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龙R5和i5哪个好,11代酷睿棋高一着

描述

锐龙R5和i5哪个好? 不管是选购笔记本还是组装台式机时,不少消费者都会在挑选处理器的时候纠结这个问题。锐龙R5和酷睿i5分别是AMD和英特尔两家CPU大厂的热门处理器系列,两者在移动及桌面平台的综合表现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别?哪个更值得选择呢?本文就带大家来简单了解一下。

cpu

cpu

1.笔记本:i5的整体性能更强

amd锐龙5和i5都是处理器里偏向中端性价比的系列,普遍应用在主流笔记本配置上。

首先,性能对于笔记本来说是十分重要。今年的笔记本市场,相比锐龙,酷睿H45(第11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高性能移动版)系列牢牢拿捏住了性能优势。其中就有i5-11400H这种性价比超高的型号,能够帮助笔记本在轻薄随行的同时拥有超强性能。

回到初始问题“锐龙R5和i5哪个好”,其实严格来说,i5和r5并不是对标的,真正和i5对标的应该是r7。即使很多朋友都已经习惯性根据相同数字去定义对标产品,实际根据今年的跑分实测看,酷睿i5在性能层面就能够领先锐龙r7,更别说r5了。正好有两款大家耳熟能详的产品——R7000P和Y7000P在其他配置都相同的前提下分别搭载了锐龙7-5800H和i5-11400H,能够直观且严谨地比较两款处理器性能的区别。让我们看看游戏实测中i5能否赢过r7?

cpu

本次测试选择了包括cs:go这种热门大型网游、刺客信条奥德赛等3A大作在内的10款游戏进行测试(测试中游戏使用1080P分辨率、高(最高)画质等相同画质设定下开启,两台电脑均开启“野兽模式+独显直连”来发挥显卡最强性能)结果i5遥遥领先r7:

10款游戏中,除在《无主之地3》测试中两款处理器成绩打平外,剩下九款游戏的测试结果酷睿i5-11400H全都领先于锐龙7 5800H。酷睿i5-11400H领先达到10%的游戏包括《全面战争:三国》、《绝地求生》、《战争雷霆》、《古墓灵影:暗影》、《极限竞速:地平线4》、《刺客信条:奥德赛》以及《荒野大镖客2》,其中《刺客信条:奥德赛》中优势最明显,酷睿i5-11400H领先超过25%。

cpu

为什么被一些人评价为“面板参数更强”的锐龙7 5800H在游戏实测中败给了酷睿i5-11400H?我们或许可以在两款处理器单核、双核的性能差距上找到答案。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比起核心数,游戏对于频率“更敏感”,因为大部分游戏并未针对多核进行专门优化,所以处理器拥有更高的频率能够使得电脑在游戏场景下的表现更加出色。i5就可以直接打败r7,“锐龙R5和i5哪个好”这个问题是不是就不用多说了?

除了整体性能,我们再来看看两个系列的集显。Intel技高一筹,推出了全新Iris Xe核显,目前已经在11代酷睿i5处理器上得到普遍采用。Iris Xe的图形执行单元大幅提升,最高是上一代的1.5倍。它的优秀表现已能取代MX350等入门级独显,让笔记本兼顾性能与轻薄。而在酷睿i5的光芒下,仍使用旧vega7 GPU架构的锐龙5相形见绌,自身的图形处理性能远不及前者。

相比同级别独显,Xe核显还降低了电脑的功耗,提升了笔记本的续航能力。要知道续航对笔电可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有时我们要在无电源的环境里紧急办公,这时核显能打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对笔记本而言,锐龙R5和i5哪个好?这一次,我选11代酷睿i5处理器。

2.台式机:i5的稳定性和兼容性更强

在考虑DIY台式机的时候,我们需要先知道一个现实情况:锐龙依然存在兼容性的问题。由于内存条的兼容性差等等原因,不少小白装机时会遇到死机、蓝屏等问题,搞得焦头烂额。而且,锐龙5的台式机用户们在论坛、贴吧等地方反映,日常使用中发现了一些稳定性上的缺陷,比如说烤机后容易卡屏,外设也容易跟着CPU卡住等等。稳定性和兼容性一直都是英特尔的强项,比如说拥有丰富的指令集,还和众多游戏开发商合作,围绕酷睿系列处理器展开针对性优化。如果想要少麻烦一点,享受更简单快乐的装机/使用体验,那我还是更推荐i5的。

 

国外知名 PC 装机商 PowerGPU称 AMD 最新的锐龙 5000 系 CPU 故障率较高

还有,虽然表面上i5处理器的价格要比锐龙5略贵一点,但如果要完全释放锐龙5处理器的性能,可能需要搭配高端主板、高频内存条使用,对DIY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得额外付出不少金钱和精力。相反,选择酷睿i5就没有这么多装配上的隐形苦恼,对装机小白也更加友好,这也是i5的一个上分点。

对台式机而言,锐龙R5和i5哪个好?我的答案依然是11代酷睿i5。在事实面前,我还真没法给两厂端水,毕竟i5的优势是实打实的。

锐龙R5和i5哪个好?小编个人还是比较推荐酷睿i5。特别今年的十一代酷睿全系列都表现不错,不管是追求高性能或者高移动性的笔记本用户,还是装机DIY玩家,都能在i5处理器上的移动/桌面平台找到合适自己的产品。

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