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特点

今日头条

1101人已加入

描述

红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基于某些气体对红外线的选择性吸收。红外线分析仪常用的红外线波长2~12μm。简单说就是将待测气体连续不断的通过一定长度和容积的容器,从容器可以透光的两个端面的中的一个端面一侧入射一束红外光,然后在另一个端面测定红外线的辐射强度,然后依据红外线的吸收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就可知道被测气体的浓度。

红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一般是由气路和电路两部分组成,它的气路和电路的联系部件也是核心部分是发送器,发送器是红外分析仪的“心脏”部分,它将被测组分浓度的变化转为某种电参数的变化,并通过相应的电路转换成电压或电流输出。发送器由光学系统和检测器两部分组成,主要构成部件有如下一些,红外辐射光源、气室和滤光元件、检测器。

以我司的AGA1000红外分析仪为例,主要由红外光源、光路气室、红外探测器组成,有配备高精度红外分析模块。该模块使用的非分光红外(NDIR)技术是基于非对称多原子分子气体(如co/co2/ch4等)对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性质实现对气体浓度的检测。当红外光通过待测气体时,这些气体分子对特定波长的红外光有吸收,光的强度的降低与分子的数量成比例,光强度的变化和分子数量的关系服从朗伯-比尔(Lambert-Beer)吸收定律,气体的浓度就可以确定。

红外分析仪的特点

支持多组分分析,最多一机同时分析三种组分(特定气体量程,需定制)。

可加装电化学或顺磁氧分析模块,同时监测氧气。

进口红外光源,工作寿命不少于10万小时,检测稳定性高。

光学器件为非运动部件,不受振动影响,长期稳定性好。

气室采用挤压热成型工艺,同心度高,检测更精确。

无感应加热温控技术,最大限度降低温度变化影响,检测精度高。

LCD显示屏,浓度曲线、历史数据等多种信息显示。

RS485信号输出,多级开关量输出,可兼容各类控制系统。

标准19英寸机箱(非防爆型)设计,可配套预处理系统用于各类工况。

ExdⅡCT6隔爆型设计,可用于爆炸性危险区域。

软启动和看门狗功能,程序稳定不死机。

责任编辑:tzh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