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无人接驳车市场研究报告发布

描述

佐思汽研发布《2021年中国无人接驳车市场研究报告》,报告以短途接驳乘客为用途的自动驾驶车辆为研究主体,对该细分市场的产品方案、运营服务、主要参与者进行梳理研究。

无人接驳车发展趋缓

从初创企业、Tier1、到车企,不少企业在尝试L4技术开发和测试时,都会推出一款无人接驳车,用于验证自家自动驾驶方案的可靠性。譬如驭势、百度、博世、大陆、东风、宇通等。

其中最早投入无人接驳车市场的Navya和EasyMile,市场表现平淡。

2017-2020年Autonom Shuttle销量(辆)

自动驾驶

来源:NAVYA

事实上,L2+乘用车的智能传感器配置发展速度惊人,百度等供应商将L4技术降维应用到L2+市场。处于L4级的无人接驳车在过去一两年发展缓慢,虽然有新公司不断加入,但是发展势头明显不如ADAS市场和专用车自动驾驶市场(如农业、矿场和港口无人驾驶)。

在传感器配置上,无人接驳车也明显落后于最前沿的乘用车了。

例如:Navya无人接驳车Autonom Shuttle Evo,采用激光雷达+前/后视摄像头的方案,实现直行、转弯、掉头通过路口及自主绕障避障、固定站点停车等L4级自动驾驶能力,同时支持后台远程控制。

百度无人接驳车阿波龙,则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前/后视摄像头+环视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的融合方案,自主完成驶出泊车位、跟车、避障、转弯、调头、站点停靠等一系列行车能力。

百度阿波龙传感器布局

自动驾驶

来源:百度

国内无人接驳车市场比国外活跃

无人接驳车的落地场景,主要为公园、景区、校园、科技园、工业园、示范区等封闭/半封闭,或较为简单的混合交通环境。这类场景的车辆与行人相对较少,车辆行驶速度相对较低,是自动驾驶快速落地且商业化的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中国无人接驳车市场明显比国外活跃。无人接驳车落地场景最多的公司是百度,其从2018年至今,与金龙联手打造的“阿波龙”已落地中国28个城市35个园区。除此之外,青飞智能、文远知行、轻舟智航等自动驾驶创企,以及厦门金龙、郑州宇通等主机厂正在积极切入。

中国无人接驳车落地场景布局(部分)

自动驾驶

来源:佐思汽研《2021年中国无人接驳车市场研究报告》

Navya:2025年全球无人接驳车销量将达1.26万辆

虽然无人接驳车市场发展趋缓,但毕竟代表了无人驾驶的一个典型场景,仍然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加入。根据Navya在2021年1月的《投资者介绍》报告中预测,到2025年,全球无人接驳车销量将达到1.26万辆,市场价值17亿欧元。

无人接驳车销量趋势预测/辆

自动驾驶

来源:Navya

也就是说,市场早晚会起来,就看谁能熬过困难时期。目前无人接驳车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试图找到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下面我们总结了其中的两种出路。

出路之一:与主机厂/Tier1形成合作阵营,实现优势互补

无人接驳车参与者,既有自动驾驶创企,亦有主机厂(客车、乘用车)、Tier1,各具优势:

自动驾驶创企依靠自身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全栈布局能力,通过前装合作或者后装改装的方式向社会提供L4级无人接驳车。

部分主机厂通过自身在整车方面的制造能力,对自动驾驶软件、算法、传感器等进行前装集成,直接切入执行层。

Tier1的软硬件布局和系统集成能力不可小觑。

三方的抱团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

2021年3月,美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Voyage被通用Cruise收购。Voyage的当前业务是在退休人群社区开展自动驾驶运营,双方达成合作后,可将Cruise的工程和软件能力与Voyage在退休社区的部署相结合,推出拳头产品。

部分无人接驳车参与者竞争模式

自动驾驶

来源:佐思汽研《2021年中国无人接驳车市场研究报告》

出路之二:场景拓展,扩大技术服务能力

在技术方案上,无人接驳车与无人物流车、无人出租车有共通之处,切入不同场景的门槛相对较低。

最初从事无人接驳车的法国Navya公司,在2018年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Autonom Cab。

文远知行,在完成无人出租车的布局之后,先后入局无人公交和无人物流。

2021年初文远知行与宇通联手打造自动驾驶微循环小巴Mini Robobus,并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和南京生态科技岛开启“两岛一线”的常态化测试。该小巴后续将拓展到郑州、武汉等城市开启常态化测试,并于2021年内实现商用。文远知行的Mini Robobus针对城市开放道路设计,试图逐渐打破园区场景限定,与RoboTaxi的界限逐渐模糊。

2021年3月,文远知行收购牧月科技。除了两家公司在背景上颇有渊源之外,在业务上亦有望实现联合。主打无人物流车的牧月科技,有望助力文远知行实现在无人物流领域的拓展。

除了上述两个出路外,必然有出路三、出路四……,在商业模式尚不明晰的背景下,无人接驳车企业的扩张、合作、购并等将不断上演。

原文标题:无人接驳车研究:发展趋缓,初创企业寻求更多场景和出路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佐思汽车研究】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