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新闻
WiMedia UWB技术追踪
采用WiMedia UWB标准的越来越多
WiMedia通用无线电平台是实现传输速率高达480Mb/s(更高的传输速率正在开发中)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的基础。这个平台并不局限于某一类应用,而是允许同时存在不同的协议适配层,如图1所示。WiMedia规范既规定了一些如无线USB之间相互通信的应用,也规定其他不相互通信的接口同时存在的应用。
图1 WiMedia通用无线电平台使得多种不同PAL层协议共存
迄今为止,该平台最大的应用是USB-IF的无线USB应用,但用于流媒体的私有平台也已经实现。同时,WiMedia联盟成员正在和蓝牙SIG紧密合作,使在UWB上实现蓝牙功能作为蓝牙高速AMP成为现实。
世界范围的采用
WiMedia联盟开发的规范和认证程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今年,WiMedia联盟已经宣布和国际组织——欧洲计算机制造协会(ECMA)结成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未来的规范,这将使规范比传统“序列”程序流程更快被市场所接受。由于早先和ECMA(ECMA-368和 ECMA-369)的良好合作,目前的WiMedia规范已经被ISO批准。
虽然规范得到了国际上的批准,但不是3.1~10.7GHz的所有UWB频段在每个国家都可以使用。WiMedia联盟正积极参与当地法规制定机构的工作,在满足其他频段能够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解决任何可能存在的冲突。
许多国家已经批准了使用相关频段的法规,如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WiMedia联盟目前正在中国和加拿大与法规制定机构一同工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使相应法规得到批准。为了跟踪最新法规的制定情况,WiMedia联盟制做了如图2所示的图表(www.wimedia.org/en/resources)以显示在哪个地区、哪些频段是可以使用的。
图2 WiMedia联盟无线频段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被批准的最新进展图
最新发布的扩展频谱规范详细叙述了一些可选的特征,在不同地区,这些特征的实现可以有所不同。其中包括增加了一个新的频段组(BG6),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在欧盟符合DAA条款)。这个双频段跳频通道特别适合每个频段组只能使用两个频段的场合,并规定了DAA(检测和避障)来避免与其他邻近频段冲突,该项功能在某些地区的法规中是强制性的。
无线USB
今年,基于WiMedia平台的无线USB市场增长很快。然而,市场上的早期产品是无线主机和设备适配器的混合产品,我们现在看到的产品则具有原生无线USB的特征,即数据吞吐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终端用户产品中所使用经过认证的原生主机和原生设备芯片使功耗效率得到了增强。
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如戴尔、富士通、联想、NEC和东芝等现在都可以在某些产品中提供无线USB功能,这使市场上无线USB主机设备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这些笔记本电脑可以连接庞大的无线USB设备,包括无线Hub、无线存储设备和无线坞站。如图3所示,Kensington的无线坞站具有视频、音频和USB连接功能。
图3 Kensington无线坞站
下一代无线USB标准1.1预计在2009年的上半年制订完成,主要增加了功耗效率指标,以满足移动设备和附属配件之间近距离通信(NFC)等电池供电的要求。
为了加速无线USB应用的进程,USB-IF已经宣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建立了独立测试实验室(ITL)。ITL将为那些开发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无线USB设备的制造商提供兼容性测试和认证。
蓝牙
WiMedia UWB无线通信已经被蓝牙技术联盟(BT-SIG)选作高速蓝牙的MAC/PHY(AMP)层协议。WiMedia联盟成员正积极进行蓝牙PAL的实现工作,并且开发出了适用不同类型蓝牙设备插头的原型系统。
被BT-SIG采纳的相关测试规范已经为即将开始的正式互操作测试铺平了道路,这包括即将在西雅图发布版本中的部分内容。在蓝牙上支持UWB的芯片组也很快面市,人们正期待在2009年上半年看到实现这些技术的消费类设备。
A/V多媒体设备
WiMedia成员可以在WiMedia通用无线电平台上实现私有PAL,而不会受到任何限制。采用这种技术的一个应用就是流媒体,它可以通过UWB提供在速度(如为适应处理HD视频的高带宽)、频率范围和低功耗等方面的优化组合。WiMedia联盟成员TZero技术公司(www.tzerotech.com)和Sigma设计公司(www.sigmadesigns.com)发布了视频流分发设备。另一个WiMedia成员Radiient公司使用该技术实现了被称为Roomcaster(www.roomcaster.com)的无线音频系统。
未来展望
随着国际标准被广泛采纳,越来越多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上。然而,WiMedia联盟依然在努力进行推广工作。在尽力促使其他地区的法规接受WiMedia标准的同时,下一代标准也在持续开发中。未来的一些增强特征将提供更高的吞吐率,以及针对手持设备的低功耗优化。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