设,再到人才、服务、运维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全周期的生态体系。
早在2016年,华为就开始以 ICT 学院、人才联盟和华为合作伙伴大学为载体,打造端到端的 ICT 人才产业供应链,为产业数字化提供了人才储备。随后,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又进一步发力智慧城市生态圈,从城市转型的整体视角和顶层规划,带动一系列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与不同能力的合作伙伴,打造了苏州工业园、黄山、长春、许昌、深圳等全国智慧城市的标杆。
2020年,华为更是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德勤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 15 家科研机构、企业、大学组成了“懂行联盟”的合作创新组织,共同在多个行业整合优质资源,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完善,促进产业链发展。
在华为及伙伴的“精耕细作”之下,数字技术已经在许多业务场景中蔚然成荫,并呈现出三种独特的优势:
1、技术与业务建立起紧密联接。
“懂行”理念所及之处,技术人员几乎与业务现场和人员“零距离”沟通,去理解行业的真实环境与运行规则。
以宁波梅山码头为例,与华为合作5G+龙门吊远程控制的过程里,华为测试人员在码头上进行了连续整夜的测试,大冬天只能住在半个集装箱里,只为了最快速度拿出新方案、调配新设备。据宁波梅山岛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工程部副经理胡旭程回忆,华为人对不了解的设备、生产流程、整体环境充满了好奇心。在不断与码头的沟通学习中,很快深刻融入到了码头这个特殊行业和场景,将码头与技术供给间建立了新的联接。
2、技术对业务的精细化改造。
技术+场景的融合,可以助力产业找到适合自身的数字化发展方向,从粗放式发展转为精细化运营。
在浙江义乌,中小企业的竞争有时可能是几分钱、半天的差距。比如有的经销商去义乌订购一批袜子,他需要6 天甚至更长才能从供应商那里拿到报价。对于厂家来说,提前半天给出报价就意味着拿到订单。而华为与合作伙伴帮助义乌中小企业上云,就是为了利用数字化技术,争夺这看似不起眼的“0.5天”。
转换一个视角,涓滴亦可成河,比如在汽车行业中,华为与中国一汽合作,通过数据中心转型升级,每年可节约 36 万~73 万度电。基于 3D 模型的协同设计和仿真平台的建设,开发效率提升 40%,就能节约研发成本近 1.3 亿!这些都是洞察产业端在细微之处的需求和痛点之后,用技术改造业务带来的真实收获。
3、技术生态护航业务发展。
业务需要不断迭代来跟上市场变化,技术自然也不能故步自封。为了让产业端对ICT技术的需求能够自始至终不会面临断供、碎片化、运维等问题,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所打造的“懂行联盟”,就在不断推动行业技术标准的完善,为数字化进程梳理出清晰的坐标和路线图,让行业客户与ISV合作伙伴都能够有的放矢。
比如华为首次推出的 L4 高级解决方案专家认证,就定位为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咨询及架构设计人员,这些高端专家可以承担咨询顾问、架构师、行业解决方案销售等角色,帮助企业根据具体需求来配置最合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从而规范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端人才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
从华为“懂行”之路中可以发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是一个漫长、流动的过程,只能步步递进,没有捷径。而多年深耕政企行业的华为,也迎来了自己的丰收年。
变局中的耕作者,为什么是华为?
在2016的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上,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蔡英华首次面向合作伙伴正式亮相,当时华为只有十几家年度业绩过亿的合作伙伴,而来到2020年,华为生态圈中已有35000多家合作伙伴,1400多家解决方案伙伴与华为携手落地1600多个联合方案,政企业务营收跨越了百亿美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政企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路这才刚刚吹响“发令枪”,后续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华为中国政企凭什么就能成为时代潮头的先行者,抢先在产业数字化大幕拉开之时来了个惊艳亮相?
任何成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一,靠行业判断。华为中国政企业务长期沉浸于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赛道,掌握了大量极富代表性的行业案例、行业需求,深耕场景支撑起了其对产业数字化如何实现的基础判断与方法论。
过去五年间,华为中国政企业务不断突破,一路向“无人区”进发:2016年着手打造四大生态圈,2017年发布云战略和首批“同舟共济”伙伴,2018年加码地市区域市场,2019年发布了中国第一个政企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0年提出了“懂行”理念,呼吁深入行业业务场景推动转型升级……有战略、有节奏、懂行业、有耐力,华为中国政企业务简直将华为式生存法则刻入了DNA。
其二,靠战略定力。2017 年更是坚定深耕地市下沉市场,要求主管和专家们“下乡”到地市、区县与客户做交流,倾听真正来自一线的声音。与产业共同成长,满足各级政府和中小微企业各种大大小小的 ICT 需求,正是这种战略上的长期定力与执行力,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伙伴的信任,也转化为商业上的回报。
数据显示,2020 年,区域市场的收入在华为中国政企业务中占比已经超过了四成,收获了战略定力的价值。
其三,是“利他”思维。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企业,华为在新一代技术上的储备是全面的。但这些技术如何适配产业诉求,对于这一问题,蔡英华提出从解决方案演进到场景化解决方案。
在自身的业务边界内,用开放的姿态与生态伙伴形成深度耦合,来共同为客户解决核心业务痛点。企业需要什么就解决什么,“懂行”理念的提出、“懂行联盟”合作创新组织的成立、人才战略的打造等等,都成为产业数字化所需生态的养料。
毫无疑问,数字技术与产业业务的紧密贴合,将转变成巨大的经济推力与商业机遇,助力中国产业数字化的加速腾飞。越来越多的产业加速转型,进入广袤的数字时代,方不负这万紫千红的无边光景。
而在这段关键的历史进程里,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所打造的一系列场景化解决方案,正规模化地与千行百业结合,点燃了一簇簇智能的星火。在接下来的产业实践中,月明星稀的数字世界,也将点亮满天星斗,变得灿烂而辉煌。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