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翰院士建议通过标准引领实现芯片自主创新和“垂直域创新”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在此次“两会”的提案中建议,通过标准引领实现芯片自主创新和“垂直域创新”,进而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邓中翰表示,以标准带动应用,以应用催生市场,从市场创造需求,再由需求引导技术创新与进步,构建起完备的“垂直域”生态圈,这是国际芯片巨头实现技术领先和市场垄断的“铁律”。例如,高通通过建立CDMA标准,掌握有27%的CDMA专利,从而一举垄断了全球92%以上的CDMA市场,高通芯片也因此得到巨量发展,英特尔CPU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回顾历史,我国在某些芯片技术发展道路上所下的气力不可谓不大,投入的资金不可谓不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缺少自主标准和应用环境,没有形成芯片垂直域整体创新,以至后期发展乏力,始终处于“跟跑”状态。而当年在工信部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国通过研究制定TD-LTE和《5G网络技术测试规范》等相关标准,极大地促进了4G和5G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在通信技术领域,也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的“领跑”。

2007年11月,工信部等牵头要求研究制定《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25724,简称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有关芯片、安防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组成联合攻关团队,经过数年不懈努力,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使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上国际领先的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于2010年12月在国标委正式发布,从基础信源标准层面解决了公共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关键问题。此后,我国又先后出台了GB35114、GB37300和GB/T28181等国家标准,部分内容进一步被国际电联ITU吸收为国际标准H.627。目前,这些标准共同组成了我国智能安防领域国家标准体系。

在工信部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SVAC国家标准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得到持续发展,已开发出全球首个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SVAC芯片,构建成基于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从基础人工智能芯片、算法、软件、终端设备、系统平台到整体解决方案的完整“垂直域”,形成了由智能感知前端、安防大数据平台和视频智能应用等构成的智能视频监控应用体系,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可控,已广泛应用于“平安中国”、“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数字边境”、“智慧城市”等重大项目建设中。

当前,国家新发展战略正在深入推进,已经为SVAC国家标准产业化应用开辟了广阔市场,核心技术的突破和相关标准的完善也为培育SVAC产业链打下良好基础,党和国家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批示要求加快SVAC国家标准的推广应用,这些都使得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将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间占据智能安防领域主导地位,成为我国继4G、5G和北斗导航等标准之后,进一步带动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又一引擎。

为此,邓中翰建议,国家在重视支持芯片研发的同时,着力加大对相关标准和对芯片“垂直域创新”的重视与支持,不断挖掘出芯片新赛道和应用新领域。通过加大对芯片产业链和生态圈的支持与培育,逐步引导芯片垂直领域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最终建立起强有力的生态体系,这样发展起来的芯片才能够真正自主可控和保障我国信息产业长期发展。同时,芯片本身技术也能不断得以提升,使核心技术可以持续创新并保持旺盛的活力。

责任编辑:lq6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