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技术人员私自接触事故车,用户手册早已揭露NOP“危机”

汽车电子

2312人已加入

描述

8月14日,“美一好”公众号发布讣告称,2021年8月12日下午2时,上善若水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意统天下餐饮管理公司创始人、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Navigate on Pilot领航状态)后,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逝世,终年31岁。
 
案件进展到现在,依然没有任何警方消息对此做出责任认定,但各种具有攻击性的言论都直指蔚来汽车。对此,蔚来在用户APP上表示,正配合调查。李斌也发布评论表示哀悼,有用户在这条评论下追问事故原因。
 
辅助驾驶
 
警方的最新消息是,“此事故为林文钦驾驶蔚来汽车追尾前方汽车导致,事故造成车辆损坏严重,需要等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
 

案件中的争端和疑云

事故发生至今,存在很多对蔚来汽车不利的舆论。首先是用户数据的部分,根据目前的媒体报道,蔚来方面迟迟没有给出事故车辆的数据信息,蔚来的说辞是审批盖章需要流程。
 
林文钦朋友郑先生向媒体透露,蔚来到现场进行调查支持的工程师曾在电话中亲自承认,当时林文钦驾驶的蔚来ES8在事故发生时处于自动辅助驾驶状态。
 
另一方面,林文钦朋友表示,蔚来技术人员曾在警方和家属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过事故车辆,目前该人员已经被警方传唤,如果最终判定车辆数据遭到了非法篡改,其将遭受刑事责任诉讼。同时,林文钦律师团队认为,如果确实存在蔚来工作人员篡改数据的行为,希望法院层面对蔚来方面作出不利的责任推定。
 

NOP和紧急制动之间的速度差

目前,案件的关注焦点在蔚来辅助驾驶功能的有效性方面。实际上,目前监管部门也在关注这个问题,在此次蔚来ES8致死事故发生的当天(8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辅助驾驶
 
意见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商业化前期阶段,尽快制定《意见》,明确原则要求,逐步探索开展准入管理,加快产品推广应用,是推动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需要。意见在总体要求、加强数据和网络安全管理、规范软件在线升级、加强产品管理、保障措施等5个层面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作出规划和指导。
 
法律法规的制定能够让快速增长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明确边界,明确责任。不过,实际上目前各个推出自动驾驶或者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在使用方面都做了严格的限定,在蔚来ES8的用户手册中,我们找到了人们疑惑的第一点——蔚来ES8为什么没有紧急制动。
 
蔚来ES8用户手册提到, 若车辆与前方车辆、骑行人或行人的正面碰撞不可避免,系统将主动施加紧急制动以尝试降低行驶速度,从而尽可能减轻追尾碰撞带来的冲击力。

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一个数字区间:8~85。
 
蔚来ES8用户手册指出,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工作范围为行驶速度介于约 8 公里/小时至约 85 公里/小时之间。
 
同时,蔚来在“警告”中告知车主,自动紧急制动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也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检测到车辆、骑行人或行人,受若干因素影响可能会失效、失当或不及时。驾驶人始终承担着安全驾驶的最终责任。
 
另外,各位车主还需要注意的是,蔚来ES8的自动紧急制动功能是可以关闭的,当用户选择关闭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即便车辆检测到可能的碰撞也不会制动。
 
再看一下NOP领航辅助功能。2019年6月,蔚来发布了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初代版本变现差强人意。2020年10月,蔚来对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进行了升级,领航辅助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更新内容,让蔚来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领航辅助的汽车厂商。
 
和特斯拉的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类似,领航辅助功能是导航系统、高精地图和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深度融合,在遵循以人为主的原则上,领航辅助功能可以提供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原有的巡航车速控制、车距保持和转向辅助等功能,还支持导航路径规划,以及自动调整车速,超越车道内慢车的功能。
 
在蔚来ES8用户手册中,领航辅助有多项限制内容和警告内容。这其中有几项内容在事故发生之后需要格外引起注意。
 
首先是行为限定,蔚来在“警告”中告知各位车主,与Pilot和其他辅助驾驶功能一样, 驾驶时不可以有以下行为:
• 完全依靠“领航辅助”
• 双手离开方向盘
• 视线离开行驶道路
• 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使用“领航辅助”
• 在转弯半径较小的道路使用“领航辅助”
• 在车道线不清晰或者光线条件不良时使用“领航辅助”
• 在交通状况或道路环境不安全时使用“领航辅助”
 
其次,蔚来在领航辅助的“警告”中还提到,与Pilot和其他辅助驾驶功能一样, “领航辅助”是一个舒适性功能,而非防碰撞功能。“领航辅助”最大减速度有限,小于自动紧急制动和驾驶时所能请求的最大减速度,因此切勿依赖“领航辅助”对车辆进行充分减速从而避免碰撞。当车辆与前车相对车速大于 50 公里/小时时,如前车静止或缓行,“领航辅助”存在无法刹停的风险。
 
前面已经提到,领航辅助由Pilot系统进化来的,其使用条件也是需要满足Pilot系统的工作条件,限速与Pilot系统也一致,为0-130公里/小时。
 
因此,做过数字比对之后你会发现,领航辅助模式下,蔚来ES8有相当一部分速度区间(85公里/小时-130公里/小时)是没有紧急制动能力的,这也是蔚来为什么要做出如此警告的原因之一。而林文钦朋友郑先生提供的截图可以看到,林文钦撞车前的速度是114公里/小时。
 
辅助驾驶

NOP自身的“功能缺陷”

在蔚来ES8的用户手册中,蔚来自己也指出了一些领航辅助功能需要持续优化的点,如果车主不能够从手册中及时了解这些消息,那么在使用中,这些当前的“功能缺陷”就是非常危险的“不定时炸弹”。
 
首先是识别问题,这也是很多人不能够理解,本次蔚来ES8为什么会撞向静止的防护桩桶和施工车辆却不避让。
 
蔚来在领航辅助的“警告”中表示,领航辅助无法响应静态障碍物(如路障、三角警示牌等),如前方存在事故、施工区域、临时封路等情况,请立即接管车辆以控制方向和速度。
 
本次事故的发生,被撞物体恰恰是领航辅助无法响应的障碍物。
 
当然,有一个情况可能需要蔚来公布数据之后才能达到验证,那就是在即将发生事故时,林文钦是否处于手握方向盘的状态,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为,蔚来ES8不仅不能够响应静止的物体,同时在车道改变方面也是有限制的。蔚来在领航辅助功能的“警告”中强调,若当前车速低于约 40 公里/小时,或者系统检测到驾驶人双手未握住方向盘时,“领航辅助”不会进行智能变道。
 

多看用户手册,切勿轻信销售

综上所述,蔚来ES8的领航辅助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在现阶段作为人类驾驶的完全替代的,其在使用范围上有非常大的限制,而在生效条件上依然如此,这就导致你不知道这个功能什么时候是灵的,什么时候就变得不灵了。
 
近期,辅助驾驶功能已经导致了多起车祸,除了蔚来ES8这一起,近期还有以下数起:
·7月30日,蔚来EC6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大道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用户不幸罹难。
·8月4日,长城哈弗H9车主使用ACC自适应巡航时未识别大货车变道而追尾;
·8月12日,小鹏G3试驾车测试ACC功能时与前车追尾造成事故。
 
而再往前,特斯拉一连串的撞车事故,除了致死事故以外。3月初,一辆特斯拉Model 3在美国密歇根州撞上了一辆静止的警车,引来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调查。
 
自动驾驶现在还是一个噱头,辅助驾驶已经在车子上面批量搭载,但很多4S店的销售人员,为了促成用户购买,将辅助驾驶功能吹嘘成自动驾驶,并且还场景化地描述这些功能的使用,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错误引导。其实,在各个车型的用户手册中,为了车辆和乘客的安全,车企都对这些功能的使用做了明确限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