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7日下午6时许,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进入空间站后,神州十二飞行乘组需要进行长达6、7个小时的出舱活动,其中一个考验是,三个航天员需要一起配合进行机械臂的使用。“大力神臂”一亮相便惊艳了众多海外网友,7自由度机械臂让中国空间站如虎添翼。
它是我国目前智能程度最高、规模与技术难度最大、系统最复杂的空间智能制造系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18日介绍,机械臂的作用在于空间站组装建造、维护维修、辅助航天员出舱活动等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据悉,“天和”核心舱由生活控制舱、资源舱、节点舱三个部分构成,在太空为宇航员和科学家提供居住和科研环境,支持人员长期驻留,可以对接货运与载人飞船。
“天和”核心舱外的一对大型机械臂,工作时最长长度可达18米左右、工作直径约4米左右,可以在太空抓取物体,方便设备的对接、安装、变轨、分离等操作。
核心舱机械臂通过末端执行器与目标适配器之间的对接与分离,类似于木工常用的榫卯结构,可实现舱体爬行功能,以一种类似蠕虫的运动方式移动到空间站的许多部分,进而在更大范围触达空间站各舱体外表面。
空间站机械臂承担着悬停飞行器捕获、辅助航天员舱外活动、舱外货物搬运、舱体状态检查等重要任务,这些都需要机械臂具备精准控制和强大的自由运动能力。
为此,空间站机械臂拥有7处关节、2处末端执行机构,对各位置的信息交互起到连接和转发的功能,对于机械臂关节和末端的灵活性、精准度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视频介绍,机械臂位于核心舱小柱段,具备舱体爬行功能,并实现舱外状态监视。当机械臂转位实验舱时,可开展空间站建造任务。
此外,机械臂可捕获来访悬停飞行器、转移货运飞船载荷、进行空间站舱表状态检查、辅助航天员出舱活动,并可与实验舱实现机械臂级联组合。
编辑:jq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