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新能源智能汽车创新峰会在湖州长兴成功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专题报告”,剖析了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几大链条,分析行业机遇。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由传统燃油车时代向智能电动型时代的转型,未来,新能源智能汽车将成为主流的产品形态。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HEV、纯电动汽车 B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FCEV 等。
新能源汽车要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地行驶,也离不开智能化。智能汽车作为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集中运用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在全球的新能源和智能发展大趋势下,电动化、智能化两者已经成为了必然。无论从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还是市场化发展程度来看,中国都正全力支持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发展。
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智能汽车投资主要市场
2020 年,全球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融资规模略有下降,但融资金额仍然实现了增长,达到 127.52 亿美元。新能源汽车行业一定程度上受疫情影响,2020 年初表现较弱,但下半年的交易活动逐渐回升,汽车的电动化吸引了投资者的极大兴趣。
亚洲在汽车和出行交易中所占的份额仍居第一。随着美国以外的国家对电动化的监管更加宽松有利,亚洲和欧洲正发生着越来越多的交易。其中亚洲的交易份额虽从上年的 41% 略降至 39%,但仍居全球第一大市场,欧洲的交易份额从 2019 年的 22% 上升至 25%。
在全球总融资交易数量方面,中国的融资额贡献仍是亮眼,其中中国的蔚来汽车、哪吒汽车、北汽蓝谷等十亿级别的融资更是大大推高了全球的融资额度。中国正成为全球新能源智能汽车投资的主要市场。
反观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市场情况,从销量上来看,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也在朝多元化发力。2020 年突破万辆销量的企业有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特斯拉中国等。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合众、零跑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表现也很优秀。大集团新能源表现分化加剧,上汽、广汽、长安表现相对较强。
在政策支持方面,中国出台了全方位的激励政策推进产业发展。如降低车企准入门槛、延长补贴政策期限、加快充/换电站建设、充电优惠等系列举措,基本覆盖了新能源智能汽车整个产业链条。不仅如此,在疫情冲击下,各地方也针对各省情况出台鼓励政策以支持新能源智能产业的发展。
中国市场正呈现区域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成区。得益于中国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和新势力企业的不断崛起,在地域分布上,多个不同特色的产业集成区的格局逐渐形成。从中国各地区的产业布局来看,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长三角、泛珠三角、京津、中三角与西部地区,初步呈现出行业化、特色化的地区属性。
市正加速培育新能源汽车及配套零部件产业,以动力电池产业作为湖州市新能源产业的支撑点,同时引进重大项目及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性技术。在资金层面设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加大对产业投资引导,目前湖州地区已有吉利集团、天能集团、超威集团等多家代表企业。
再如安徽省合肥市,政府在对蔚来汽车注资超 70 亿元后,今年 1 月份又向天际汽车输血 20 亿元,加快对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未来预计有更多地区不断加码支持新能源产业,随着政策的不断扶持与产业链布局的不断完善,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更明显的区域产能分布属性。
此外,从中国汽车行业的产业布局上看,汽车的电动化产业链正在与智能化产业链进一步融合。从汽车电动化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产业链上游为构成动力电池组成部分的钴矿、镍矿等矿产资源、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企业等;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重要零部件则构成了汽车产业链的中游;产业链的下游则是各大整车厂,包括传统车企、新势力车企等。其中“三电”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零部件,同时,充电桩、换电站等服务也在产业链中占据愈加重要的地位。
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也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注的焦点。其中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感知元件,以及智能芯片等成为新能源智能汽车的“眼睛”、“耳朵”和“大脑”,发挥着从感知到决策的重要功能。同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车联网等智能系统和方案能力,也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智能化能力正带领汽车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以及人-车-路协同演进。
基于对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的拆解,本报告将从整车、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施以及感知部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六大版块进行分析,来勾勒这一产业图景。
整车市场风口正盛,“新”“老”势力不断交锋
受疫情影响,国家和各地区均以推动汽车消费作为经济恢复的主要着力点。在政策上给予补贴支持,市场上各企业在 2020 年推出更切合市场需求的新品。因此 2020 年新能源智能汽车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2020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36.6 万辆和 136.7 万辆,同比分别增加 7.5% 和 10.9%。
从新能源智能汽车品牌来看,比亚迪成为最畅销的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 17.91 万辆。此外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累计销量超十万辆,广汽、长城、蔚来等车企成功进入销量前十。
随着新能源智能汽车蓝海效应的释放,入场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目前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市场主要分为两派势力: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与以比亚迪、上汽等为代表的传统车企。新势力车企的另类崛起无疑加剧了行业竞争,市场进一步多元化。
传统车企在研发制造销售上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有着丰富的产品体系。在进军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时,凭借其原有的技术研发优势和规模制造优势成功占据市场份额。目前代表企业以比亚迪、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等为代表的传统车企正加速转型,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谋求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新势力汽车企业顺势而起,表现不凡。2014 年以来中国新势力抓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搭借着政策的快车和产业资本的推进顺势而起。以科技+互联网的打法,运用互联网战略思维打破传统的造车思路,反向定义汽车产品,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核心,使汽车的功能从交通工具向智能出行空间转变,给予用户良好的用车体验。
汽车新势力,以其发展方式、营销方式等的不同,按照自有的、新兴的发展模式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门。在研发体系上,把控汽车全产业链,尤其是在三电系统(电机、电控、电池)和三智系统(智能网关、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以自研为主,重构车企、零部件供应商和科技公司之间的角色分工,将汽车产业价值链向上下游大幅延伸,借以改变产业利润结构,新势力车企正逐渐依靠软件开发和升级的权力掌握主控权。
在营销方式上,打破传统经销商模式,通常采用直营模式,倾向于新零售+数字化销售模式,注重品牌理念;在客户服务上,重视客户体验,汽车交付仅是与用户关系的开始,后续的服务、权益、车主活动等将给予用户更务实的关怀。
目前中国新势力车企采用差异化竞争方式切入市场,根据企业造车优势主攻不同类别的客户群体。其中蔚来、理想主要在价位较高的大中型车市场竞争,产品主要是 30 万元以上的 B/C 级 SUV;小鹏、威马主要集中于中小型车市场,主打 20 万元左右的 SUV 及轿车,两者差异明显。
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三大动力技术路线并进
里程焦虑是新能源智能汽车最大的痛点之一。作为决定续航里程的最关键因素,企业在研发电池产品时,会对驾驶体验、续驶里程、经济性进行权衡并综合考量。 从技术路线上来看,目前新能源智能汽车电池主流的路线包括锂电池、氢燃料电池及固态电池等。锂离子动力电池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性能,是目前新能源智能汽车上应用的主流电池。氢能源电池及固态电池也是目前在研的未来新能源电池的可能形态,但两者还在研究及小规模量产阶段。 按照正极材料分类,锂电池主要包括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在能量密度上占据优势,近几年三元锂电池在乘用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新能源智能汽车销量加速爆发,动力电池的装车量也在不断增长。2020 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 63.6GWh,同比累计上升 2.3%。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 38.9GWh,占总装车量 61.1%;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 24.4GWh,占总装车量 38.3%,同比累计增长 20.6%,是驱动装车量整体同比上升的主要产品。 磷酸铁锂电池成为 2020 年装机量增速最快的电池。铁锂电池技术提高、配套铁锂电池车型续航里程增加、安全性高、性价比高等原因,都使动力市场对铁锂需求量增加。预计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配套铁锂电池,磷酸铁锂份额或将进一步上涨。
从 2020 年初,众多电池企业和整车厂也在发布改良技术路线。如比亚迪发布铁锂路线的刀片电池、广汽的石墨烯路线、长城宣布研发无钴长续航三元锂电池等。车厂们的动作与政策补贴退坡后的成本增加不无关系。2019 年开始,新能源智能汽车补贴大幅退坡,使追加的成本重新回到整车厂身上。整车厂商们必须在技术上寻求突破,才能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单度电耗的成本支出。
不过改良方案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无钴电池的稳定性如何保障、刀片电池的续航能力、石墨烯产业化能否成功等。整车厂商们想要达到预想效果,势必要与电池主流供应商通力合作,经过不断试错后达到性能、体验和经济性的平衡。 氢燃料电池等新型技术路线的推广进程也在逐渐加快,成为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挑战者。丰田为首的日本电池产业体系,一直是氢燃料电池的拥趸。
从特性和现状来看,氢燃料电池在现阶段只适合有固定路线、固定场景的商用车。不过,预计未来当氢气的制备、储运环节成本下降,同时加氢站大规模铺开后,氢燃料电池路线对于乘用车领域的锂电池是极具威胁的挑战者,将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新秀。
氢燃料电池的技术核心在于质子交换膜和催化剂的制备,目前中国的技术水平停留在小规模制备,且氢燃料电池不菲的单价也无法满足经济性的平衡。但由于氢燃料电池从原料到排放均为无毒无害物质、环保性能极佳,长期来看符合全球推行清洁能源的大势。 固态电池也是目前业界普遍认可的发展方向。根据电解质固体占比的多少又分为半固态、类固态和全固态电池。相比传统液态电解质,固态方案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效率转化是传统锂电池的两倍以上。
在学术界,针对固态电池的研发进程成果颇丰,诺贝尔奖获得者 John Goodenough 和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的团队都发表了研究成果,围绕传统液态电解质充电慢、安全隐患大或是固态电池成本高等解决问题。 在产业界,辉能科技、清陶新能源、赣锋锂业等厂商开始在这一细分领域崭露头角。但从实际应用角度来说,目前现有厂商生产的固态电池性能还没有达到车规级标准,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研究机构、电池企业、整车厂、供应商多方共同合作。
总结来看,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仍然在发展初阶,尚未有一个完备的解决方案足以适应所有场景。锂电池搭配乘用车场景是目前较为合理的趋势,但还需要关注新技术的成本下探,以及关键部件的生产工艺提升等问题;固态电池尚未达到车规级标准;而氢燃料电池目前主要搭配物流、货运、园区巴士等商用车场景。
电机电控——整车性能的关键
电机电控是车辆行驶中的主要执行单元。新能源智能汽车电机成本约占汽车成本的 10%,电控成本约占汽车成本的 11%,电机电控成本合计占新能源汽车成本的约 20%,这一部件决定了整车的关键性能。
新能源智能汽车电机电控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按照电机电控成本占新能源汽车成本占比测算,2019 年单套电机电控价格在 4.63 万元左右,驱动电机安装量为 124 万台,测算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市场规模为 431 亿元,2020 年规模将突破 450 亿元。
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智能汽车动力总成实现大变革。传统汽车以化石能源(汽油、柴油、天然气等)作为动力来源,并以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带动整车的运转,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核心主要来自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其中动力电池为整车提供动力来源,电机电控则作为整车的驱动控制系统,既是动力中枢又是本中心,是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新能源智能汽车应用较多的电机包括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永磁同步电机是市场主流。永磁同步电机效率高、转矩和功率密度大,尺寸小、重量轻,主要用于丰田和本田等日系品牌,特斯拉 Model 3 也搭载了永磁同步电机产品。但由于永磁同步电机需要稀土材料制成的永磁体为原料,成本相对较高,结构也更复杂。交流异步电机则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但功率密度较低,应用于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欧美系品牌。
就目前来看,基于中国在稀土资源方面的优势,永磁同步电机更胜一筹。2016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装机量 56.2 万台,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占比达 76%,出货量超过 42 万台。交流异步电机占比23%。
电控系统是汽车的大脑,也是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电控系统主要涵盖电机控制和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难点在于 IGBT(功率半导体)及控制算法等。电机控制器负责控制电机的电流及电压,使其按照所需方向、转速、转矩、响应时间工作。
IGBT 作为电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未来国产化替代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IGBT 起到功率变换的作用,目前中国市场基本被国外企业占据。随着新能源智能汽车产量的持续增长和电网、轨交等行业需求的稳步增长,国产车用 IGBT 企业凭借产品价格、供货周期优势,将迎来更大契机。部分国内龙头企业车用 IGBT 产品已进入整车企业供应链,甚至走向国际。
由于电机电控系统集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电机与电控企业的业务交叉程度将逐步提高。若企业能够为整车提供电机电控一体化动力总成产品,将有助于整车企业进一步降低整车重量和采购成本,进而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电驱系统的集成化和模块化程度会越来越高,集成化、轻量化、小型化是发展方向。多合一电驱动、Hair-pin 绕组电机、轮毂电机、碳化硅功率模块等技术将是未来的应用方向。
基础设施支撑,充电桩迎来高速增长
随着新能源智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作为汽车的补能设施——充电桩也将迎来高速增长期。加之 2020 年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更进一步推进市场规模扩大。
在市场需求与政策助力的双重因素驱动下,新能源智能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升温,充电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5 年中国公共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达 165 亿元。
目前市场主流充电桩企业主要划分三方势力。充电桩市场由于其建设周期长、投入规模大、盈利模式单一等因素导致中小企业很难快速在行业内站稳脚跟。
目前市场主流的三方势力分别为:一是以特来电、星星充电为代表的专业运营商企业;二是为了拓展充电桩行业以便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队企业”,如中国普天、国家电网等;第三类是为了推广汽车销售而自建充电桩的车企,如上汽、比亚迪、蔚来等。
市场资源逐渐向头部企业聚集,马太效应初显。截止到 2020 年 12 月,中国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 1 万台的共有 9 家企业,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以数量优势稳居市场前三,前 9 家运营商占总量的 91.6%,头部企业凸显。
感知层——未来智能汽车的“眼睛”“耳朵”
随着 ADAS 系统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与自动驾驶等级的持续提升,汽车“智能化”将进一步被普及,而感知系统作为新能源智能汽车的“眼睛”和“耳朵”——通过获取外部行驶道路环境数据来实现定位,已经成为自动驾驶的关键环节,将在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中优先受益。
感知层是新能源汽车实现智能的基础。汽车借助各类传感器感知,收集行车周边环境信息,以此进行环境感知、规划决策,最终实现安全抵达目的地。
目前应用于环境感知的主流传感器产品主要为摄像头和车载雷达。其中摄像头通过获取车内外图像数据,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距离测量、目标识别等功能。而车载雷达具体分为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其利用发射波和反射波之间的时间差、相位差等信息,获得目标物体的位置、移动速度等信息。具体情况如下:
但任何传感器硬件都不能单独作为汽车感知系统而出现,需搭配着不同传感器配合使用。从目前市场配置的技术解决方案来看,各家厂商使用的解决路线有所不同。
现阶段主流的技术路线有两种:一是视觉主导路线:以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为主,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实现全自动驾驶,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更丰富的环境信息,同时视频数据是最接近人眼所感知的环境,典型代表如特斯拉。但该解决方案在 L4 级及以上的汽车上,在精度、视野与稳定性等方面存在局限性,需要更强大的算法予以支持。
第二种技术方案为多传感融合路线:以激光雷达为主,同时搭载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和摄像头,远距离全方位探测能力强,受环境感知影响小,对感知数据处理环节运算能力要求较低,典型代表为谷歌 Waymo。不过由于激光雷达成本过高等因素,该方案尚未规模化落地应用,目前市场应用较少。
从市场规模的角度来看,在感知层的各类硬件中,车载摄像头在 ADAS 市场的快速推动下,车载摄像头需求量不断增长。据统计,2020 年中国车载摄像头出货量约 4400 万颗,市场规模达到 57 亿元,随着汽车智能化渗透率的进一步提高,未来还将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20%。
而在各类车载雷达上,落地程度则不尽相同。如超声波雷达的技术和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其倒车领域的搭载率已经达到 45.2%,且国内部分头部企业具备相应的技术实力,竞争激烈。而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正随着技术创新与智能化程度的发展,将迎来新一轮的落地高潮。根据数据统计,2020 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的市场规模约 6 亿元,随着高等级智能汽车的发展,中国车载雷达市场在未来将实现大突破。
从感知层市场格局的角度来看,在市场发展初期,市场大多被国外企业占领,国外头部企业如博世、法雷奥等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份额等多方面领先于国内企业。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政策的鼓励与资本的助推带来了汽车传感器市场的蓬勃发展,国内企业已在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领域逐渐实现国产替代,在激光雷达领域上更是出现优质企业与国际玩家并行发展,成长为行业领头羊。
如在超声波雷达领域,因技术壁垒不高,国内外厂商之间的差距不大,就满足倒车辅助等功能而言,国内厂商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在毫米波雷达领域,目前市场格局仍是中外混战的情况,中国厂商正在完善产品体系、实现高性价比量产,以抢占领市场份额,代表企业如德赛西威、华域汽车等企业,国产替代前景可期。
而在激光雷达领域,中外厂商起跑时间接近,部分中国厂商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头羊,如禾赛科技、镭神智能等企业。但由于行业本身仍未成熟,未来技术成熟度与行业发展空间都将进一步提升;在车载摄像头领域,中外企业相差不大,其中舜宇光学等企业更在全球市场中抢占竞争优势,2019 年其镜头出货量居全球第一位,市场占有率超过 1/3。
5G 加持,场景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先行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是指以自研算法为核心,融合上游传感器(相机、雷达、定位系统等)、芯片和其他零部件,形成完整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为整车生产商等服务的厂商。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使多种技术(AI 技术主导,视觉计算,感知及定位等)得以融合,赋能汽车环境感知、精准定位、路径规划等能力,通过计算机直接/间接操作车辆,帮助/代替驾驶员控制车辆的运行。
根据自动化程度的不同,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及中国工信部定义自动驾驶分级标准,将其分为 L0-L5 六个等级。业内普遍以 L3 为分水岭,以下为辅助驾驶,以上是高级自动驾驶。
根据 IHS 预测,自动驾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将在 2035 年达到 5600 亿美元。这一巨大市场吸引了上游部件提供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政府和投资机构的深度参与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发展。中国复杂的路况能为自动驾驶测试者提供更多行驶数据,使本土公司测试具有一定优势,有望实现对国外企业的弯道超车。
乘用车的自动驾驶,目前正处于 L2 向 L3 过渡阶段,商用车自动驾驶进程比之更为快速。自动驾驶行业容错率极低,在技术高度成熟之前贸然商用/上路将使企业面临比较高昂的试错成本。因而,前沿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会率先在特定场景中进行测试,充分验证之后投入商用。商用车领域落地的自动驾驶技术更为领先,目前大多已经达到 L3+ 级别并开始商用。大部分车企已经推出具备 L2 级别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
2021 年作为 L3 量产的元年,多家车厂推出或计划推出配备 L3 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车型并投入生产。
乘用领域,出租车、公交车及部分开放公路是自动驾驶广泛应用的场景;商用领域,主要玩家将业务场景聚焦在码头、矿区、港口及机场等。出租车/公交车(Robo-Taxi/Bus)是乘用车领域除私家车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最重点布局的场景之一,驭势科技、文远知行、深兰科技、轻舟智航等多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均与车厂合作,推出了自动驾驶出租车/公交车(Robo-Taxi/Bus),在北京、长沙、苏州等城市开启运营,助力打通城市微循环。
园区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自动驾驶场景,以驭势科技等厂商的智能物流车、深兰科技的智能扫路机、以及百度、美团及京东等互联网大厂的无人配送方案等为代表的园区自动驾驶在各个园区广泛应用。
矿区等危化场景也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重点落地的场景,西井科技、希迪智驾、慧拓智能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无人矿车、智慧矿区等场景的应用,助力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危化场景无人智能化作业,以及零工伤的采矿目标。
港口和机场等物流枢纽也是自动驾驶应用较多的场景,驭势科技赋能中国香港国际机场,实现全球首例机场无人驾驶常态化运营,元戎启行以自动驾驶技术模块助力厦门远海码头 5G 智慧港口建设,这些应用还在不断增多。
车辆通信技术的更迭使得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技术不断精进,5G-V2X 将成为主流。目前,基于移动数据的车联网通信(C-V2X)逐渐取代基于 Wi-Fi 技术的专用短程通信成为主流,使得车联网技术不再局限于单车智能,而在 V2N(车-互联网)、V2V(车-车)、V2I(车-基础设施)、V2P(车-行人)等方面有更好的交互表现,获取更加多元的信息,使自动驾驶系统的判断更加精准。
C-V2X 技术中,基于 4G 的 LTE-V2X 技术仅能对自动驾驶部分支持,而 5G 作为通信基础的革命性突破,凭借其低时延及高可靠性解决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容量问题。相比 4G 网络,5G 峰值速率提升了 20 倍以上,可以在保障高稳定性与移动性下,实现下行吞吐率超过 25Gbps,用户界面时延小于 0.5 毫秒。
车辆与周围道路、车辆、行人和基础设施的信息(如驾驶意图)交换效率更高,使车辆对环境的感知能力更上一层楼。行驶中的车辆对突发情况可以进行迅速判断及安全响应。同时,可靠通信的覆盖范围也更加广阔,满足更高级别自动驾驶要求。此外,搭载了 5G-V2X 的车辆将不再局限于出行工具,而是集工作、娱乐、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出行空间。
以理想、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和以苹果、华为、百度和滴滴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也是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玩家。这些企业不以短期盈利/交付量为目的,更多考虑生态和长远的目标,凭借技术和车联网方面的人才储备,有望率先完成 L4 级别乘用自动驾驶的研发。根据百度 Apollo 智能交通白皮书,2035 年,完全自动驾驶将有望实现。
新能源智能汽车趋势展望
产业链不同环节头部企业加速纵向布局。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行业玩家持续涌入等因素影响,未来市场格局势必将进一步改变,可以预见降本增效将是产业链中各企业追逐的焦点。
头部电池制造商如宁德时代、LG 化学等企业正加速对上游原材料厂商的布局,或如上汽集团、蔚来汽车等头部车企也正布局电池赛道,进行产业链的纵向布局,提升自身成本优势,构建竞争壁垒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未来这一现象将加速凸显,保证自身业务的同时完善产业链打造核心竞争力。
软件智能化程度或成为车企未来核心竞争力。近年来,特斯拉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布局 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在整车价格不断走低的同时,FSD 软件包功能日趋强大,价格不断升高(2020 年 10 月 Beta 版本已达 1 万美元)。与此相比,国内车企软件包价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现阶段各个车企推出的软件包(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功能)或将作为增值服务,不断普及并成为新的增长点,在公司营收中占比越发提高。与整车的模式有别,软件包或以 SaaS 模式提供多次收费的服务。
近年来,华为,百度等公司也纷纷入场,赋能车企进行研究。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及软件包的普及,软件或将逐渐侵蚀硬件在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
国内动力电池领域马太效应凸显,行业进入新一轮投资扩产小高峰。2019 年,工信部取消动力电池白名单,国际化市场竞争替代扶持发展,导动力电池企业数量锐减,电池产品开始分层,进入数家头部大厂间的动态博弈,动力电池企业马太效应逐渐形成,产业由分散走向成熟和规范。头部企业将树立起高竞争壁垒,强者恒强或成趋势。
同时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需求 2021 年预计将达到 230GWh 左右,同比增长近五成,需求端的增长促使行业全产业链掀起扩产潮。但经过上一轮的深度洗牌,投资扩产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中,如宁德时代在江苏、四川、广东、福建等多省份陆续开产扩建以满足未来扩张的产能需求。
随着未来市场规模的增加,主流厂商扩产抢占市场的动作将持续出现,以保证企业的市场份额。
在汽车传感方面,多传感器融合将成为趋势。传感器作为感知层的底层设备,帮助车辆实现环境状况感知,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主流传感器有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及毫米波雷达等,但它们在成本、稳定性、集成度各有不同,在不同场景下适用性各有优劣,难以互相替代。
因此,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对感知层的准确性要求的提高,多种传感器的融合、成本降低、多元感知等将成为趋势,以满足不同场景下感知功能的需要。这一趋势也将给各类传感器数据的有效融合带来挑战。
原文标题: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专题报告——脱鳞换甲,百舸争流,CB Insights剖析未来汽车产业链条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DeepTech深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