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供电方案究竟有哪些优势呢?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对PoE供电技术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只需要一根网线,PoE在给网络设备供电的同时能传输数据,免布线,简单且节省空间,并且设备可随意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PoE供电逐渐被大家熟知,公共场合随处可见使用PoE供电的网络摄像机、无线AP、门禁等设备。那么,PoE供电方案究竟有哪些优势呢?

一、PoE技术的优势

1、灵活性

对PoE供电技术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只需要一根网线,PoE在给网络设备供电的同时能传输数据,免布线,简单且节省空间,并且设备可随意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2、节约成本

在很多监控项目中,监控摄像机都需要安装在难以部署AC电源的地方,PoE使其不再需要昂贵的电源和安装电源所耗费的时间,省下了电源线和电源插座,节省了不少费用和时间。

以4个点的监控项目为例,我们分别算一算非PoE和PoE供电方式的成本(大致成本)。可以看出:包含摄像机、交换机、电源适配器、网线、电源线、人工成本等成本在内,非PoE供电的项目成本大约为3300元,PoE供电方式的成本为2340元。PoE方式可以节约30%左右的成本。

3、集中供电

采用PoE供电,只需要一个单一的UPS就可以提供相关所有设备在断电时的供电。

4、安全可靠

众所周知,220V的强电非常危险,如果供电线缆发生破损,很容易漏电。而PoE交换机供电就相对较安全,它提供的是48V的电压。并且,PoE只会为需要供电的设备供电,只有连接了需要供电的设备,以太网电缆才会有电压存在,因而消除了线路上漏电的风险,安全可靠。

5、智能管理

PoE设备可通过网络管理电源,远程监控控制电源,实现自动维护。以优特普公司的智能管理型交换机UTP3-GSW0802S-MTP150为例,产品有丰富的二层网络管理功能,通过WEB界面就可以进行PoE供电管理和计划任务管理,大大提升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PoE供电管理:可设置非工作时间不供电,环保节能

PoE计划任务管理:可指定时间重启设备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太网供电(PoE)成为一种向多种设备提供电力和数据传输的实用技术,其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在智能楼宇中则拥有显著的优势。最新的PoE交换机一般都采用低碳环保节能技术,有利于帮助智能建筑节约能耗。

二、PoE在智能楼宇的应用

楼宇智能化系统中弱电子系统的应用网络正不断扩大,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随着智能化设备与物联网智能终端设施越来越多,设备的数量和安装位置难以确定,尤其是就地供电问题越来越突出,依托既有设施进行信号传输与供电的PoE方案变得更具吸引力。

PoE技术在智能楼宇的应用可实现为符合 IEEE 802.3 标准的以太网设备提供远程电源,同时传输数据,并减小线缆的数量和接头尺寸(与交流电源相比),提高密度,节省空间;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PoE可以简便地移动和灵活布线接入点,简化了RF勘测工作;PoE还可以使用SNMP网络管理设施,监视电路,查看运行故障和其他状况。

PoE设备在通信的同时进行供电,能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实现多样的智能基础架构(例如智能 LED 照明)。智能楼宇的智慧照明系统使用PoE技术,不仅无需另外供电,还能实现对LED灯的智能化控制,从而降低能耗、成本和运营费用。

PoE的智能化功能还可以改善设备控制和操作,更好地管理楼宇中的设备设施。另外,符合IEEE标准的PoE设备的使用,改善了不同国家间的设备的便携性和互操作性,由此加速了PoE技术在楼宇自控、安防等子系统的广泛应用。

三、PoE的劣势逐渐消失

当PoE标准还停留在IEEE 802.3 af/at阶段,功率被限制在30W时,PoE技术的应用范围较窄,无法满足60W、90W等大功率设备的供电需求。因此“功率受限”被视为PoE技术的劣势之一。而随着bt PoE技术标准的发布,PoE技术应用范围大为拓展,PoE可为大部分智能IP设备供电。

以优特普全端口90W bt PoE交换机UTP7308GE-BTPOE90为例,产品支持IEEE 802.3bt标准,8个端口同时输出90W PoE功率,整机PoE最大功率可达720W,可广泛应用于大功率高速球机、11ac无线AP、智慧照明、数字标牌显示系统等设备的供电和网络传输。

而针对PoE供电不能超过100米的问题,市场上也有好的解决方案。例如,采用PoE网络中继器,可以不改变现有网络系统,无需增加其它配,对现有网络基础设施进行扩展和延伸,延长网络传输距离。

优特普自主研发的全千兆802.3bt PoE网络中继器采?大功率PoE供电技术,可将1000Mbps以太?信号及PoE供电延长100米。

随着PoE技术的不断完善,PoE设备的不断丰富,PoE“功率受限”、“距离受限”的劣势不复存在,PoE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

责任编辑:lq6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