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AI+医疗算法生态成熟+应用广泛
有人将人工智能在医疗上的运用,比作是医生的另一个大脑,而且是对数据的储存处理传输能力更强的大脑。
有了它,就能为群众提供更加智慧的服务,也能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有助于缓解当前优质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已被广泛得应用,来处理临床研究和医疗服务中的结构化数据,如医学影像数据、基因数据和生物标志物数据。
而非结构化数据,如人工笔记、医学期刊与患者调查等则依靠专门的医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分析。
在全球联合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与医疗产业也进行了快速的融合,AI+医疗产品开始延伸到更多不同的医疗服务应用场景当中,并不断的发展落地。
目前相对成熟的应用场景主要有:AI+医疗影像、AI+辅助诊断、AI+新药研发、以及AI+健康管理等。
政府高度重视+持续释放红利
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发展便捷高效的智能服务,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
从2017年开始,我国已把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国策进行推动,近几年的两会上AI也被多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2018年政府提出人工智能向基层医疗进行渗透,2019年将AI+医疗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康养范畴;2020年进一步提出未来的建设指南,期望在2023年在以医疗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建立一套初步的标准体系规范。
AI+医疗市场将进入快速成长期
2019年之前,由于大部分细分领域的盈利模式尚未明朗,导致AI+医疗市场一度陷入低谷。
2019年由于智慧病案的兴起,使得整体AI+核心医疗软件服务市场规模超过20亿,同比增速高达93.9%,其中CDSS占比最多,达到55.2%。
2020年加之疫情的影响,AI+医疗的优势更加凸显,因此,国家开始逐步发放各类医疗影像AI软件三类证,并进一步出台鼓励AI+医疗发展的政策,这些将会使各细分领域的盈利模式逐渐明晰,市场也将会进入快速成长期。
从2020年到2022年,包含CDSS、AI+辅助检查以及智慧病案等在内的核心医疗软件服务市场规模,其整体的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1.9%;并预计将在2022年超过70亿美元的总值。
基础层技术层已布局完备
AI+核心医疗产业链可以分为AI基础层,AI+医疗技术层与应用层:
基础层:除数据服务外,芯片与通信等基础核心领域已形成牢固的技术壁垒,市场呈寡头局面,中、短期内市场格局不会改变;
技术层:算法、框架以及通用技术则需要长期的投入与研发来攻克,目前各大科技企业与互联网巨头企业基本已完成布局,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较少;
应用层:应用层可触达全医疗服务场景,如院内临床决策系统、手术机器人、智慧病案系统、医疗影像、药企新药研发与基因检测,已有大量的互联网医疗公司和传统医疗公司涌入。
AI+医疗本质上可以创造出新的医疗资源供给市场,帮助我国解决医疗资源供给不足这个痛点。
凭借其出色的算法和大数据分析,不断渗透到相关服务平台的数据资源层和技术应用层。
同时,打通各个服务端口的数据壁垒,降低整体医疗成本,并实现在医学影像、辅助诊疗、健康管理、新药研发、疾病预测、虚拟助理、流程管理、研究平台等核心应用场景的完美落地,最终提升国内整体医疗水平。
AI+医疗存在技术难点+标准缺失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政府开始加大力度解决医疗资源分配问题以及医疗服务效率问题。
其中,医疗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减少误诊误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AI+医疗仍存在医学数据相关问题、复合人才短缺、行业标准缺失以及医疗科研转化为成熟产品的周期过长等问题。
其中,数据的获取、使用与数据共享是阻碍AI+医疗发展的最大因素。
由于AI+医疗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仍是满足医疗行业的刚性需求,因而AI+医疗在未来必然会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的安全、高质量及共享的应用。
医疗AI企业面临着不少痛点等待解决
像我国国内企业在医疗影像方面面临着数据流转的问题,患者无法保存和管理自己原始的影像资料。
医疗领域里最重要的是准确度,需要在综合一系列由人工智能计算出的指标的基础上,由医生来做出最后判断和决策。
由于试验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具体的有效性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估。
没有统一行业评判的标准,可能会给数百万患者带来风险。同时也易助长医疗企业炒作AI实效性的火焰。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更接近与体检和预防,有时候带来的效果很大,但非常间接,不容易形成控费价值的影响。
产学研实践要扫清的障碍
从医生角度看,年轻医生首先要打好临床、教学、科研的基础,但到了一定阶段,医生不会满足于常规的工作内容,而是往产学研的方向发展,会涉及更多跨领域的合作。
医生的临床思维和程序员的开发思维存在巨大的差异,AI产品能否触及医学本质,只有让医生愿意使用它,AI才有意义。
从应用场景上看,专科与全科领域边界的划分有待明确,医养康的技术闭环没有形成。
更大的挑战来自于行业内AI评测体系标准尚未规范,造成企业理解差异大、产品良莠不齐。
医疗场景下,数据脱敏需求强烈、数据操作合规性要求高。标准的暂时缺位无疑影响这一领域的应用推广。
在另一方面,国内由医生参与和主导的产学研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个规范、明确的流程或方案,还面临一些更深层次的障碍。
医疗大数据整体建设速度略显乏力
相较其他获得互联网技术助推的行业而言,中国医疗大数据产业的整体建设速度仍略显乏力。
纵观行业历史,国内的医疗大数据发展可向上追溯至2009年新一轮医改中将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划为重点任务,目前为止行业内已然拥有了10年的海量数据积累。
各个医院管理者有时会形成数据壁垒。我们在信息交流过程当中,目前可以做到徐汇区共享,但与其他的医院和医疗还不能够达到数据共享,造成信息孤岛。
同时,我们也缺少有基层医疗经验又擅长人工智能的交叉人才。
然而,由于医疗数据的在流通共享环节和其他方面的诸多问题,即使已经打下了十年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基础,却仍然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掣肘着行业的发展。
结尾
疫情期间,医疗AI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与推广。但不可否认的是,医疗AI在发展中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瓶颈与痛点。如何打破瓶颈尴尬期,进而推动行业向前发展,是摆在医疗AI行业人士面前十分关键的课题。
责任编辑:lq6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