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器为什么要预充电电路 ?
电动汽车预充电路的主要作用是给电机控制器(即逆变器)的大电容进行充电,以减少接触器接触时火花拉弧,降低冲击,增加安全性。我们知道,电容并联在电源两端的时候,当电源接通瞬间,电容两端的电压不会突变,而电容两端的电流会突变。如果没有预充电路,那接触器会因为大电流发生粘连或损坏,影响电机控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图为例,假如无预充电路,整车动力电池系统由9并102串磷酸铁锂电芯串联组成.电芯规格(3.2V 6.5Ah),蓄电池电压326.4V,负载电容C电压接近0,K+、K-闭合,相当于瞬间短路,负载电阻仅仅是导线和继电器触点的电阻,一般远小于20毫欧。根据欧姆定律,K+、K-闭合瞬间电流I=326.4/0.02=16320A,继电器K+、K-必损坏。
预充电路设计为了避免继电器K+、K-损坏,加人预充电过程,与冲击电器Kp,和预充R构成了预充电回路,在高压上电时,预充电回路先接通.负载电容C上的电压Uc逐渐升高,预充电电流I =(Ub一Uc)/R越来越小,当接近动力电池电压90%时,切断预充电继电器Kp,接通主继电器K+。
通常选择预充电阻范围为20~100Ω,假如选用R=25Ω。在预充继电器接通一瞬间,最大电流Ip=326.4/25=13.056A。此时,选择预充继电器容量15A.预充电回路安全。
预充电路失效分析通过监测预充过程中Uc、Ip的变化,检测预充过程是否成功,是否有故障发生以及故障类型。
1)电压Uc增长速度慢于预期、Ip增长速度大于预期
故障1:绝缘故障。负载因故障有短路或较小阻性负载,如电容被击穿等,会导致预充电过程中Uc始终上不去。此时电流过大.预充电电阻放热量增大,会烧毁电阻,同时导致预充电过程失败,主继电器不能接通,整车高压无法正常工作。此时,预充回路电流可能会流人整车低压电气网络,存在与乘员直接接触的隐患,故而在已确定故障情况下.应迅速断开预充电回路。
故障2:RC变大。在设计或安装过程中,失误会造成匹配不当;在使用中,因时间、环境等因素造成电容的电极腐蚀、电介质电老化与热老化、自愈效应等失效,影响C的参数变化;线与线及线与电极的接触电阻增大会造成R值变化。
2)电压Uc增长速度快于预期、Ip增长速度大于预期故障1:断路、开路。负载开路导致假预充电完成。可能的原因有负载未接线或者电容因故障断路,如引出线与电极接触表面氧化、接触不良,造成低电平开路;液体电解质干涸或冻结等。
此时,BMS通过输出El检测到的Uc不是真正负载电容上的电压,而是蓄电池组的开路电压(OCV),马上得到虚假的Uc=Ub的信息,可能导致预充电结束,但因为输出开路,并无危险。但是,如果此时负载突然加上,因为预充电已结束,没有预充电路的电阻R限制电流.将会产生超大电流,损害线路或继电器。
因此,在一般的预充电策略中,一上电就完成的可以判为故障,后续禁止进行。此种情况下可通过查询预充电回路导通情况确定问题。
故障2:RC变小。在设计或安装过程中.失误会造成匹配不当:电容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银离子迁移、电介质分子结构改变、在高湿度或低气压环境中极间飞弧等原因造成C的参数值变小.影响预充结果。
为避免预充电失效情况发生,在各元件选取时,应首先选用汽车级产品,工业级产品不适用;某些易绝缘失效、易碰触部位应在已有绝缘保护的前提下,添加额外保护措施,减少磨损以及人为原因对电路造成的损害,降低故障发生率。
责任编辑:haq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