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广播信号监测监播系统方案的详细说明

今日头条

1111人已加入

描述

调频广播信号监测监播系统方案

一、调频广播信号监测监播系统建设背景

目前大多数广播电台、中转台、中继站都肩负着传送广播节目的任务,也同时需要监测信号发射正常与否。但大多台站采用人工巡视发射机、纸质抄录发射机状态、人工判断信号是否丢失和解调信号是否正常。这种定时用人眼“监测”和人工“巡视”的方式,具有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人为因素多等特点,而且有时由于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很可能造成差错甚至播出事故,无法确保高效安全进行广播信号的播出。

为此,调频广播监测的管理模式向“有人留守、无人值机”转变势在必行,把以往由值班员做的工作转换为计算机实时监控,把人从以前高强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以前人要巡机、抄表等各种工作由计算机完成,实现对发射机的实时监测,确保发射机稳定运行。

北京海特伟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业调频广播设备生产商,综合广播发射台站对调频广播监测监播的实际需求,并结合我们多年产品研发生产经验,推出了这套集“多路解调、音柱显示、实时分析、异常报警”于一体的广播电台调频广播监播监播系统。该系统采用国内先进的单片机控制技术、SONY立体声调频解调技术、LED监测触发技术、VC软件编程技术等,是广播电台及中转站建设多路调频广播信号监播系统的优选解决方案。

二、调频广播信号监测监播系统功能

■ 具有对8/16路调频广播信号同时进行同时监测监播的功能

■ 具备柱状实时显示调频广播信号输出音频电平功能,直观查看音频有无

■ 具备停播、劣播、削波、相位、AES、比对等多报警模式,且报警参数可设

■ 对广播电台调频信号实时监测,达到设定报警条件自动声光报警

■ 具有报警日志记录和查询功能,并支持网络远程访问。

三、调频广播信号监测监播系统原理

广播电台/中转台站安装调频接收天线,接收来自广播电台发射的调频广播信号,经馈线送至多路调频解调器,将需要监测的调频广播信号解调为标准音频信号,输出到调频广播监测主机对调频广播信号进行全天候7*24小时不间断监测,实现调频广播信号的播出异常报警(报警参数可设置),保障调频广播信号高效、不间断安全播出。

四、调频广播信号监测监播系统组成

1、多路音频监测软件平台

北京海特伟业多路音频监测软件平台,是一套集多路音频信号“实时采集、柱状显示、数据分析、报警提示、异常记录、选择监听”于一体的综合调频广播信号监测平台。该平台提供了一种简便的、低投入的广播开路信号监测方案,具备停播报警、劣播报警、消波报警、相位报警、AES报警、比对报警等多种信号监听报警选择模式,可满足大中小广播台站对调频广播信号监测监播的各种要求。

软件性能特点

■ 停播报警设置:阀值:0—-60dBFS (步长1dBFS ),启控时间:0—60秒(步长1秒)

■ 劣播报警设置:声道差阀值:0—30dB(步长1dB),频度阀值:1—60(步长1)

■ 削波报警设置:阀值:0—-60dBFS (步长1dBFS ),频度阀值:1—60(步长1)

■ 相位报警设置:相位阀值:0—-1(步长0.1),频度阀值:0—60(步长1)

■ 比对报警设置:比对通道选择:任意通道,比对阀值:0—30dB(步长1dB), 频度阀值:1—250

■ 报警设防时段:每天3个设防时段,每周7天可设置不同的报警时段

2、调频广播信号监测主机

调频广播信号监测主机是为配合广播电台播出与发射机房改造、尤其是数字化改造而推出的新一代调频广播信号综合监测系统,集音频幅度的采集、分析、显示、报警、日志记录、网络传输、监听输出等功能于一体,具有以下特点:

功能特点

■ 采用嵌入式系统,运用工业级计算机,全面提升数据处理和显示能力

■ 支持网络数据转发,配合福川科技的监测系统可实现网络远程监控

■ 具有多种报警类型:停播、劣播、削波、相位、AES 、比对报警等

■ AES 数字监听输出,所听即所见。让监听更加直观、可靠。

3、多路调频广播解调器

多路立体声调频解调器采用大规模微电脑电路、日本最新FM解调芯片、石英锁相环合成式调谐等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多路立体声调频解调器具有多路解调、频率预置、自动搜索、断电记忆等强大功能,并具有灵敏度高、信噪比强、稳定性好、操控性佳等优越特点。

功能特点:

■ 频率自动搜索准确、稳定,并具有断电记忆功能;

■ 采用轻触面板设计,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美观得体;

■ 并发1-10路调频广播信号同时解调,输出立体声音频信号;

■ 选用手动/ RS-232电脑两种控制方式,操作便捷实用;

五、系统用途

本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台监播,广播中转站监播,广播中继台站监播,卫星地球站广播监播,电台广告监播,调频广播网络转播,调频广播手机转播等场合。

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