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赛控制模块选用什么控制器比较合适?

描述

树莓派基金会半年前推出的自研芯片 - 双核Arm Cortex M0+的RP2040以及基于这颗器件的40管脚的模块Pico,引起业界的巨大反响,玩家们纷纷入手,就连看起来是竞争对手的Arduino也用RP2040做了一款模块。

当然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电赛,根据苏老师对过去20年、10届国赛题目的分析,至少有70%的题目是必须用到微控制器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一些参数的设置以及参数及状态的显示;微控制器内部的ADC、PWM等在过去的很多题目中大展身手;控制类的题目更不用说了,核心就是控制器,而且是性能比较强的控制器,以实现各种算法。

选用什么控制器比较合适呢?在某个指定要用TI的控制器的题目里,自然只能用TI的芯片,不限定的题目多数同学会选用STM32。

但,今年遇到了供货的问题,买不到合适的芯片怎么办?

苏老师认为,树莓派的Pico是个不错的选择,原因如下:

同时支持DIP、邮票孔的40脚封装非常适合电赛中的使用,体积小巧,连接灵活(和我们的小脚丫FPGA核心板一样),比那些笨重的开发板要方便多了,搭建出来的系统可以更稳定、可靠;

性能强大、功能足够且灵活 - 双核133MHz的Arm Cortex M0+的内核,板上264KB的SRAM、2MB的Flash。RP2040的一大亮点是其GPIO可以单独配置(8个状态机),几根管脚组合起来都可以支持DVI的视频显示,通过编程,这些GPIO可以支持更多灵活、高速的应用,尤其是电机的控制;

支持内部温度测量和三路外部模拟信号输入的ADC采样率达到500Ksps,搭配加速的整型和浮点库,信号处理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在支持C、C++编程的基础上,还支持MicroPython、CircuitPython编程,编程的门槛非常低,对于对STM32也是刚入门的同学来讲,使用Pico用MicroPython编程会迅速进入状态;

当然,还有两大优势在这里重点强调一下:

苏老师相信,今年控制类的题目大概率会增加人工智能的分量,也就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机器学习,比如使用Tensor Flow Lite做一些图像识别、字母识别、语音识别等。普通的嵌入式系统很难胜任这些功能,性能强大的STM32系列单片机成本也会很高,板卡比较复杂,而只有30元人民币的树莓派Pico却可以胜任ML的功能,参见:https://www.arducam.com/raspberry-pi-pico-machine-learning/ 做的一系列模块以及案例。

再就是树莓派强大的开源生态环境,虽然Pico才推出半年,但已经迅速积累了很多的使用案例,这些案例在电赛中可以帮助你迅速制定正确的方案,并高效地实现。

原文标题:电赛控制模块哪个强?树莓派Pico了解一下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电子森林】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