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电视发射机进行冗余性改造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设计思路:在正常播出过程中,电视发射机曾经出现失控现象,有的时候是按前面板开机键无法开机,有时按功率升降键失效,直接危及到了安全播出。经过反复研究测量,发现MC14490和MC1458产生的100Hz时钟信号,经过内部的分频器和多谐振荡器产生周期为1毫秒到5秒之间的多种控制脉冲。在实际应用中,由于+5V和±12V电源的波动,会造成控制误差,导致了发射机不能正常运行。仔细研究图纸后,我们进行了冗余性改造,重新设计电路,紧急情况下避开微控制器的逻辑控制,在确保不损坏发射机元器件的前提下,分步启动发射机。

启动整机电源:整机电源受控于主交流接触器K1、控制开关CB1和辅助接触器K2,设计启动电路,就是另外送一个控制信号,让K2带动K1吸合。厂家设计的开机程序是:按下发射机开机按键S101时,低电平的开机命令通过1A12B的J1-1送到主控制板1A3B的U201的1脚。经过U201缓冲后,输入到U401(CY7C342)的49脚。在U401的逻辑运算中,首先必须保证外部交流电源的相序正确,产生一个低电平的AC-MAINS信号,送到U401的1脚;其次,产生低电平的门互锁信号DOOR-INT,送到U401的32脚。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后,不管是遥控、本地或者是系统产生的开机信号,都可以形成一个3与非门逻辑,在U401的58脚上输出低电平的交流控制信号AC-CNTL。图1是整机泄放电路控制接线图,W52系列接线是接到泄放电路中的;W55系列接线是接到功放柜左侧的1A18接口板上的,这个接口转接了所有控制柜与功放柜之间的线路。

电视发射机

设计电路时,我们从主控制器上的接口电路U311的8脚焊接一根细导线,接在U401的18脚上,同时拔下跳接线JP307和JP310。当微控制器出现异常时,插上JP307,把交流接触器的控制拓展,增加一个手动状态的控制功能。正常状态下,门开关S1的1、2脚闭合,3、4脚断开。+12V控制电压经过W55-19和S1的常闭接点1、2连接到W52-10。这根线由连接到了泄放电路A28中K1的常闭接点8、9,然后返回到主交流接触器的吸合线圈W52-7端,而线圈的另一端就接在了微处理器U401的58脚上。当泄放电路中的R1、R2、R3和S3的工作状态保持不变时,只要微处理器U401的58脚提供一个低电平信号,主交流接触器就会吸合,风机马达启动,完成第一步开机程序。

根据发射机电路图分析,控制逻辑电路中,交流接触器的吸合必须有+12V控制电压和微处理器输出的低电平构成的回路。为了防止+12V电源和微处理器出现故障,必须在拓展控制功能时摆脱这两个方面的约束。为此,我们另外设计了一路+12V控制电压,并且和发射机具有通用的接口。当发射机的控制电源部分出现故障时,拔下主控制板1A3B上的J4,如图2所示,直接插到+12V电源的相同接口上,就可以运行发射机了。设计电源时,±12V和+5V电源的额定电流为2A。既可以用电源模块,也可以自行设计。

电视发射机

启动两块+50V电源:变压器T2的次级,按照交流相序a、b、c输出40V的交流信号。这些交流信号送到了电源控制板上,一方面作为可控硅导通的同步脉冲,另一方面利用整流二极管CR34 ~ CR39和稳压调整三极管Q8,产生控制电路所需要的+24V直流电源。只要主交流接触器吸合,不管+50V整流器是否工作,软启动所需的V+电压始终存在,而Q7控制着+24V直流电压的输出,如图3所示。

电视发射机

主控制器上的微处理器发出开机命令后,电源控制板上的J1-1接收到了低电平的控制信号。光电耦合器U4导通,随之而来的是U4控制着Q16、Q17和Q18截止,过压指示灯DS1、过流指示灯DS2和过温指示灯DS3都熄灭。同时,场效应管Q7关闭,稳压管Q8输出+24V直流电压,控制电路开始工作。电压比较放大器U1和U2、场效应管Q1 ~ Q6、三极管Q10 ~ Q15和变压器T1 ~ T6,构成了顺序同步电路。它们把整流板上的变压器T2输出的相电压,分别通过二极管CR1 ~ CR5和电容C38 ~ C43整流滤波,作为各自的同步信号。如果风压正常,控制电源+12V通过FB1、R51、CR31、U4和FB2,使光电耦合器U4导通。Q16、Q17和Q18截止,过压指示灯PS1、过流指示灯PS2和过温指示灯PS3熄灭,场效应管Q7关断,允许+24V电压输出到可控硅控制电路上,整个电源快速地上升到+50V。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主交流接触器吸合500毫秒后,在U401的47脚和48脚输出低电平的电源控制信号。经过接口电路U311,接到J4-1和J4-2上。设计电路时,一方面把U311的9脚接到U311的13脚上;把U311的11脚接到U311的19脚上,拔下跳接线JP305、JP306、JP308和JP309。微控制器出现异常时,插上JP305和JP306,就可以手动启动PS1和PS2了。另一方面,通过转接板,直接送+12V控制信号,用钮子开关直接启动电源。

启动功放模块:不管是驱动模块还是功放模块,内部控制电路完全一样。在模块控制电路中,有两种+15V电压:一种是从J1-23脚连接的+50V电压,经过电阻R80和稳压块U11降压后得到,这个电压用于监测控制电路的所有工作。另一种+15V电压,在图纸上标记为+15V-SW。当开关场效应管导通后,从源极输出的+50V电压连接到P1-25,在连接J1-25。场效应管输出的+50V电压,经过电阻R39和稳压块U10降压后得到的+15V-SW,送到每一个1 / 4模块,用于栅极偏置和温度监测取样。另外,场效应管输出的+50V电压,连接到U7的11脚,与10脚的电压进行比较。一旦11脚上有电压,U7的13脚就输出高电平的开关管已经导通的信号FET-ON,送到PAL电路中进行逻辑运算,如图4所示。通过一个公用系统,对四个1 / 4模块进行保护。它采集各种电压取样,监测运行参数,对不利于模块正常工作的异常状态纪录下来,并将取样电压和基准电压作比较。电压比较放大器U4、U6、U7和U13,将取样电压和基准电压比较后,输出数字信号,送到模块前面板或者发射机的主控制器,指示模块当前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存在故障。两个驱动模块和十六个功放模块都是由U402控制着,当这十八个输出端变成低电平时,模块就开始工作。在原来的电路中,模块启动信号通过接口电路A18的J13连接到了机柜顶部的J11B,然后接到主控制器1A3B的J3上。在J3中,1-18脚是模块启动信号MODENABLE。

电视发射机

现在,我们把J3从主控制板上拔下,外接26插针的带状电缆,末端接18路的DIP开关,开关的另一端全部连接在一起作为公共接地端。当DIP开关接通时,低电平信号送到模块接口的J2-6上,通过转接插件J1-12和电阻R30,加到U5的5脚,经过U1、U2、U3和R59,加到比较放大器U7和U4上。这样,场效应管控制信号通过J1-24加到栅极上,使场效应管开关接通,+50V电源就加到了每个1/4模块中,整个模块开始工作。

我们对发射机进行冗余性改造后,虽然增加了电路,但并没有改变发射机原来的物理结构和逻辑运算,对发射机的正常运行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我们模拟了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对拓展后的系统进行了测试,各种工作状态都稳定可靠。在设计时,我们考虑到了电源的冗余性和各种接口的通用性,保证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换到手动控制状态,提高了发射机的安全性能。
责任编辑人:CC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