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智能网联变局科技巨头们纷纷跨界下场造车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摘要

6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将在202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金坛长荡湖峰会发表《智能网联新能源车辆科技与产业》主题演讲。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进步、产品持续迭代升级,以及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发展的颠覆性改变,2020年中国智能化和网联化功能在汽车产品中的普及率分别为22%和50%,市场规模达到2556亿元。

科技巨头们纷纷跨界下场造车也印证了这一点。

小米宣布正式进入智能电动汽车,百度官宣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及“长安+宁德时代+华为”、“吉利+百度”、“上汽+阿里”、“苹果+现代”等越来越多的合资公司浮出水面。

对此,业内观点是,移动互联网需要新的流量入口应用场景。在智能网联成为新能源汽车标配的应用场景下,科技公司均无法忽视新能源汽车这一平台级产品。

“智能网联汽车”概念在《中国制造2025》文件中首次被提出,其发展目标是:

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引领了汽车产业革命的方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的组合,正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新机遇。

首先,智能网联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天然载体。“传统汽车以机械为主,新能源汽车都是电控,特别适合智能网联。”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其次,在电子信息、网络通信、人工智能(AI)、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下,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代表了未来国家技术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孙逢春指出,与国际市场相比,国内市场在智能网联方面具有先发优势。特别在自动驾驶上已走在世界前列。

有专家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实现L3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以及部分场景L4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有可能在“十四五”末期,开始初步尝试L5级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商用化。

站在碳中和的重要节点,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网联对实现安全高效出行、节能减排也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j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