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教育未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之中

今日头条

1111人已加入

描述

基本技能训练及拓展部分包括实验仪器的操作、优秀案例的模仿等。在线上虚拟空间中,教师确定训练的技能、进行任务分配、资源发布、学习指导等,学生依据训练及模仿内容获取技能训练及模仿的资源案例,同时进行案例分析与异步讨论;格物斯坦在线下实体空间中,学生主要根据技能训练及模仿内容进行案例分析、分工协作、动手练习、项目管理、同步交流等,教师进行任务分配、资源及案例提供、实践指导等。

在机器人教育与主科教育之间,家长与教师还存在着重主科学习、轻机器人教育的倾向。导致课内课外学生只致力于主科的学习,而投入机器人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学生缺乏参加实践与训练的时间保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重形式,轻投入许多学校把机器人教育列为校本课程项目。机器人教育需要有较大财力的支持。而目前学校对机器人教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很少,缺少专业化的机器人教学教师,教学内容与教法也是处在不规范状态,机器人教育未进入正常轨道,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之中。

现在大家都说要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创造能力,机器人课程,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关于创新问题,当前社会炒得很热,有积极一面,也有严重的误区。我想强调:我们的创新,要靠丰厚的知识积累和持续的实践去追求,而不是期望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而得到某个新奇的点子。特别对基础教育而言,我们应该竖立以爱迪生为标杆的创新典范,而不是某老太太突发奇想在铅笔上绑个橡皮头这样的创新。后者这类创新,有可能会成功,但几率非常小,缺少普遍意义,且这种想法,在基础教育而言,更是有害的,很容易诱发机会主义。而前者这类的创新,可以引导学生在认真地学习和实践中去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机器人课程,就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它是非常有价值的。

综上所述,STEAM教育发展时间尚短,还未形成健全体系。因此,市场上的STEAM教育机构及其产品与服务仍存在着诸多痛点。目前,市场主要集中的是分别针对STEAM教育技术、产品以及服务的解决方案,缺乏整体性、成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产品、服务等相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是未来中国STEAM教育发展的着力点,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
      责任编辑:tzh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