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大潮涌动,产业链备受关注,其中被视为智能驾驶汽车“眼睛”的激光雷达表现尤为抢眼。经过数年的发展和沉淀,激光雷达正处于量产应用的前夜。
自动驾驶加速刺激产业链
在国家鼓励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背景下,众多车企、科技公司涌入自动驾驶赛道,相关激光雷达公司或落成新产线,或公布新品,不断加快“上车”步伐……
3月23日,百度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与其搜索业务相比,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研发进展更为投资者关注。此前,百度已经在北京、广州、长沙、沧州的部分区域路段提供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华为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也默默深耕多年,不仅储备了多项可应用于智能汽车领域的专利,还布局了激光雷达领域的技术研发。
今年1月,蔚来发布的新车就搭载1个超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长城、小鹏汽车等也表示将在量产的智能汽车上搭载激光雷达。
3月24日,记者从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开发的国内首条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产线已正式落成,速腾聚创研制的激光雷达M1将在今年二季度启动定点项目量产交付。
国际市场上,本田、丰田等知名车企也表示将推出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可见的市场需求,让激光雷达市场风起云涌。
两条技术路线优劣并存
自动驾驶的基本技术原理是通过各类硬件传感器捕捉车辆的位置信息以及外部环境信息。计算机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环境建模,形成对全局的理解并作出决策判断,发出车辆执行的信号指令,并将信号转换为汽车的控制行为。
常见的硬件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这些传感器主导了当前自动驾驶车辆感知外部环境的两条路线:纯视觉路线和激光雷达路线。前者以摄像头为主导,配合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低成本激光雷达。后者以激光雷达为主导,配合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
据了解,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探测周遭环境,它采用多个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建立三维点云图,从而达到实时感知环境的目的。激光发射器线束越多,每秒采集的云点就越多,探测精度越高。
其他传感器也身手不凡,其中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可超200米,但对周边障碍物无法进行精准建模;超声波雷达可以进行近距离监测,适用于盲区探测、变道、泊车辅助等;而通过摄像头,物体反射的光通过镜片在传感器上成像,也非常易于物体分类识别,但它受环境光照的影响大。
由于各种传感器各有所长,因此目前市面上为自动驾驶车辆配备的视觉解决方案大多以多种传感器融合为主。其中,特斯拉的Autopilot采用的是视觉主导路线,通过搭载多个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和毫米波雷达来实现智能驾驶功能。
技术进步叠加市场需求令成本锐降
成本高企是当前困扰激光雷达在无人驾驶汽车中应用的主要原因。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增长,激光雷达的成本迅速瘦身。
2012年亮相的谷歌无人车使用的激光雷达超过7万美元,如今自动驾驶领域龙头企业Waymo已将激光雷达的成本做到了7000美元左右。
“但一辆车要达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往往需要装载3、4颗激光雷达,这个成本依然不低。”速腾聚创工作人员解释说。
在这条降成本的路上,华为提出的目标是短期内开发出100线的激光雷达,持续降低激光雷达的成本。
大疆孵化的Livox览沃科技已将动辄上万美元的激光雷达拉到一万元人民币水平以下,这也吸引了小鹏汽车计划年内推出装载其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
禾赛、速腾聚创等厂商则表示,随着订单的增长,激光雷达的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据介绍,速腾聚创研制的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M1已获得全球多个量产车型定点合作订单。去年12月,M1样件已经批量出货给一家北美车厂。
3月10日,嬴彻科技发布了直接面向量产的卡车自动驾驶系统,该公司与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分别联合研发的两款重卡将搭载这套系统,于今年底量产交付。其中使用的激光雷达就是由速腾聚创提供。
“去年我们生产的固态激光雷达的公开零售价是1898美元,现在产线已建好,如果量上来,未来零售价会在500美元甚至以下。”速腾聚创工作人员说。
政策助力为产业发展添柴
自动驾驶汽车大潮的涌起,是激光雷达加速进军民用消费市场的契机,政策的助力,则为产业提升添了一把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加快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以深圳为例,去年5月,深圳发改委对外发布了《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攻关 V2X 通信技术,机器视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环境感知技术。
今年3月23日亮相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拟规定智能网联汽车经登记取得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后,可上特区道路行驶。市政府可以选择车路协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行政区,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及商业化试点。
责任编辑:lq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