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芯片被爆安全漏洞,将影响全球30%手机用户;SpaceX将再发60颗卫星,卫星轨道资源成稀缺品|一周科技热评

通信新闻

20人已加入

描述


拿下OPPO、Vivo、小米和荣耀订单,联发科今年5G芯片市占率翻倍
 
5月6日,台湾《经济日报》报道,联发科今年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占率持续拉升,不仅将连续两年完胜劲敌高通,并扩大与高通的差距,稳坐龙头。单就5G手机芯片市占率来看,联发科今年年增率将近翻倍。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调查,联发科超越了高通成为去年最大的移动芯片组制造商,市占率达到32%,优于高通的28%,首次超车高通,今年可能会保留这一头衔。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AP/Soc市场联发科以37%的份额排名第一,高通市场份额为31%,排名第二;苹果市场份额16%,排名第三;三星市场份额8%,排名第四;紫光展锐的市场份额6%,快速增长进入前五。
 
Lily点评: Computing Semiconductor表示,对于半导体供应商来说,2021年将是特别重要的一年,5G手机占据整体手机出货量34%,而用于5G手机的半导体将占整体半导体近三分之二的营收。市场研究机构Omdia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联发科成功超越高通,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
 
高通和联发科都处于5G系统级芯片和基带芯片领先地位,最新消息是,上半年饱受缺货之苦的高通,将在第三季度大批量产台积电6nm工艺中段5G芯片,联发科跻身智能手机SoC出货量第一, 与天玑720、天玑800以及天玑1000+的成功密不可分。高通要超越联发科,中级别5G芯片的量产非常关键。
 
联发科也加强了攻势,据悉台积电将会在下半年试产4nm芯片,而供应链传出消息称,联发科将会在今年Q4试产基于该工艺的旗舰芯片,并在2022年实现量产。联发科和高通今年在市场的角力将会更加激烈。
 
 
 三大运营商发布2021年Q1业绩 5G业务拉动增长明显
 
4月29日,三大运营商真金白银投入的5G建设终于迎来头茬收割季。
 
近日,三大运营商相继发布了2021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三家运营商的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了增长,且增幅较大。业内人士均表示,时隔多年,电信行业终于再次迎来新一轮的增长。而5G无疑是拉动业绩“重返盛世”的重要因素。
 
一季度中国移动营业收入1984亿元,同比增长9.5%;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2.3%。中国电信营业收入1068.73亿元,同比增长12.7%;净利润64.41亿元,同比增长10.6%。中国联通营业收入822.72亿元,同比增长11.4%;净利润38.43亿元,同比增长21.4%。
 
在众多业务中,5G业务拉动效果最为明显。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透露,中国移动的5G用户ARPU较迁转前提升6%。同时,数据也显示,一季度,中国联通的5G套餐用户净增2102万户至9185万户,有效拉动移动出账用户ARPU同比增长11.5%至人民币44.6元。
 
Lily点评:三大运营商主要发力的5G用户增长最为强劲。3月份,中国移动5G套餐客户数净增1559.3万户,累计达到1.88761亿户。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净增786万户,5G套餐用户数累计1.1123亿户,5G套餐用户渗透率达31.2%。中国联通5G套餐用户累计到达9185.2万户。今年以来,中国5G用户约占全球5G用户70%,增速持续。
 
工信部最新的文件显示,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5G个人用户普及率将超40%,用户数超过5.6亿。目前距离这一数字还有较大差距,4G用户向5G用户的转化还在持续中。
 
 
高通芯片被爆安全漏洞 将影响全球30%手机用户
 
5月8日,据知名研究机构Check Point 的一名安全研究人员称,发现了高通芯片新的安全漏洞,可能影响到全球30%的安卓手机。据透露,该漏洞可能允许黑客通过手机的调制解调器注入恶意代码来远程攻击安卓用户,一旦获得执行代码的能力,将能访问移动用户的通话记录和短信,并可以对电话进行窃听。
 
Check Point研究公司称,该漏洞(CVE-2020-11292)存在于高通公司的移动站调制解调器(MSM)接口中,该接口被称为QMI。MSM是高通公司设计的片上系统(SoC),QMI是一个专有协议,用于调制解调器中的软件组件和其他外围子系统之间的通信。
 
数据显示,QMI已经在全球超过30%的手机中使用,包括谷歌、LG、小米、OPPO、vivo、一加、三星等品牌手机。同时针对这个漏洞Check Point表示,这可以让一个恶意程序在手机中运行,同时利用该漏洞将自己隐藏在芯片当中,让手机中的所有安全措施失效。
 
Simon点评:这已经不是高通芯片第一次被发现有漏洞被爆出,在去年,同样是由Check Point在DEF CON上披露了高通移动芯片组的六个严重缺陷,影响了几乎所有使用高通芯片的安卓手机,让手机可能受到拒绝服务和权限升级的攻击。
 
而此次的漏洞更进一步,让漏洞的安全隐私信息存在泄漏风险,更严重的是MSM从2G时代便已经开始使用,这也意味着该漏洞存在的时间可能长达数十年。尽管并非阴谋论,但很难相信这个漏洞能够存在如此长的时间而不被高通自己发现,或许这个也并非漏洞。
 
目前高通已经发布了相应的修复方案,但是补丁推出的速度可能很慢。尽管高通表示已经通知了所有的安卓供应商,但修复需要很长时间,这也意味着目前大多数手机仍然受到信息安全泄露的风险。
 
 
 
LCD库存逐渐清空,国内中高端新机屏幕将以OLED为主
 
近日,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随着LCD库存逐渐清空,今年国内各家中高端新机的屏幕都将以OLED为主,即便上一代是LCD,下一代也会切换成OLED。这意味着LCD屏幕可能要正式推出市场,只能在少数换壳套娃的千元机中才能见到。
 
此外,小米卢伟冰在微博发起调查,在关于LCD与AMOLED屏幕选择的投票中,数据显示,超过一倍的人选择超AMOLED屏幕。
 
拾七点评:对于LCD党来说,新机屏幕切换成OLED是令人失望的消息。但从数据上来看,这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今年来发布的新手机几乎都搭载了OLED屏幕,同时,电视、笔记本也开始采用OLED屏幕。三星电子就表示,今年计划要出货100万台OLED屏幕笔记本电脑。据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数据统计,全球OLED手机渗透率从2018年开始逐年上升,2018年LCD与OLED的市场份额分别为占73%、27%,预计到2022年,两者各占一半。
 
使用OLED屏幕已经成为趋势。OLED是不是真的这么好?首先,OLED具备了LCD没有的优点:支持屏下指纹识别;在同等条件下,OLED比LCD更省电,色彩显示更艳丽,支持息屏显示等,这是都是升级后的智能手机所具备的特点。
 
但在使用体验上,OLED屏幕存在的“伤眼睛”缺点还未解决。由于OLED采用的是PWM调光,在低亮度情况下存在频闪问题,使用久了会出现眼睛不适的问题。对屏闪烁比较敏感的人来说,OLED屏幕确实比不上LCD屏幕。
 
LCD屏幕与OLED屏幕各有优缺点,OLED屏幕存在的问题会随着技术的更新被突破,我们不妨期待一下。
 
 
AMD下代显卡可能会用上2+1的Chiplet设计
 
离RNDA2的RX6000系列显卡的发布还未过去多久,下一代AMD显卡的爆料已经满天飞了。根据AMD的产品路线图来看,下一代产品要等到2022年才会推出,并用上比7nm高一级的制程。
 
根据目前流传的爆料来看,RDNA3架构显卡的Navi 31大核心会使用2+1核心——由2组5nm计算核心(每组80个CU,共160个CU)、1个7nm IO核心组成,使得计算规模翻倍,能效与RDNA2架构相比提升50%。
 
Leland点评:这种CU和I/O采用不同制程的做法已经不是AMD第一次尝试了,此前不少GPU就在计算核心上采用台积电的先进制程,I/O上用格芯的成熟制程。但随着格芯已经不不打算继续推进制程,这次I/O不知是否也会转为台积电代工,或是转投产能更好抢的三星。
 
而AMD当前的旗舰RX 6900XT仅有80个CU,如果Navi 31将用上160个CU的话,性能翻倍完全可能,但带来的功耗提升有没有可能借助5nm的优势来抵消尚待具体细节的公布。Chiplet的小芯片设计势必会带来良率和成本上的改进,AMD从锐龙处理器中对Chiplet的引入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但显卡上采用Chiplet仍存在不少的设计难题,比如两个Chiplet之间的互联和效率问题。
 
 
SpaceX将再发60颗卫星,卫星轨道资源成稀缺品

据外媒报道,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9日凌晨2点42分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此次发射将把60颗“星链”互联网卫星送入近地轨道。
 
 kevin点评:自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2015年1月宣布了“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项目以来,SpaceX已经上天的“星链”卫星总数已经超过了1565颗,在轨活跃的卫星超过了1400颗,在在全球很多地方提供了服务。这主要归功于“猎鹰9号”火箭,该火箭一次可以把60颗卫星送上天。
 
其实,不只有“星链”,全球很多地方都在搞类似的“星链”,比如OneWeb、亚马逊的Project Kuiper星座计划。国内也有类似的项目,比如“鸿雁”星座和航天科工集团的156颗卫星的“虹云”等等。
 
而且,近日我国还成立了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经营范围的主要内容就是卫星互联网,也就是类似于“星链"这样的产品。
 
事实上,现在已经5G商业化,6G的预研也已经开始,而6G的未来必然是海、天、地一张网通信的,地面通信基本已经成熟,天空和海洋将是未来通信研究的重点,而卫星通信刚好可以覆盖这两大部分。因此,未来地球卫星轨道资源将会更加抢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