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有哪些

描述

启用汽车空调系统后,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有多大的影响?据测算,车用空调系统每产生1吨(约3.5kW)制冷量需要消耗发动机功率1.5kw,这一耗能水平比家用空调器高得多,这是由于车用空调系统的使用环境温度比较高,压缩机为半封闭式,冷凝器的体积较小。目前中小型汽车大多数采用非独立式空调系统,所消耗的功率一般为发动机总功率的10%~12%对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爬坡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使用空调的汽车从起步至加速到某一车速,总有一种反应迟滞的感觉,不像没开空调时那样爽快。但是在汽车高速行驶的的过程中开空调与不开空调没有明显的变化。

另一方面,汽车安装空调系统以后,由于自重的增加(车用空调系统的

为30-50kg),空调压缩机和风扇要运转,因此汽车的耗油量要增加10%-20%(与行驶速度有关)。汽车使用空调后,油耗一般增加2~3L/100km。

为了保证车用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技术状态,同时节约能源,可以采取以下几项节能措施。

(1)非必要时,不开启空调系统。

当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人才会感觉头昏脑胀。

气温低于14℃时才会觉得手脚僵硬。因此,当环境温度在14~30℃时,尽量不要开启车用空调系统。

(2)设定的车内温度不要过低和过高。

科学试验证明,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0~28℃。一般来说,设置室内室外温度相差7~9℃为宜,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原则。白天可以设定为22~24℃,晚间设定为24~26℃。若设定的车厢温度太低或太高,人会感觉不舒适,又浪费能源。事实上,空调系统“放空”就是浪费燃油,此种现象完全可以避免。

(3)空调系统运转时,必须关闭通风口、车窗和车门,以尽快达到满意的温度,节省能量消耗。

要控制车厢内空气流动的速度。在冬季,风速过大会影响人体的保温,因此冬季使用空调采酸时,气流速度要小一些,一般为0.18m/s左右;在夏季,过快的冷风直接吹到人身上也会感觉不舒服,所以夏季车用空调的气流速度不要超过Q.22m/s。在打开制冷开关的同时,就要把通风口关闭,以免因通风量过大而影响车厢内制冷。

(4)合理使用自然通风方式。

不要长时间采用空调的外循环模式,以提高系统的制冷效果。若空调长时间使用外循环,会造成压缩机不停地运转,并且增加然油的消耗。

一些车主羡幕别人车里的空调那么凉爽,而自已的车把空调开关开到最大,也只是感觉“不太热”,而且每次在太阳下起动空调,要很长时间车内才能凉下来。这是由于忽略了内外循环按钮的使用。

如果启用了空调内外空气循环(即自然通风),制冷效果会明显下降,但优点是空气比较新鲜。相反,如果单纯使用空调内循环,制冷能力将有大桶度提高,但缺点是没有内外空气交换,车厢内空气不够清新。

“自然通风”是指在汽车行驶时利用车外的空气压力促使车厢内的空气流动。车用空调系统的进风口安装在车头,这个位置属于正压区,面且进来的空气比车内空气新鲜;排风口安装在汽车的尾部,为负压区。

在进风口安装有进风阀门和内循环阀门,用来控制外界空气进入的流量。因此,当空调系统刚制冷,车厢内温度较高时,应当关闭外来空气,让车厢内的空气流过蒸发器,以尽快降低车厢内的温度;等车厢内的温度降下来以后,再打开新鲜空气进风阀门,以保持车厢内空气的清新度,或者当车厢内空气不新鲜(例如车内有人吸烟)时才短时间使用外循环。

另外,在只需要换气而不需要冷气时(如春、秋两季),不要起动压缩机,只需开动鼓风机。

(5)经常清除空调系统各部件上的杂物,特别要检查蒸发器的通道、冷凝器表面以及冷凝器与发动机散热器之间是否有杂物堆积。如有,应在停机时用毛刷加以清除(不要使用蒸汽冲洗),以免影响空调系统的散热效果。

(6)不要在短时间内额紫地按压(或者选择)全自动空调控制面板上的功能键,也不要在手动控制模式和自动控制模式之间来回切换,因为这样做将造成前一个指令还没有执行完,空调控制模块又接到另一个指令,容易导致空调控制程序絮乱。这就如同家用计算机,如果打开和运行的界面过多,容易造成死机是相同的道理。

(7)在夏季,汽车尽可能停在室内或者阴凉处,避免车身在太阳下爆晒,以免加重空调系统的负荷,防止客户怀疑制冷效果不好。
为了降低能耗,车窗应当使用窗帘和意阳隔热防爆膜,对于大视野风窗玻璃更应当如此。如果贴上遮阳膜,可以减少20%-30%的热辐射,节省大约700W的动力消耗。

(8)有的全自动空调系统在控制面板上安装了ECON(经济模式)开关,在取暖戒通风时按下这个开关,可以使压缩机停止转动,所以能够节省部分燃油。

(9)建议车主在冬季采取改善暖风效果的简便方法一—在汽车冷凝器的前部放置一块厚纸板,用来挡风,这样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汽车电器电路电瓶学习中心】

责任编辑:gt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