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助阵三星堆祭祀区重启发掘!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考古发掘舱内保持恒温恒湿,考古人员身穿防护服作业。发掘设备多了便携式X射线荧光、扫描电镜等几乎鲜为人知的黑科技

工作人员正在用全球定位仪测量器物出土点位

当年,为了与烧砖取土的广汉村民抢时间,考古人员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争分夺秒完成了三星堆1、2号祭祀坑的发掘。老照片里,为免压坏文物,派体重更轻的女队员下坑清理;青铜大立人出土时,只能多人合作一起抱出坑外。

如今,三星堆祭祀区重启对新发现的3号坑至6号坑的发掘,再也不是当年夜以继日的紧张和“小米加步枪”的困窘。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预案层层审批完善、各种高科技设备充实从发掘到研究环节,全国34家科研单位集体攻关……

“这不像是考古,更像是一次多兵种集团作战。”业内专家点赞。3月21日,记者走进考古发掘现场,感受这次即使在全世界也并不多见的世纪考古大发掘。

一次发掘开了15次专家咨询会

三星堆祭祀区发掘现场,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考古大棚将祭祀区围得严严实实。放眼望去,大棚内6座新发现的祭祀坑每座均搭建了单独的工作舱,这里的温度和湿度完全可控,将最大程度保护脆弱的出土文物。祭祀坑一侧,是6座文保实验室和考古工作室。此次发掘肉眼几乎不可见的丝织物痕迹、碳化稻、竹和阔叶林树种等遗存,便是在这里被有了各种高新仪器辅助的考古人员找到。

“现在的工作条件,简直和我们当年是天壤之别。”曾主持发掘过三星堆1、2号祭祀坑的领队陈显丹告诉记者。

“这次考古,我们的目标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诸多学术问题。”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介绍。为此,这次发掘更像是一次严谨的实验室考古,除了发掘,文物的分析检测、保护处理、研究复原等工作都将囊括其中,为后续的研究以及文物展陈等留存更多信息。

自2019年12月3号坑发现以来,相关专家咨询会就开了15次。

2020年9月,记者全程见证过在广汉举行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咨询会。来自国内考古界的权威专家纷纷发言,句句直言重点,“未来的发掘一定要以最细致的方法进行解剖,不放过一个最小的文物。”“既在宏观上要搞清楚祭祀区的性质,微观上也要有发现漆木器或者丝绸后的文物保护预案”……最后,还形成了专家意见书面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制作的《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方案》,厚达40多页。在上报国家文物局之前,很多重要方案要先经过专家论证、签字同意后,才最后确定。

“比如祭祀坑会出土大量容易破损的器物,如烧过的青铜器、玉石器等,我们发掘前也怀疑可能会出现丝织品的残痕,或者青铜器上有彩绘。这些都需要在发掘过程中提供现场保护,就涉及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要齐步走的问题。”

不仅如此,这次考古还“带着问题搞发掘”。祭祀坑究竟怎么形成的?它究竟是祭祀坑还是器物埋藏坑?祭祀坑都有哪些祭品?种种疑问,都需要提前根据问题做好前期准备,设计专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采样预案,以便在发掘中逐一实施。

至于文物保护,更是对可能出土的文物类别分别预设了不同保护预案。

“比如祭祀坑如何保护,就会涉及确保遗址本体不会因为干燥出现粉化、皲裂、垮塌。”省考古院文保中心主任谢振斌介绍。每个祭祀坑单独搭建考古平台,除了便于开展发掘,也是为了尽量让文物出土环境保持与出土前一致。

记者看到,考古舱以隔热防紫外线双层玻璃修建封闭,平台内安装了温湿度调控设备,能够确保该区域温度控制在20℃至25℃,湿度波动不超过5%。而出土文物的保护预案,就分别按金器、青铜等不同类别做了10份,有的放矢争取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考古黑科技“亮瞎眼”

“这次考古的成果之一,就是发现了丝绸的痕迹。”国家文物局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省考古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3000多年前的丝织品,在气候湿润的成都平原不可能还有实物保存。怎么发现丝绸痕迹?

在100倍的超景深显微镜下,省考古院文保人员郭建波为我们演示了奇迹发生的过程。他小心翼翼将不足1毫米见方的土样放到镜头下,黑漆漆的泥土,顿时显现出了纺织品的经纬结构——这便是早已确定为丝织品残痕的土样!

“关于考古,人们往往以为简单地挖开泥土,把文物提取出来就宣布结束;后来科技发展,搞文物研究时往往会整体提取文物回实验室研究。现在我们是直接把实验室考古前置到了考古现场,考古再也不是以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状态。”谢振斌表示。

祭祀坑发掘现场,狭窄的考古工作舱内,从空中到地面安装着各种高科技设备。一套发掘舱环境调控系统既可调节温度,还能调节湿度。省考古院文保人员肖庆在手机APP或者电脑上的监测终端可以随时查看舱内温湿度。前两天,坑内的象牙已露出泥土,正待提取。“所以我们随时监看,用手机就操作进行了好几次喷水加湿。”

他还通过监看系统密切跟踪着舱内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含量。三星堆1、2号祭祀坑出土文物中,有的曾经附着有矿物质颜料。这次怎么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可能导致的颜料褪色?除了后续文物保护,舱内二氧化碳浓度就可以通过监测控制在合适的水平。3月10日下午,3号祭祀坑的监测系统捕捉到了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浓度。这是因为现场除了考古队员,还多了一批拍摄纪录片的工作人员。他从板房办公室赶到现场提醒,现场考古人员无情地把“闲杂人”全部清场。

“这次发掘还引进了多功能考古操作平台,不仅可以载人进行悬空清理易碎文物,还可以装载文物出坑;既可以进行高光谱分析,也能进行三维扫描和摄影等信息采集工作。”谢振斌介绍,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精细化考古,让文物应急保护更加精细、准确、及时。而集中使用这些设备,目前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属创新。

记者看到,考古大棚角落,有机实验室、无机实验室、应急分析实验室、微痕应急保护实验室、文保工作室、考古工作室一字排开。今年1月,当考古人员在现场发现疑似纺织物朽烂后的残留物时,正是第一时间提取了样品进行高景深显微镜检测,发现了清楚的纹路,证明三星堆祭祀坑里果然存在纺织物残留。此后研究人员通过提取样土,检测出其中存在蚕丝蛋白,最终证明三星堆3000多年前已开始使用丝绸。

34家科研单位共寻古蜀之谜

3月中旬,4号祭祀坑的象牙在发掘5个月后全部露出泥土之外。为免象牙脱水加速损坏,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在象牙上铺上湿毛巾、裹上了保鲜膜。参与工作的除了主持本次发掘的省考古院工作人员,还有来自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文保人员。为他们进行技术指导的,是全国著名文保专家、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研究员吴顺清;在5号坑发现的金面具,来自国家博物馆的专家专门飞赴广汉指导研究修复;为寻找丝织物残留,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员周旸提前到四川培训考古人员……

一次重大的考古发掘,无论是发掘环节、文物保护以及后续研究,都是考古人员珍贵的学术材料。三星堆祭祀区重启发掘全国考古界瞩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却选择了开门搞研究,邀请全国33家学术机构深度参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与课题研究。高科技助力,“多兵种”集体作战,完成了一次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发掘的积极探索。

冉宏林介绍,这次考古发掘工作邀请了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等相关高校的团队前往助阵。专家咨询团队数十人,国内考古界大佬李伯谦、王巍、陈星灿、王仁湘等将在发掘和研究等诸多领域提供宝贵建议。课题研究,包括了公众关心的祭祀坑性质、三星堆青铜铸造技术等诸多方面。

有意思的是,获邀参与集体攻关的甚至还包括了消防战线的研究团队。这是因为三星堆1、2号祭祀坑出土文物有明显被火烧过的痕迹。消防科研团队可以根据出土文物顺藤摸瓜,研究3000多年前的古蜀人究竟是在坑内将文物焚毁还是在坑外点火,当年究竟有多高的温度才能让不怕火炼的真金也化成一团。

“据我了解,这种‘多兵种’集团作战,在中国考古史上是新创,是里程碑式的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年曾主持发掘过1、2号祭祀坑的领队陈显丹感叹。

据了解,三星堆祭祀区的考古发掘才刚刚开始。三星堆时期的农业生产体系和手工业生产体系究竟如何?为何能够支撑起一次又一次奢华的祭祀?精美的金面、青铜和玉器的原料究竟源自何处,如何运输到三星堆?古蜀国究竟有没有文字?凡此种种,都将成为整个科研团队追寻的目标,都有望在未来一一得到解答。

一场基于学术研究的考古发掘,正在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它曾经的生机与灿烂,它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答案正在揭晓。

【黑科技点击】

你印象中的考古还是挥起小手铲,铲啊铲啊铲?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各种高科技设备武装到了几乎所有环节,一起来看看吧——

便携式X射线荧光:这是一种物理性原位无损检测分析设备,可获取文物表面的元素组成和相对含量,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小巧便携的特点,在考古发掘现场,可以快速了解检测对象的材质。这次发掘主要应用在检测青铜器、象牙和金器上。扫一扫,成分便知。

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拉曼可以实现原位无损或微损分析,检测范围广,有机或无机物均可分析,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精准性高,可对样品表面进行微米级的微区检测。此次考古主要应用在锈蚀物和颜料分析上。

扫描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物体表面微观形貌和结构信息,具有高分辨率、放大倍数高的特点。此次发掘过程中确认丝绸及纺织物痕迹等环节,就大量使用到了这种仪器

编辑:j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