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2020这个“神奇又悲壮”的年份以来,我们见识了面对疫情人们的渺小与伟大,我们也看到了国际间的角力与发展,而芯片则成了这些重要事件的聚焦点,或许人们普遍关注的是消费电子类芯片,而汽车芯片也同样是这波缺芯潮的重灾区,
那么具体情况如何?本文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先来探究汽车缺芯的原因,先了解一下目前汽车行业的状况,
3月26日,蔚来汽车发布公告称,因半导体的整体供应紧张,停工5天,而且已经影响蔚来汽车今年3月份的汽车产量。
不仅仅是蔚来汽车因缺芯出现了汽车停产的情况,各大知名汽车厂商全部陷入缺芯境地,先是减产、推迟部分产品线,部分工厂甚至也出现了停工的状况。由此可以看出“缺芯”状况进一步加剧。
其实,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就已经掀起了一股汽车供应链“芯片荒”,近期则蔓延了到了汽车厂商。
究其原因,无外乎疫情、国际关系以及宏观经济两大方面,而在汽车产业则受供应链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下面我们分开来说。
为什么会缺芯?
一、疫情原因:
首先,我们都知道汽车制造商通常有一个短期的“准时生产”管理周期,以保持低库存。受到去年年初开始在全球发酵的新冠疫情的影响,汽车厂商们纷纷调整了销售预测,向芯片代工厂提出减产要求。
其次,疫情让居家办公需求激增,芯片代工厂刚好将汽车厂商们减产掉的产能调整去生产手机、电脑等其他电子产品。
但是,令所有汽车厂商们没有想到的是,汽车需求在2020年下半年快速反弹,此时汽车厂商们期望恢复芯片供应时,突然发现芯片代工厂的产能不足,无法及时供货。
而且我们汽车上使用的芯片属于车规级芯片,它的安全级别比消费级或工业级的芯片更高,也就意味着车规级芯片生产周期更长,一般需要3至6个月时间。因此就算汽车制造商在缺芯发生时,及时提出订单需求,也需要3-6个月后才能获得所需芯片。
所以,疫情是造成本轮缺芯的根本原因,但近年来国际关系的变化也加剧了整体供应链的紧张
二,贸易战与科技战引发的芯片预防性库存:
从特朗普政府到现在的拜登政府,从早期的关税战到现在的科技战,相关的核心问题也从关税问题延伸到了一颗小小的芯片
尤其是在美国对华为进行制裁以后,华为因为美国制裁而缺芯,大量的囤积手机芯片,市场上消费类电子芯片此时开始有一定短缺。
另外,国内其他一些公司由于也担心潜在的进出口贸易限制,有意识的开始大量囤积消费类电子芯片及半导体零部件等,芯片代工厂将一些原本预留给汽车芯片产能调配至手机等消费类电子芯片,所以由贸易战引发的预防性库存也在一定情况下加剧了市场上芯片的存货不足。
加之中国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如5G、云存储、智能汽车等发展对芯片的需求与日俱增,市场上需要芯片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供需的急速变化也是致产业链上芯片供给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在宏观经济层面:
疫情时期,疫情期间出现货币超发现象,进而导致货币贬值,利率下降,资金考虑避险,纷纷买入“硬通货”,因此大量货币流入期货市场,期货价格上涨直接提高了现货价格,而大宗矿产是半导体的主要原材料,芯片原材料成本也水涨船高,引发了原材料抢购、囤积和投机现象。
另一方面,2020年新能源股大幅度上涨,一些企业从金融市场中获取大量的廉价资金盲目投入新能源市场。投资需求大规模增加传递到上游市场,芯片制造紧缺,价格迅速上涨,引起结构性通胀,通货膨胀通过材料成本和投资需求传递到芯片领域,造成芯片价格迅速上涨。继而造成汽车厂商的成本上涨,从而不得不降低产量。
综上所述,汽车“缺芯”是多个层面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而中国市场更为复杂。
既然说到中国市场,那么国内汽车市场究竟缺什么类型的芯片呢?
最缺什么芯?
我们先认识一下汽车芯片的八种分类:
高性能计算芯片(AI芯片/GPU)
微控制器(MCU)
存储芯片(DRAM/Flash)
CMOS图像传感芯片
显示驱动芯片
模拟芯片(混合/电源/功放)
功率元器件
传感芯片(压力、流量、惯性、湿度、红外等)
此前媒体曾报道过,目前汽车上最短缺的是MCU芯片,交付周期延长4倍达到20-50周。
为什么是MCU呢?
因为首先MCU在汽车电子中需求高,而且数量多,据统计,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一辆汽车中平均装备的MCU数量动辄上百颗,甚至数百颗。
在众多的汽车芯片中,MCU几乎应用于汽车所有领域,包括动力系统(发动机ECU、变速器ECU)、底盘(安全气囊ECU、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ESC]ECU)、通信娱乐系统、车身(车门ECU、车身控制模块)和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如驻车ECU。
其中,MCU在车身控制领域是我们消费者最能直观感受到的,如控制雨刮器的开启和速度控制,控制全车各个车窗升降,控制电动座椅等。
据统计,在一辆燃油汽车使用的所有半导体器件中,MCU成本占比接近30%。因使用量大,MCU芯片缺货对汽车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编辑:jq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