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
前级放大器,前级放大器的作用和原理是什么?
前级放大器
按语:看到有帖子询及前级放大器的问题,一时手痒,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贴出,供大家参考:
在音响系统里,前级放大器所发挥的功能并不复杂,它只是负责切换讯源、处理讯号与控制音量,这就是音乐信息在进入后级前的最后一道处理程序。它的连接位置,介于讯源器材与后级放大器之间,故前级放大器所扮演的角色——负责将讯号整理与调整。
设计上,前级放大器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
简单的前级只需要具备讯源输入、讯源选择、控制音量便行。换言之,简单的前级只要有一个讯源切换开关和音量电位器,加上一个机箱及输出入端子就成。
复杂的前级集中很多的功能:设计师可以在讯源输入里,针对每一种输入加上一个缓冲电路,以隔绝前级与讯源之间的缓冲接口;讯号经过切换开关之后,则以最复杂、最严谨的处理方式,进入一个庞大的电路架构,包含缓冲、等化、调整等等步骤,最后再经过另一级缓冲电路,将阻抗降低之后,才连接到输出端子。当然,这种设计可以使用简单的IC,也可以使用大量晶体管架构电路,想用真空管的话,当然可以在机箱内塞入满满的真空管,外加上电池供电等等额外的设计,只要具备前级的功能,是没有什么限制的。
简单还是复杂?前级放大器的设计形式和用料,像厨师手里的材料一样,可以不同搭配、不同的作法、不同的烹饪方式、泡制出来不同的口味;电子设计师也像厨师一样,当然也可以使用任何电子材料,任意搭配设计与作法,设计制造出一部前级放大器,回放出来的声音的音色,各有各不同的多种结果。记得80-90年间,Burmester就有一部808,稍后Mark Levinson的Cello出了一部Pallet Suit额,成为复杂前级放大器的典范。
Mark Levinson的Cello Suite
简单的被动式前级、夸张复杂的全功能型前级我在这里不谈(事实上我在十多年前翻译过一篇Counterpoint的唱放前前级,共享了17枝真空管,夸张复杂之极),我们将焦点集中在标准的前级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架构。
前级放大器又称「前置放大器」,通常设定的放大倍率为10倍,故也又称「10倍放大器」,人们简称为「前级」。
是任何器材皆必备的,前级仅使用讯号线输出入,目前市面上的前级采用的输入端子,除了Mark Levinson早期的机型使用Lemo头之外,其的多数是单端的RCA端子,或是平衡的XLR端子。这种三孔插头与数码转换器使用的「AES/EBU」平衡头完全相同,请留意名称上的差异。XLR、平衡头、Canon头指的是插头本身,而「AES/EBU」指的是数字传输的格式;看到前级上XLR头,就说是「我的前级具有AES/EBU插头」,会闹笑话的。一些欧洲器材偶然会使用特制的输出输入端子,Linn、Naim都曾经使用过多孔DIN插头,它们与平衡头一样,具有负端先接地的功能,因此在未关机的情形下,可以直接拔除讯号线而不会发出杂音,使用单端RCA头的用家绝不可贸然一试。
讯号由输出入端子进入前级之后,利用电路板或隔离讯号线,将讯号引导至切换开关,切换开关负责切换输入的讯源,透过数个切换开关的搭配使用,也可以控制录音输出的讯源种类,方便您一边听音乐,同时录制另一讯源的音乐。讯号经过切换开关之后,再进入左右声道平衡控制电位器,音响使用的平衡电位器为特制的MN型,此种电位器设计特殊,向左边旋转时,左声道的音量维持不变,但右声道则随着角度逐渐衰减,旋钮转至最左边时,右声道恰巧没声音;同理,向右边旋转时,左声道逐渐降低音量,藉此达到控制左右声道音量的目的。正常的使用之下,并不需要调整左右平衡,因此部份前级逐渐省略这项设计,或者将左右平衡电位器隐藏于机箱角落,反正它不常用到。
经过平衡电位器之后,讯号接着进入音量电位器。音量电位器也使用专用的A型电位器,这种电位器依照对数特性制造,使旋钮旋转的角度,可以随着耳朵的感受而线性增加。正常使用的音量电位器,应该转至那个角度才属正常?这没有一定的答案,要看整体器材搭配的总增益而定。音箱效率高、后级增益大者,前级所需负担的放大倍率就得降低,音量开一点点声音就很大了;反之,单增益前级由于放大倍率仅有一倍,因此往往把音量开到底,仍然还有不够大声的缺憾。正常而言,旋钮位置由九点钟方向至十二点钟方向之间皆正常,转动时也最顺手。
讯号经过音量电位器之后,便直接进入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有繁有简,设计形式不一。放大电路输出之后,有的前级会设计哑音Mute继电器,藉此控制前级讯号的输出与否,经过Mute开关之后则直接连至输出端子。
前级的运作架构就是:输入→讯号切换→左右平衡→音量控制→放大电路→静音开关→输出。
主动与被动的差异
「主动」(「有源」)的意义在于电路中使用主动组件,主动式前级便是有源前级,是必须插电才能工作的前级。有前级不需要插电的吗?有的,这就是被动式前级。
从电路架构上分析,被动式前级其实就是省略了「放大电路」过程,讯号输入之后,经过讯号切换开关,进入平衡控制(或者将此功能省略),再使用一个音量电位器控制音量,最后直接输出。就控制音量的角度而言,它仅能衰减而无法放大,就阻抗匹配的功能来说,它也无法扮演缓冲的角色,因此被动式前级是最经济也最直接的前级。First Sound是最有名的被动式前级之一,内部仅由切换开关与音量控制器组成,由于没有任何主动组件,因此S/N比相当高。Jeff Roland的Synergy也是楚楚之典范。
主动式前级具备放大电路,可以将输入的讯号放大后输出,因此增益绝对充足有余;被动式前级除非使用被动式升压器提升输出电压,否则是永远不可能达成放大的任务。就缓冲与阻抗匹配的角度来看,主动式前级由于具有主动组件进行讯号放大,因此可以将阻抗特性较高的讯源,转换为较低阻抗的讯号输出,易于驱动后方的后级线路。这也是被动式前级所望尘莫及的要求。被动式前级充其量只能衰减,在音量全开的情况下,等于讯源直入后级,其中并没有任何缓冲的作用。假如使用升压器将电压放大,放大之后的结果也必须遵照质、能不变的物理原理,而增加了输出阻抗。因此几乎没有任何一部被动式前级愿意使用升压器进行电压放大,顶多使用一颗音量电位器控制音量罢了。
既然被动式前级缺点这么多,为何还有存在的必要呢?
因为被动式前级没有放大电路,其讯号通路直接,能够将讯源器材的讯号以最简短的路径直接输出给后级,这就是人们采用被动式前级的初衷。由于不使用主动组件,因此没有任何的失真、音染、噪声、相位飘移等问题,也由于使用机械开关,因此被动式前级也没有增益频宽积的限制,正常设计的被动式前级可以传输数MHz的讯号,尤其是噪声以及S/N比规格两项,几乎没有任何主动式前级可以匹敌。各有优缺点吧!只要该前级适用于您的系统,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真空管前级
依照电子材料发展的历史来看,最早发明的电子组件是真空管,隔了数十年之后半导体发明,半导体之中先以锗晶体问市,之后才是硅组件的天下,等到制造硅晶体团的技术成熟,才有集成电路(IC)的出现。因此前级使用主动组件的过程,是跟随着半导体组件发展的历程而进步的。最早的前级扩大机全部是应用真空管设计,从电源部份开始,变压器输出交流电压后,便以二极管进行管整流以及管稳压的动作,真空管的整流特性与稳压特性并不理想,因此早期的真空管前级声音普遍也不理想,哼声中夹带着嘶声噪音,S/N比不高、频宽也不够,不过对于当时而言,这已经是不错的产品了!
电子组件不断进步,扩大机的电路水平也逐步提升,半导体发明之后,以半导体取代部份真空管,效率不高、功能不佳的真空管整流与管稳压,逐渐被半导体组件所取代。体积小、动作稳定的半导体,制造出了稳定的电源,前级扩大机的性能也提升不少,背景噪音大幅度降低,S/N比马上提高不少,哼声消失了,聆听音乐开始进入更高级的享受。
目前为止,大部份的真空管扩大机仍然以半导体稳压为主。其实对于声音而言,真空管确实是无可取代的好组件,它的体积虽大,但却有其独特且无法取代的音色,温暖、醇厚,都是管机常见的特色。坚持使用真空管放大的Audio Research以及Sonic Frontiers,两家的前级几乎全为真空管设计,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设计师仍然偏好使用半导体进行整流与稳压的工作。真空管的电路架构,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发展完成,差动、串迭、推挽、倒相,无一不在早期的真空管前级中出现。使用相同的组件要达到相同的目标,方法不外乎是那几样,因此对于现代的真空管设计者而言,电路的创新反而不再是追求的目标,为真空管线路提供一个稳定、干净的电源,搭配质量优秀的被动材料,便能让真空管好好的工作。最后,再藉由零件的搭配,进行调整声音的工作。
有的真空管前级线路很复杂,有的仅使用一支真空管,这其中有什么差别?难道管子越得越多声音就一定越好吗?这答案当然不一定,目前前级当中真空管使用最多的可能是Sonic Frontiers Line 3,它是Sonic Frontiers最高级的前级,一口气用了12支真空管;而也有不少真空管前级,仅使用一支双三极管进行放大,如Audio Research LS-2。前级使用数量的多寡当然不能表示声音一定好,严谨的态度进行规画与设计,否则真空管的音染、失真等问题,还没开声就已经难以收拾了。设计者进行高级器材的规划时,必然考虑到线路架构与其价格的等级分布,即使以相同的理念设计出不同等级的产品,价位高的声音必然要胜过旗下机种。真空管使用多寡与声音没有绝对的关系,设计者不过将器材设计得更完整严谨,以赢取消费者的信赖罢了。
真空管前级的巅峰之作,多年前Audio Research的SP-11以及最近热门的Sonic Frontiers Line 3。Sonic Frontiers喜欢使用精密的半导体稳压,配合真空管放大,声音兼具晶体机的透明度与管机的厚度。
混血真空管前级
混血前级曾经流行过一阵子,最早Luxman推出了以真空管及晶体管电路的Hybrid线路。混血前级的发展,主要目的在于截长补短,将半导体以及真空管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号召设计。
当半导体组件成熟的运用于音响电路中时,真空管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没有人对于体积庞大的真空管提起兴趣,音响器材不断标榜着全半导体、全晶体管的设计。但早期的半导体在制造以及线路的构成上,很难避免的会让声音变硬、变冷、甚至于变吵。于是开始有音响迷回头重新寻找管味,原来,
音响迷需要的不仅仅是优异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回放声音的音乐性。
真空管比较有音乐性吗?
这当然无法论定,但对于当时而言确是不争的事实。Luxman率先把真空管摆入晶体管线路当中,让真空管负责一级的放大,藉由真空管的独特音色,「感化」晶体管的声音。Audio Research在推出了半导体前级不获好评之后,也重新回头检讨真空管受欢迎的原因。声音,其实才是音响迷注重的焦点;技术,不过是附属的噱头罢了。
Audio Research想到,FET与真空管同属于高输入阻抗组件,但FET却拥有真空管难以企及的频宽,但早期的FET声音偏冷,而真空管却洋溢着温暖的气息,何不将两者的长处融合,于是Audio Research使用FET输入,在输出段加入一支6922真空管,这就是脍炙人口的LS-2胆石混血前级。
LS-2的成功推出,确实为混血前级设计开出一条成功的道路,目前市面上仍有许多混血前级,它们同时拥有高频宽的特性,S/N比与晶体机无异,用家还能自行换管调声,反正只要声音好,殊途也同归。Audio Research喜欢使用半导体与真空管的混血设计,打开内部之后可以发现真空管与晶体管、IC供列于电路板上。
晶体管前级
晶体管前级当然不限于场效应晶体管(FET)或双极性晶体管(BJT),晶体管的发展就是为了更好的规格而来的,因此当晶体管制造技术逐渐成熟时,音响的用料也朝向全晶体管的方向发展。晶体管与真空管的线路架构虽然类似,但却大不相同。晶体管体积小,可以在有限空间的电路板中大量使用,因此可以将线路设计得更严谨、更精密,不同的晶体管拥有不同的特性,适度的搭配便可以创造极佳的效果。
晶体管线路的发展仍然来自于真空管架构,差动是最长使用的放大方式,单差动、双差动、电流源、达灵顿、串迭等等电路技巧,可以依照设计者的喜好像拼图一般逐步建构,最简单的晶体管放大电路为单端放大,以一颗或以两颗晶体管直接放大;也可以利用复杂的架构,缜密且严谨的盖出高塔。Mark Levinson、Cello Encore、Palette以及Krell、Thershold等公司,是最喜好使用大量晶体管制造器材的公司。他们使用晶体管有几个特色:
一、数量其多无比,可以使用两颗的绝对不会以一颗解决。
二、偏好双极性晶体管,虽然在特性上FET拥有较佳的性能,但也许是习惯加上喜好,一部前级从头到尾几乎全是双极性晶体管。
三、对于电源供应相当讲究,以晶体管为主的稳压线路,其实就可以达到相当优秀的性能,使用低杂音零件所制造出来的直流电源,杂音特性足以与电池相比。但完美之外还要更完美,Mark Levinson、Cello等设计师,嗜好以多层次稳压,电源从变压器输出之后,以二极管整流,再以电容进行稳压,好戏从这里才开始,利用精密的晶体管稳压电路,稳压之后再稳压,一连两三次的串联稳压,让电源涟波完全没有发生的机会。
近代这几家嗜好以晶体管设计前级扩大机的厂家,也开始尝试加入FET以及IC的设计,电路架构依旧复杂无比,但声音却拥有极高度的透明感与分辨率,细节多到吓人的地步,却不见古早晶体管生涩的表情。可见,空凭电路架构与材料种类,并无法推断其声音的绝对表现,过去总有人说:FET的声音较清亮,MOSFET的声音具有真空管味,晶体管生涩没弹性,现在这些说法已经完全不正确了。Mark Levinson、Krell以及Cello等厂商,酷爱使用大量晶体管堆砌线路,打开机箱一看,尽是满满的电阻与晶体管。
有人说6DJ8是为音响而设计的真空管,那么NE5534应该就是第一颗专为音响而设计的IC。1981年对IC设计而言,尚不到发达的年代,Philips的子公司推出了NE5534 IC,宣称特别为音响用途而设计,特点是采用双极性晶体差动输入,低阻抗输出,适合在前级线路中使用。NE5534是一颗运算放大器OPAMP,它将放大器线路浓缩于一颗八支脚的IC内,只要附加几颗电阻以及防止震荡的电容,就可以构成前级放大器中所需要的放大电路。消息一出确实轰动业界,原本要使用不算少量零件构成的放大电路,竟然可以使用一颗IC取代,不禁让设计师看了傻眼。不过当时大家普遍不相信IC的声音,总认为它的特性甚差,声音不理想,因此并没有人愿意真正拿OPAMP来做前级的主要放大组件,除了MBL 6010之外。
早期的OPAMP特性确实相当不理想,它的回转率低,杂音特性不佳,还得依照不同的电路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偿修正。但现代的IC性能可不能同日语,现代专为音响而设计的OPAMP,具有如FET及真空管高输入阻抗的优点(具有数M奥姆的输入阻抗,其实比FET还高),同时也有BJT低输出阻抗的优点(可以降至数十奥姆,也比小信号晶体管还低),它的回转率高达数千V / μs,输出中点电压低不可测。不必加装交连电容也可以直入后级,它的频宽更是惊人,直接拿来放大射频讯号也没问题,价格低廉特性超强,早已经成为音响设计必备的放大组件。
虽然现代的OPAMP特性极佳,但体积却依旧小巧,设计师认为如果一部前级内仅以几颗OP构成,卖得了大钱吗?因此IC前级的发展不在于声音,而是有没有办法卖高价钱。这世界上肯定没有任何前级比MBL 6010更幸运的了,一部前级仅使用十来颗NE5534 OPAMP,身价却高达六十余万元,德国人确实有一套。MBL 6010与McIntosh C100皆以NE 5534做为主要放大组件,所不同的是,mbl 6010的线路相当简洁,而McIntosh C100则使用大量OPAMP盖成一部两层楼的作品。
这是前级发展的新趋势,但碍于技术的研发并不容易,因此能够设计数字前级的厂家并不多。数字前级意味着控制与放大皆采用数字的方式进行,以前级的功能来说的确不必如此麻烦复杂,但尝新总是发展的原动力。数字前级如何工作?模拟讯号输入前级之后,利用内部的A / D转换,将模拟讯号转成数字讯号,再依据音量控制器的大小数据,以DSP进行运算,再以数类转换器的技术将计算之后的数字数据转成模拟讯号,再输出至后级扩大机。如此兜一圈是不是很浪费力气?但Accuphase认为,他们推出DC-300的用意在于宣告,模拟前级他们拥有高完成度的C-290V,为了因应数字时代的来临,推出复杂处理程序的数字前级正是迈入下一个挑战的开始。
就两声道的世界而言,数字前级的确多此一举,但Accuphase其实已经见到了未来。多声道的流行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多声道等于环绕系统,从讯源的解读开始,就必须仰赖高度计算的数字技术,现今每一部环绕处理器必须使用数字化设计,利用数字技术解出每个声道的讯号之后,再利用模拟的方式进行放大。何不尝试直接以全数字化处理,将译码后的声音数据直接转换为输出,而省略了前级放大的部份?如此即可达到更直接的效果,对于音质的提升应该有实质的帮助。
其实数字前级的概念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这些数字前级存在于数类转换器之中。Vimak DS-2000应该是第一部融合数字前级的数类转换器,我们暂且不谈论这部数类转换器的种种设计,光就内部附属的数字前级进行解说。Vimak DS-2000的数位前级是这样的:在DS-2000内部拥有一个高位的DSP运算器,将CD数据以128倍超取样之后,再依据面板上的数字音量控制器,直接改写数字数据,进而决定DAC芯片的输出。换句话说,DS-2000的讯号输出正是DAC芯片的直接输出,而非经过音量电位器的衰减,它提供了最简洁路径的设计,也提供了最直接的音质。当然,Vimak的设计者来头可不小,这些数字技术对他来说并不困难,音响世界缺乏了Vimak,让很多数字厂家松了不少口气!最出名的数位前级是Accuphase DC-300。
单增益前级
一开头提到,主动式扩大机内部具有放大电路,一般的增益为0至十倍,而被动式前级使用音量电位器衰减,其最大输出即等于输入。也有一种主动式前级,其放大倍率与被动式前级一样,这就是单增益前级。
单增益前级的目的在于:将前级想象成一个缓冲器(Buffer),在英文意义里,Buffer具有隔离、缓冲的作用,亦即不改变讯源器材的信号强度,但以高输入阻抗接收,以低阻抗输出的观念将讯号送出,因此单增益前级便具有阻抗转换的功能。市面上的单增益前级并不多,最主要原因在于增益往往不足,音量开至最大依旧意犹未尽,国产厂商交直流工作室推出的Encore前级,正是单增益前级的具体代表。这部前级使用孪生场效应晶体管做输入,以ZTX双极性晶体管做输出,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的特性,由于零件极少,因此S/N比奇高,将音量开至最大,耳朵贴近高音单体听不到任何嘶声,音色通透无染,细节呈现自然,是一部价格极其便宜音质极其优异的单增益前级。
前级放大器线路越简略就是越理想吗?
有非常多的废话谈论前级放大器,因此,现在是该为它澄清的时候了。在理想的环境聆听中,组件数目越少的讯号路径设计,这种放大器可能会越完全真实完美。这就是simple is the best理论。
每多用一个组件,会增加一分失真,而开关和音量控制却是主要的罪犯。但是很多好的录音能够达致做到,需要在前面的音调上,帮一个忙,才能消除掉回放时那些声音尖刺、令人聆听起来容易感到疲倦的毛病。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这种情况:音调控制提供精密敏感的的运作(事实上许多高级层次的前级放大器都采用了步进制的电阻选择器取代了常用的电位器)。当你试听一个放大器,不妨做一个尝试:只使用它附有的低音与高音旋钮控制音量的时候,你会聆听到相应的差异。你应该相对地小的变化。这种现像不单只是发生在聆听摇滚音乐或流行音乐上,甚至聆听古典音乐的朋友,也会时常想找对一个「左手向下的」在高音上渐减的旋钮,驯化录音天然的顶端。
音量控制器已经尽力仍不能令放大器更高声输出——令书架型音箱的低音单元听起来像怪物 Cerwin Vega。请紧记我们提到的附加失真?为了舞会尽兴,将旋钮旋到低音和高音都提高的位置,整个声浪提高了,但失真已经开始吹拍喇叭。
两个世界都一起拥有是最好的?既有好音量调控制的前级放大器,又可以直接的音源输出,或设有一个「音量撤离」按钮,当需要时可以将它旁路。但要留意的一点,纯化论者会更甚至这仍然坚持越简单越好。
前级放大器与后级放大器输出、输入阻抗匹配
前级放大器与后级放大器皆有输出与输入阻抗这项规格,输出阻抗表示前级或后级放大器讯号输出的内阻,单位是欧姆,输出阻抗越低,就表示该放大器的内阻越低、驱动能力越强。同理,输入阻抗就是前级放大器或后级放大器对于讯号输入器材时所遇到的阻抗,单位也是欧姆。输入阻抗越高,就表示前端器材可以推得更轻松,同时也可以降低负载效应的影响。每部放大器都有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一般而言,输入阻抗Ri越高越好,输出阻抗Ro越低越好。阻抗匹配理想上前级的输出阻抗越低越好,而后级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高越好,这是为了避免负载效应的影响。
通常后级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最好高于前级放大器输出阻抗的十倍以上,这样才能让前级的实力尽量发挥。这就好比火车头拉车厢的道理是相同的,相同的车厢让不同马力的火车头拉动,轻松程度自然不一样,马力越大(输出阻抗越低)的火车头,拉动重量越轻(输入阻抗越低)的车厢,自然轻松愉快。
前置放大器
在另外一个有关怎样选择前置放大器里的帖子,L版说:「这个时代讲求的是个性! 」的确,挑选前置放大器最重要的是该前置放大器的个性气质。
前级放大器最重视的它的频率响应范围一定要宽阔(5- 35K Hz以上)高频越延伸谐波、泛音、余韵才会丰富,高频不出色,中低频无论多么好,我也不接受,影响了听感。一台好的前级放大器,首先要做到整个声音音域要平衡,动态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声音解析力十分好,这样声音才会通透,音场的结像自然,乐器隔离度玲珑,尺寸大小才适当。
当提出怎样选择前级放大器需要考虑那些问题时,我忽然想起自己拥有的那 3部前级放大器,是我在无法作出取舍、选一部符合自己的构想的情况下,索性全把它买下来的(当然不是3部前级放大器在同一时间添置的)。这是一个多么笨的方法!?自己既然这样笨,还有资格继续写这篇文章?
要想丰润的声音,中低和低音最难调校,怎样调,利用什么材料,这就看你个人的工夫了。我当年的没有办法的办法是购置了几部前级放大器(Restek的Vector,喜欢它的频域宽,解释能力强,回放出来的声音认真清晰细致,我称它为「燕瘦」;另外一部称为「环肥」的是Audiolabor的Klar,它回放出来的声音就丰润细腻了,有血有肉,滑不留手,我仿如唐明皇般喜欢杨玉环多于赵飞燕,尤其像冬天寒冷天气里,它给我带来温暖;不像赵飞燕那般冷若冰霜,我心情燥热时才以她播放,回放出来的声音往往能令自己整个人沉静下来,起安神降燥的特殊功效。再者,我还有一部ARC SP 11 Mk II,那就专门用来聆听人声的特别措施了,由于接驳繁复,不像我的「燕瘦」「环肥」一部接XLR、另一部接RCA插头输入我的Restek Exponent后级放大器般方便,我只需要在Exponent背板的按钮上将Bal变Unbal,就可以选择「燕瘦」或「环肥」了。
这个例子说明前级放大器对聆听者的偏爱有直接关系,我聆听音乐种类、性质繁多,因此用了多部,其它的发烧朋友,当然要根据自己聆听那一类型的音乐去选择了。喜欢古典音乐的,当然频率响应范围一定要宽阔(5- 35K Hz以上);以聆听人声为主的音压和频域的要求就可以降低些……
总之,要诀还是要多些聆听,还要配合已选好的音箱结合起来聆听,只有这样,回放出来的声音才会是将来自己想聆听到的声音。
假如音响器材的前级放大器,能在速度、瞬变、动态、声压等要素,较为真实还原出来的话,就可以冷静的坐下来聆听音乐了,并可以进入音乐优美的境界,欣赏到音乐的内涵而深受感动。
玩HiFi的朋友往往会偏重于调校某些环节,而疏忽其它因素的影响,器材除了要配搭得宜之外,更要有一个好的聆听环境,悉心的调校和使用,才可以达到目的,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这些道理相信大部分的发烧友都懂得,但能够顾及全面去玩的朋友毕竟不多。单就器材使用方面,很多发烧友对自己的器材性能都不甚了了,往往因为使用不当,而将声音不好的原因归究在某些器材身上。结果「玩」HiFi变成了不停地「换」HiFi。我居住的这个小镇里,就有这样一位发烧朋友,玩音响的经历仅五六年,前后换了不下六套系统了。我说的是「套」,换的是整套!大家猜猜他现在是怎样玩前级放大器的?他现在是以玩CD Wadia 861为讯源(半年前曾玩过一台LP唱盘,弄不出好声音而转让或退回给代理了) ,这部机已经可以直接连接后级放大器了,因为它经已设置了有一个数码式音量遥控器。可是这位发烧友大概慕名或者是嫌Wadia 861数码声音较重,另外连接了一部ARC Reference II 前级放大器,然后连接到每边输出600W的Pass功率放大器,驱动一对Wilson WATT / Puppy 6。钞票原来是可以这样来花的!?大概他认为这样就能将声音真空管化了!
前级可以说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般人对前级的理解,以为仅是前级只是用来控制音量的大小和选择讯源的一件器材,对于机上的按钮和设施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对每个按钮的用途也懒得去理解,他们其实是浪费自己的金钱和设计者的心血,没有好好地去发挥它的性能。
就以一部最简单的前级为例,它通常只具备选择讯源和控制大小声的功能,但你不要轻视它,其实声音的好坏,与操作前级是否正确和调校有极大关系。先撇开调校不谈,就以控制音量旋钮(Volumn)来说,它可以说是一种艺术,音量的大小足以影响到整个系统声音的好坏。我居住的这个小镇里,又有这样的另一位发烧朋友,他喜欢欣赏鼓声音,招待客人就是鼓声连场,音量旋钮通常都旋至12.00 o’clock 或 13.00 o’clock位置,谁受得了。他不管听什么音乐,都以同一音量去听,以为录音好的自然声音就必然好听。更要命的是他以为大声就是好听,所以不管是听交响乐,或是单一乐器演奏都用同一音量去听,结果你听到邓丽君的歌喉声如洪钟,娇小的身躯变得像姚明雄伟,小提琴的体积扩大为倍音大提琴,结他的高音像古钢琴,低音部分像打鼓。当你听到皱起眉头,心中发闷时,他还对你说他的系统的动态如何的劲,歌手是如何的够中气,录音细节是如何多,简直可以把你气得半死!
为什么这些朋友会这样子去听音乐呢?纯粹因为他们少了去聆听音乐会,正统的现场音乐会。当他听过在同一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乐队,和单一件乐器演奏时的音量大小,和真正乐器发声时,他会明白到什么叫做声音的比例,才能了解到单一件乐器演奏发声时的音量的响度。除了听现场外,其它解乐器发声和音量的方法,就是听一些不用扩音机系统的真人演奏。那么当你再去听那些CD上的罐头音乐时,就不会毫无准则地去调节音量,不但使声音失真,乐器变形,耳朵受罪外,听觉也可能受损呢!
音量控制的最高技巧,就是能令到自己的音响器材达到最佳的表现,能够将乐队、独奏乐器、真人唱歌时的音量大小,原汁原味地还原!就是HiFi的1:1的音量,同样比例的体积和同样大小的立体音场,彷佛整个交响乐队在家里聆听室作现场演奏!发烧友以为:只要把世上最贵的器材搬回家,就可以做到这样的景界。事实上并不像他设想的那么简单,其中学问多着。
样正确选择前级放大器
译者注:这是一篇这两天刚开始翻译的文章,目的是配合坛子里网友提出的要求,将会分段贴出,希望大家耐心等候。
当提出怎样选择前级放大器需要考虑那些问题时,我忽然想起自己拥有的那 3部前级放大器,是我在无法作出取舍、选一部符合自己的构想的情况下,索性全把它买下来的(当然不是3部前级放大器在同一时间添置的)。这是一个多么笨的方法!?自己既然这样笨,还有资格继续写这篇文章?
前级放大器的添加目标,是达成在你的音源(s)和放大器之间的协同作用。任何时候你有一个机会试听连接在你的系统中多部前级放大器,却说不出那一部的声音较另一部的声音好。理由是声音好的通常或多或少在价格上会较高,或者那部前级放大器的在电路设计上多做了很多功夫。
选择理想前级放大器时,你必需弄清楚两件事 :
A. 你的音源输出电压(最光盘驱动器是 2伏);
B. The input sensitivity of your amplifier (most amplifiers are around 1 volt) 你的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大多数的放大器1伏在附近)
究竟你的光盘驱动器或其它的音源的输出电平小于或大于 2伏,你必需知道。在相同的音符上,如果你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小于或大于1伏,你也应该必需知道。一经你确实知道这些电压,你就可以好好的选择正确的前级放大器了。
首先了解两个名词代表什么。
音源输出电压(output voltage of your source)音源输出电压是一个不会变更的固定电平,除非你的音源有一个”可变的输出”。这一个 2伏的讯号(音乐),驱动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级,或者驱动着前级放大器,它依次驱动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器的输入或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级。
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input sensitivity of an amplifier),简单地说,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意思指有多少伏的电平讯号传送到功率放大器去。任何的电压量超过这个数量,将会令到你的功率放大器尝试使出更多的、超越实际上有的功率,结果令它超负载产生所谓”削波clipping”。
因此在所有的情况下,一个前级放大器理所当然的是用来控制来自音源的电压。当前级放大器音量向左被旋到最尽的时候,你能测算到只有零伏电压输出,功率放大器因此没有声音。当你把音量音量旋钮向右旋调把输出电压增大时,你的功率放大器便能驱动音箱发出声音。音量控制上的理想工作范围应该在一个向右1/4 与 3/4 之间,这是聆听电平的正常位置(实际上超越向右1/2位置时,失真已经存在了)。意思是说:前级放大器永远不会在输入信号里增添任何的电压,也即是”增益gain”。什么情况下前级放大器需设”增益” 呢?有两个理由可能希望前级放大器增强增益:
A. 当功率放大器需要高于1伏才能到达全功率输出的时候。
B. 当你的音源只有小于2伏输出的时候。
某些功率放大器需要5伏输入,才能达到全功率输出,通常放大器设计,全部设定在2伏输入时便达到全功率输出。偶然间我们会看到某种放大器仅需要1/2伏输入便到达全功率输出。
一些被修改过的光盘驱动器的输出电平少于 2伏,一些数码模拟转换器 DACs 也有少于2伏输出电平的。(虽然大多数的 DACs 至少有 2伏或稍高伏的情况,有时可能达到5伏。) 喜爱乙烯基唱片的人,有时可能很难找到一部以输出的一部附设有 2伏的唱头和唱盘接线端子级。我曾看到过多数是1伏的。假如音源只有 1伏输出电平的情况下,而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只有2伏,就必须多设一部有增益的前级放大器,否则便无法让后级放大器去正常的回放出该有的音压。即使有一对超高效率的音箱、聆听的要求仅是非常松软水平,但回放出来的音乐将会缺乏动态和重量感的。一旦作出决心需要增益或不增益,便已经大大缩窄了选择范围。但无论选择增益或没有增益,都必需考虑匹配的「阻抗」。
所有的音源和放大器有被称为「输出阻抗output impedance」的东西。把它当作这部机对付困难负载的驱策能力,例如以很长的信号线连接放大器。
相反的情况,所有的放大器有被称为「输入阻抗input impedance」这种的东西。把它当作这部机遭逢到前级放大器或光盘驱动器所施的电平。
一般规律是愈低输出阻抗,愈比较易于驱策困难的负载。同样,愈高的输入阻抗,也是比较容易驱动。前级放大器最好是输出阻抗低于1000Ω去驱动一部输入阻抗为100,000Ω的放大器。 市面上的光盘驱动器的输出阻抗通常都相当低,但是不幸的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通常都在 10,000Ω和 500,000Ω之间,多数是在50 KΩ附近。50 KΩ是一个适当的负载,大多数的音源和前级放大器驱动时都不会产生问题。除非是以一部高输出阻抗的前级放大器,以额外长的信号线去尝试驱动一部50 KΩ放大器。结果可能经常不是低频响应衰落便是声音变得缺乏动态,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聆听者当然不希望回放出来的声音听起来单薄,因此,千万设法使用短的信号线。如果那部前级放大器的输出阻抗颇低,那么就没关系了,即使功率放大器在房子的另一边,仍然低频响应硬朗有重量感,也不会有衰落。
这里有3部前级放大器模型:
顶级的A模型跟据怎样在背板设定的选择开关,设有许多增益或没有增益;或者采用一个正常输出阻抗或低的输出阻抗。这样才能够确定它实发出独特的、或经常性的好声音。
模型B则没有增益,输出阻抗却是低的,对大多数的系统的匹配最为理想。
模型C有较大增益以及较高的输入灵敏度,迎合以较低输出的音源或较高输出灵敏度的放大器,或两者都存在都适配。
谈到这里,或许不妨多读的另外一篇文章:《前级放大器究竟帮忙改善或伤害了声音》
假如玩家的讯号只是CD机,而音响系统所采用的功率放大器设有音量控制电位的话,用与不用前级放大器,则存在有可选用或不选用前级放大器的可能。事实上大多数的情况下,建议被劝告不要不选用前级放大器。
[编辑本段]前置放大器作用
音源选择电路的作用是选择所需的音源信号送入后级,同时关闭其他音源通道。
输入放大器的作用是将音源信号放大到额定电平,通常是1V左右。
音质控制的作用是使音响系统的频率特性可以控制,以达到高保真的音质;或者根据聆听者的爱好,修饰与美化声音。
功率放大器、线路放大器和前置放大器的区别和应用
是由前置放大器放大输入的信号,比如通过麦克风拾取的声音信号,由于它比较弱,需要先被放大到一定的电平才可以到其它级上。通常前置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可以将小信号放大到标准电平上。
线路放大器是为了传输使用的,为了减小输送衰减,使接收方得到足够强的信号,输送时要进行电流放大和推动,有时也需要提高电压输送,比如定压广播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的。
功率放大器主要是放大电流,这样才能推动低阻的扬声器发出声音。当然,这个例子是按音频实例讲的,若是射频信号,和这个讲法会有些出入,但是意思差不多,像发射机的功放,输出是输出到天线上的。
单增益前级
一开头提到,主动式扩大机内部具有放大电路,一般的增益为0至十倍,而被动式前级使用音量电位器衰减,其最大输出即等于输入。也有一种主动式前级,其放大倍率与被动式前级一样,这就是单增益前级。
单增益前级的目的在于:将前级想象成一个缓冲器(Buffer),在英文意义里,Buffer具有隔离、缓冲的作用,亦即不改变讯源器材的信号强度,但以高输入阻抗接收,以低阻抗输出的观念将讯号送出,因此单增益前级便具有阻抗转换的功能。市面上的单增益前级并不多,最主要原因在于增益往往不足,音量开至最大依旧意犹未尽,国产厂商交直流工作室推出的Encore前级,正是单增益前级的具体代表。这部前级使用孪生场效应晶体管做输入,以ZTX双极性晶体管做输出,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的特性,由于零件极少,因此S/N比奇高,将音量开至最大,耳朵贴近高音单体听不到任何嘶声,音色通透无染,细节呈现自然,是一部价格极其便宜音质极其优异的单增益前级。
前级放大器线路越简略就是越理想吗?
有非常多的废话谈论前级放大器,因此,现在是该为它澄清的时候了。在理想的环境聆听中,组件数目越少的讯号路径设计,这种放大器可能会越完全真实完美。这就是simple is the best理论。
每多用一个组件,会增加一分失真,而开关和音量控制却是主要的罪犯。但是很多好的录音能够达致做到,需要在前面的音调上,帮一个忙,才能消除掉回放时那些声音尖刺、令人聆听起来容易感到疲倦的毛病。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这种情况:音调控制提供精密敏感的的运作(事实上许多高级层次的前级放大器都采用了步进制的电阻选择器取代了常用的电位器)。当你试听一个放大器,不妨做一个尝试:只使用它附有的低音与高音旋钮控制音量的时候,你会聆听到相应的差异。你应该相对地小的变化。这种现像不单只是发生在聆听摇滚音乐或流行音乐上,甚至聆听古典音乐的朋友,也会时常想找对一个「左手向下的」在高音上渐减的旋钮,驯化录音天然的顶端。
音量控制器已经尽力仍不能令放大器更高声输出——令书架型音箱的低音单元听起来像怪物 Cerwin Vega。请紧记我们提到的附加失真?为了舞会尽兴,将旋钮旋到低音和高音都提高的位置,整个声浪提高了,但失真已经开始吹拍喇叭。
两个世界都一起拥有是最好的?既有好音量调控制的前级放大器,又可以直接的音源输出,或设有一个「音量撤离」按钮,当需要时可以将它旁路。但要留意的一点,纯化论者会更甚至这仍然坚持越简单越好。
前级放大器与后级放大器输出、输入阻抗匹配
前级放大器与后级放大器皆有输出与输入阻抗这项规格,输出阻抗表示前级或后级放大器讯号输出的内阻,单位是欧姆,输出阻抗越低,就表示该放大器的内阻越低、驱动能力越强。同理,输入阻抗就是前级放大器或后级放大器对于讯号输入器材时所遇到的阻抗,单位也是欧姆。输入阻抗越高,就表示前端器材可以推得更轻松,同时也可以降低负载效应的影响。每部放大器都有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一般而言,输入阻抗Ri越高越好,输出阻抗Ro越低越好。阻抗匹配理想上前级的输出阻抗越低越好,而后级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高越好,这是为了避免负载效应的影响。
通常后级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最好高于前级放大器输出阻抗的十倍以上,这样才能让前级的实力尽量发挥。这就好比火车头拉车厢的道理是相同的,相同的车厢让不同马力的火车头拉动,轻松程度自然不一样,马力越大(输出阻抗越低)的火车头,拉动重量越轻(输入阻抗越高)的车厢,自然轻松愉快。
前置放大器
在另外一个有关怎样选择前置放大器里的帖子,L版说:「这个时代讲求的是个性! 」的确,挑选前置放大器最重要的是该前置放大器的个性气质。
前级放大器最重视的它的频率响应范围一定要宽阔(5- 35K Hz以上)高频越延伸谐波、泛音、余韵才会丰富,高频不出色,中低频无论多么好,我也不接受,影响了听感。一台好的前级放大器,首先要做到整个声音音域要平衡,动态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声音解析力十分好,这样声音才会通透,音场的结像自然,乐器隔离度玲珑,尺寸大小才适当。
当提出怎样选择前级放大器需要考虑那些问题时,我忽然想起自己拥有的那 3部前级放大器,是我在无法作出取舍、选一部符合自己的构想的情况下,索性全把它买下来的(当然不是3部前级放大器在同一时间添置的)。这是一个多么笨的方法!?自己既然这样笨,还有资格继续写这篇文章?
要想丰润的声音,中低和低音最难调校,怎样调,利用什么材料,这就看你个人的工夫了。我当年的没有办法的办法是购置了几部前级放大器(Restek的Vector,喜欢它的频域宽,解释能力强,回放出来的声音认真清晰细致,我称它为「燕瘦」;另外一部称为「环肥」的是Audiolabor的Klar,它回放出来的声音就丰润细腻了,有血有肉,滑不留手,我仿如唐明皇般喜欢杨玉环多于赵飞燕,尤其像冬天寒冷天气里,它给我带来温暖;不像赵飞燕那般冷若冰霜,我心情燥热时才以她播放,回放出来的声音往往能令自己整个人沉静下来,起安神降燥的特殊功效。再者,我还有一部ARC SP 11 Mk II,那就专门用来聆听人声的特别措施了,由于接驳繁复,不像我的「燕瘦」「环肥」一部接XLR、另一部接RCA插头输入我的Restek Exponent后级放大器般方便,我只需要在Exponent背板的按钮上将Bal变Unbal,就可以选择「燕瘦」或「环肥」了。
这个例子说明前级放大器对聆听者的偏爱有直接关系,我聆听音乐种类、性质繁多,因此用了多部,其它的发烧朋友,当然要根据自己聆听那一类型的音乐去选择了。喜欢古典音乐的,当然频率响应范围一定要宽阔(5- 35K Hz以上);以聆听人声为主的音压和频域的要求就可以降低些……
总之,要诀还是要多些聆听,还要配合已选好的音箱结合起来聆听,只有这样,回放出来的声音才会是将来自己想聆听到的声音。
假如音响器材的前级放大器,能在速度、瞬变、动态、声压等要素,较为真实还原出来的话,就可以冷静的坐下来聆听音乐了,并可以进入音乐优美的境界,欣赏到音乐的内涵而深受感动。
玩HiFi的朋友往往会偏重于调校某些环节,而疏忽其它因素的影响,器材除了要配搭得宜之外,更要有一个好的聆听环境,悉心的调校和使用,才可以达到目的,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这些道理相信大部分的发烧友都懂得,但能够顾及全面去玩的朋友毕竟不多。单就器材使用方面,很多发烧友对自己的器材性能都不甚了了,往往因为使用不当,而将声音不好的原因归究在某些器材身上。结果「玩」HiFi变成了不停地「换」HiFi。我居住的这个小镇里,就有这样一位发烧朋友,玩音响的经历仅五六年,前后换了不下六套系统了。我说的是「套」,换的是整套!大家猜猜他现在是怎样玩前级放大器的?他现在是以玩CD Wadia 861为讯源(半年前曾玩过一台LP唱盘,弄不出好声音而转让或退回给代理了) ,这部机已经可以直接连接后级放大器了,因为它经已设置了有一个数码式音量遥控器。可是这位发烧友大概慕名或者是嫌Wadia 861数码声音较重,另外连接了一部ARC Reference II 前级放大器,然后连接到每边输出600W的Pass功率放大器,驱动一对Wilson WATT / Puppy 6。钞票原来是可以这样来花的!?大概他认为这样就能将声音真空管化了!
前级可以说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般人对前级的理解,以为仅是前级只是用来控制音量的大小和选择讯源的一件器材,对于机上的按钮和设施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对每个按钮的用途也懒得去理解,他们其实是浪费自己的金钱和设计者的心血,没有好好地去发挥它的性能。
就以一部最简单的前级为例,它通常只具备选择讯源和控制大小声的功能,但你不要轻视它,其实声音的好坏,与操作前级是否正确和调校有极大关系。先撇开调校不谈,就以控制音量旋钮(Volumn)来说,它可以说是一种艺术,音量的大小足以影响到整个系统声音的好坏。我居住的这个小镇里,又有这样的另一位发烧朋友,他喜欢欣赏鼓声音,招待客人就是鼓声连场,音量旋钮通常都旋至12.00 o’clock 或 13.00 o’clock位置,谁受得了。他不管听什么音乐,都以同一音量去听,以为录音好的自然声音就必然好听。更要命的是他以为大声就是好听,所以不管是听交响乐,或是单一乐器演奏都用同一音量去听,结果你听到邓丽君的歌喉声如洪钟,娇小的身躯变得像姚明雄伟,小提琴的体积扩大为倍音大提琴,结他的高音像古钢琴,低音部分像打鼓。当你听到皱起眉头,心中发闷时,他还对你说他的系统的动态如何的劲,歌手是如何的够中气,录音细节是如何多,简直可以把你气得半死!
为什么这些朋友会这样子去听音乐呢?纯粹因为他们少了去聆听音乐会,正统的现场音乐会。当他听过在同一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乐队,和单一件乐器演奏时的音量大小,和真正乐器发声时,他会明白到什么叫做声音的比例,才能了解到单一件乐器演奏发声时的音量的响度。除了听现场外,其它解乐器发声和音量的方法,就是听一些不用扩音机系统的真人演奏。那么当你再去听那些CD上的罐头音乐时,就不会毫无准则地去调节音量,不但使声音失真,乐器变形,耳朵受罪外,听觉也可能受损呢!
音量控制的最高技巧,就是能令到自己的音响器材达到最佳的表现,能够将乐队、独奏乐器、真人唱歌时的音量大小,原汁原味地还原!就是HiFi的1:1的音量,同样比例的体积和同样大小的立体音场,彷佛整个交响乐队在家里聆听室作现场演奏!发烧友以为:只要把世上最贵的器材搬回家,就可以做到这样的景界。事实上并不像他设想的那么简单,其中学问多着。
怎样正确选择前级放大器
译者注:这是一篇这两天刚开始翻译的文章,目的是配合坛子里网友提出的要求,将会分段贴出,希望大家耐心等候。
当提出怎样选择前级放大器需要考虑那些问题时,我忽然想起自己拥有的那 3部前级放大器,是我在无法作出取舍、选一部符合自己的构想的情况下,索性全把它买下来的(当然不是3部前级放大器在同一时间添置的)。这是一个多么笨的方法!?自己既然这样笨,还有资格继续写这篇文章?
前级放大器的添加目标,是达成在你的音源(s)和放大器之间的协同作用。任何时候你有一个机会试听连接在你的系统中多部前级放大器,却说不出那一部的声音较另一部的声音好。理由是声音好的通常或多或少在价格上会较高,或者那部前级放大器的在电路设计上多做了很多功夫。
选择理想前级放大器时,你必需弄清楚两件事
A. 你的音源输出电压(最光盘驱动器是 2伏);
B. The input sensitivity of your amplifier (most amplifiers are around 1 volt) 你的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大多数的放大器1伏在附近)
究竟你的光盘驱动器或其它的音源的输出电平小于或大于 2伏,你必需知道。在相同的音符上,如果你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小于或大于1伏,你也应该必需知道。一经你确实知道这些电压,你就可以好好的选择正确的前级放大器了。
首先了解两个名词代表什么。
音源输出电压(output voltage of your source)音源输出电压是一个不会变更的固定电平,除非你的音源有一个”可变的输出”。这一个 2伏的讯号(音乐),驱动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级,或者驱动着前级放大器,它依次驱动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器的输入或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级。
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input sensitivity of an amplifier)
简单地说,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意思指有多少伏的电平讯号传送到功率放大器去。任何的电压量超过这个数量,将会令到你的功率放大器尝试使出更多的、超越实际上有的功率,结果令它超负载产生所谓”削波clipping”。
因此在所有的情况下,一个前级放大器理所当然的是用来控制来自音源的电压。当前级放大器音量向左被旋到最尽的时候,你能测算到只有零伏电压输出,功率放大器因此没有声音。当你把音量音量旋钮向右旋调把输出电压增大时,你的功率放大器便能驱动音箱发出声音。音量控制上的理想工作范围应该在一个向右1/4 与 3/4 之间,这是聆听电平的正常位置(实际上超越向右1/2位置时,失真已经存在了)。意思是说:前级放大器永远不会在输入信号里增添任何的电压,也即是”增益gain”。
什么情况下前级放大器需设”增益” 呢?有两个理由可能希望前级放大器增强增益:
A. 当功率放大器需要高于1伏才能到达全功率输出的时候。
B. 当你的音源只有小于2伏输出的时候。
某些功率放大器需要5伏输入,才能达到全功率输出,通常放大器设计,全部设定在2伏输入时便达到全功率输出。偶然间我们会看到某种放大器仅需要1/2伏输入便到达全功率输出。
一些被修改过的光盘驱动器的输出电平少于 2伏,一些数码模拟转换器 DACs 也有少于2伏输出电平的。(虽然大多数的 DACs 至少有 2伏或稍高伏的情况,有时可能达到5伏。)
喜爱乙烯基唱片的人,有时可能很难找到一部以输出的一部附设有 2伏的唱头和唱盘接线端子级。我曾看到过多数是1伏的。
假如音源只有 1伏输出电平的情况下,而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只有2伏,就必须多设一部有增益的前级放大器,否则便无法让后级放大器去正常的回放出该有的音压。即使有一对超高效率的音箱、聆听的要求仅是非常松软水平,但回放出来的音乐将会缺乏动态和重量感的。
一旦作出决心需要增益或不增益,便已经大大缩窄了选择范围。但无论选择增益或没有增益,都必需考虑匹配的「阻抗」。
所有的音源和放大器有被称为「输出阻抗output impedance」的东西。把它当作这部机对付困难负载的驱策能力,例如以很长的信号线连接放大器。
相反的情况,所有的放大器有被称为「输入阻抗input impedance」这种的东西。把它当作这部机遭逢到前级放大器或光盘驱动器所施的电平。
一般规律是愈低输出阻抗,愈比较易于驱策困难的负载。同样,愈高的输入阻抗,也是比较容易驱动。前级放大器最好是输出阻抗低于1000Ω去驱动一部输入阻抗为100,000Ω的放大器。
市面上的光盘驱动器的输出阻抗通常都相当低,但是不幸的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通常都在 10,000Ω和 500,000Ω之间,多数是在50 KΩ附近。
50 KΩ是一个适当的负载,大多数的音源和前级放大器驱动时都不会产生问题。除非是以一部高输出阻抗的前级放大器,以额外长的信号线去尝试驱动一部50 KΩ放大器。结果可能经常不是低频响应衰落便是声音变得缺乏动态,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聆听者当然不希望回放出来的声音听起来单薄,因此,千万设法使用短的信号线。如果那部前级放大器的输出阻抗颇低,那么就没关系了,即使功率放大器在房子的另一边,仍然低频响应硬朗有重量感,也不会有衰落。
这里有3部前级放大器模型:
顶级的A模型跟据怎样在背板设定的选择开关,设有许多增益或没有增益;或者采用一个正常输出阻抗或低的输出阻抗。这样才能够确定它实发出独特的、或经常性的好声音。
模型B则没有增益,输出阻抗却是低的,对大多数的系统的匹配最为理想。
模型C有较大增益以及较高的输入灵敏度,迎合以较低输出的音源或较高输出灵敏度的放大器,或两者都存在都适配。
假如玩家的讯号只是CD机,而音响系统所采用的功率放大器设有音量控制电位的话,用与不用前级放大器,则存在有可选用或不选用前级放大器的可能。事实上大多数的情况下,建议被劝告不要不选用前级放大器。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