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新闻
新华社图片 |
IC图片 |
□本报记者 牛洪军
上海汽车(26.99,1.09,4.21%)牵手美国A123投资锂电池、华芳纺织(13.15,0.71,5.71%)开发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福田汽车(18.88,0.63,3.45%)与北大先行设立新能源电池公司……一时间上市公司涉足动力锂电池风生水起。
全球车用锂电池市场将呈爆发式增长,是众多上市公司争相抢食的主要诱因。有预测称,到2014年,汽车用锂电池市场的规模将暴升至248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214倍。面对如此盛宴,投资抢占先机成为共识:整车企业纷纷延伸产业链至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则反向与整车厂家进行战略合作,而新涉足企业也想在锂电池饕餮盛宴中寻求合资合作来分杯美羹。
制约因素逐步破冰
为应对减排和石油资源日渐匮乏的双重压力,大多数国家都将发展新能源汽车视作振兴本国汽车产业和节能减排的最重要途径,而减排压力最大的中、美两国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旗手。日前中、美发布的《联合声明》称,双方将启动中、美电动汽车倡议,使两国在未来数年有几百万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
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乐观预测,到2015年,美国汽车市场上有约20%数量的汽车为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规模可达近300万辆。而目前美国市场上混合动力汽车的份额仅为3%。其同时预测,到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上将有一半的新售汽车采用不同程度的混合动力技术。
而我国今年3月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对发展新能源汽车也制定了大致目标——未来三年,中国将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产能。到2012年,新生产汽车中将有10%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值有望达到5000亿元。
面对如此诱人蛋糕,国内车企纷纷置身其中,以求占得先机。而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与国外技术差距不大,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更加助涨了国内车企加大新能源汽车投入的乐观情绪。
如上海汽车,根据公司规划,2010年,综合节油20%的荣威750中混混合动力轿车将批量投放市场;2011年,上海通用将推出与美国通用同步的VOLT电动汽车;2012年,节油50%以上的荣威550插电式强混轿车将批量上市;同年,上汽的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也要推向市场,真正实现零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12月6日长安汽车(13.72,0.55,4.18%)奔奔MINI纯电动汽车成功下线,这是目前国内第一款纯电动汽车。再加上志翔油电弱度混合动力轿车、志翔油电中度混合动力轿车、志翔Plug-in混合动力、悦翔纯电动道路车,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品线日渐完善。根据规划,长安汽车将坚持多种新能源技术融合的发展方式,初期以混合动力、燃气汽车、纯电动汽车为重点,逐步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氢内燃机汽车。
此外,华晨汽车、吉利汽车、东风等新能源汽车均推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但目前,大部分只是供政府机关和机构客户使用,并未向个人消费者销售。如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比亚迪,虽已推出了三款电动车,其中去年底上市的F3DM原计划今年10月向个人消费者销售,但由于条件不成熟,至今未推向个人终端市场。
分析人士指出,除电动汽车本身的因素外,目前制约其推广的主要外部因素是充电的便利性和购置成本的高企,不过这两个制约因素有望破冰。
充电站的建设离不开电网的支持。国家电网相关人士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坦承,电动车充电市场空间不可估量,公司非常愿意建设。在过去2年内,有10家省级公司进行了课题研究和试点工作,公司也与大型车企进行了多项合作和研究,取得了大量数据,目前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充电站的建设。值得关注的是,三大石油公司也表现出了极大积极性,如中海油目前就在主攻电动车以及充电网络建设。
另一制约因素——高昂的电动车购置价格问题,分析人士指出,解决此问题,除需要车企本身降低成本外,还需要政府给予补贴来降低。目前,大部分国家都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如英国购买PHEV和EV可获得2000-5000英镑奖励,日本对电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车给予50%减税。为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我国财政补贴政策也已出台,如混合动力汽车按照节油率分为五档补贴标准,最高每辆车补贴5万元;纯电动汽车每辆可补贴6万元。但由于补贴政策尚未落实,各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只能深闺待嫁。不过,这也许不会使车企再等太久,国家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对公交车等的补贴政策已落实,对个人消费者的补贴政策估计会很快出台。
市场将爆发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补贴和充电便利性的解决,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出现爆发式增长,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的需求也将显著增加,这有望成为未来10年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这其中,动力电池的性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续航能力、一致性、安全性等指标决定着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追求比能量高、比功率大、自放电少、使用寿命长及安全性好的动力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课题。
目前混合动力汽车主要采用镍氢电池技术,但镍氢电池的一些技术性能如能量密度、充放电速度等已经接近理论极限值。而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容量大、无记忆性等优点,得到各汽车厂商和电池生产厂商的一致认可,目前各国研发的重点正是锂离子电池。
根据正极材料不同,锂电池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四种。申万报告指出,相比较而言,钴酸锂最大的问题是安全性差(150度高温时易爆炸)、成本高、循环寿命短;锰酸锂安全性比钴酸锂好很多,但高温环境的循环寿命更差(500次)。磷酸铁锂因为高放电功率、成本低(约18~30万元/吨)、可快速充电且循环寿命长(1000次以上),在高温高热环境下的稳定性高(300度高温以上才有安全隐患),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因而是目前最理想的动力汽车用锂电正极材料。目前,我国车企推出的纯电动车车型中,动力电池均为锂电池,奇瑞、比亚迪使用的均是磷酸铁锂。
日本专业市场调查机构数据显示,动力电池市场将呈爆发式增长。富士经济研究所统计,由于环保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追捧,混合动力车及电动汽车走俏,今后几年,车用锂电池市场将迅速扩大。预计2009年汽车用锂电池的出货额将在2008年104亿日元的基础上翻番,提高到250亿日元,而到2014年,该市场的规模将迅速扩大至2.25万亿日元(约合248亿美元),是2008年的约215倍。
申万的报告也指出,我国未来动力电池市场空间将呈十几倍增长:2012年新能源汽车100万辆,如果镍氢动力电池占70%,单价2.5万元/台,锂电池占30%,单价5万元/台,2012年镍氢动力电池市场容量将达到175亿元,锂电池市场容量将达到150亿元,全球市场将达到数千亿元规模。
上市公司争相淘金
面对如此大的动力电池市场蛋糕,上市公司纷纷投资以求分杯美羹,而拥有整车厂的车企成为重要推手。
以电池起家转而做汽车的比亚迪在动力锂电池市场自然大显身手。今年8月,比亚迪电动车电池生产基地在广东惠州建成,其担负着比亚迪电动车核心技术——锂电池的生产任务,由此可以进行锂电池的大规模生产。
无独有偶,为获得技术领先、供应稳定的动力电池系统,在新能源客车方面有所建树的福田汽车,也于10月末与国内知名锂电池生产企业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设立北京汽车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福田汽车投资1000万元,占其注册资本的10%。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12月17日, 上海汽车与掌握磷酸铁锂电池核心技术的美国A123系统公司联合宣布,双方将按照51:49的持股比例成立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生产和销售车用动力电池系统,以期占据市场的领先地位。此举也标志着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的国内大型车型进军新能源汽车迈出坚实步伐。
在整车厂向锂电池延伸的同时,锂电池生产企业也在主动地与整车企业展开合作。中信国安与日本丰田就碳酸锂及锂盐系列的下游产品,尤其是新能源应用方面的合作签署了《合作意向书》。中信国安(14.42,0.30,2.12%)指定日方为在日本的独家代理,且向日方每年提供不低于一定数量的碳酸锂产品。此后,10月20日,佛塑股份(8.73,0.23,2.71%)为提高在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的地位和水平,决定携手比亚迪对有着稳定市场需求和广阔市场发展前景的佛山金辉高科公司增资,以扩建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从而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江苏国泰(21.56,1.07,5.22%)、中国宝安(10.72,0.26,2.49%)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在淘金锂电池。整体而言,杉杉股份(16.39,0.37,2.31%)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公司已经从单一的锂电池负极材料起步,相继建立起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等完整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商。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