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新品供应链抢先看!传iPhone 13充电功率提升至33W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 (文/莫婷婷、程文智)进入9月,关于苹果秋季发布会的消息越来越多。据爆料,今年iPhone发布会或许会定在本月中旬,除了发布iPhone 13系列产品,还将带来新款iPad、Macbook Pro、Apple Watch 等产品。

苹果的发布会向来最让人期待,同时相关产品的供应链也备受关注。进入果链,对于企业来说不但可以拿到大单提高业绩,“身价”在无形中也抬高了不少,可以说挤进苹果供应链“有百利而无一害”。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苹果被认为是业内“第一”,从本次新品的供应链名单中发现,苹果的供应链策略正在朝着多向、多元延伸。

苹果与供应链的关系亦水亦舟,苹果曾公开表示,供应链的限制问题会影响第四财季的业绩,冲击到iPhone和iPad的销量。从秋季新品的供应链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苹果与其供应链的紧密程度。

首批生产9000万台新iPhone,台积电拿下超1亿颗A15订单

先来看iPhone 13系列的供应链。据报道,本次发布会预计会推出iPhone 13 mini、iPhone 13、iPhone 13 Pro、iPhone 13 Pro Max 四款型号。今年6月份,业内分析师郭明錤预测表示, iPhone在今年的出货量约为2.3 亿支~2.4 亿部,到2022 年将达到至少2.5 亿部。iPhone 13 系列手机首批将生产 9000 万台。

在处理器方面,iPhone13系列手机将搭载5nm工艺的A15系列芯片,由台积电代工。该订单已经超过预期,达到1亿颗。

根据业内爆料的消息,用于iPhone 13系列 A15采用台积电的5nm技术,搭载5核心GPU,CPU、GPU将分别提升20%、35%,另外还将升级NPU,集成高通新一代的骁龙X60基带。从爆料信息来看,iPhone13系列性能将实现大跃进,也难怪果粉对每一期的苹果发布会都异常期待。

在iPhone 13系列的整机代工方面,鸿海拿下了iPhone 13、iPhone 13 Pro、iPhone 13 Pro Max 三款型号的订单,其中鸿海获得全部的iPhone 13 Pro Max订单。和硕获得iPhone 13的全部订单和 32%的iPhone 13订单。值得关注的是,第一次打入果链的立讯精密也拿到了40%的iPhone 13 Pro订单。

iPhone13系列供应链里的中国供应商

在镜头方面,iPhone 13系列将采用后置三摄相机模组。在新iPhone之前,大部分订单都是被台企大力光揽下,现在,舜宇光学以成为新iPhone的后置摄像头提供镜头,对大立光和玉晶光都造成了一定压力。据了解,舜宇光学的iPhone 7P广角镜头的良率、性价比都要略高于玉晶光。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舜宇光学首次成为苹果供应商,此次代工的份额不会很高。

郭明錤曾预测,未来苹果手机的镜头供应商主要是大立光、玉晶光与舜宇光学。到2022年,舜宇光学将扩产约50%的苹果镜头产能。由此也可以看到,为了争取更多苹果的订单,供应链的竞争将越发激烈。

续航能力一直是苹果手机被诟病的地方。根据爆料,四款新iPhone的电池容量分别是:iPhone 13、iPhone 13 Pro约增加10%,为3,095mAh;iPhone 13 mini增加了8%,为2406mAh,iPhone 13 Pro Max增加了18%,为4,352mAh。电池供应商或许会有比亚迪,此外还有德赛电池、欣旺达。

在充电方面,苹果一直比较保守,安卓手机已经可以支持65W,甚至100W以上了,可是苹果还在20W左右徘徊。比如苹果到2019年才给iPhone 11全系列配上18W充电器,最大充电功率为22W。到了2020年的iPhone 12系列,干脆连充电器也省了,美其名曰“环保”。不过,也正是苹果的“环保”策略,让国内的第三方快充充电头火了一把。在去年的时候,市场传言苹果本月将要发布的iPhone 13系列手机有可能会支持到33W的最大充电功率,因此,国内不少做第三方充电器的方案商和设备商早早地准备好了33W的GaN充电器解决方案。如今,他们万事俱备,只欠“苹果官宣支持33W”这阵东风了。如果苹果真的官宣,今年可能会彻底带火GaN快充市场,国内做GaN芯片和GaN驱动芯片的厂商将会受益匪浅。最近也有业内人士表示,iPhone 13系列可能还是最高只支持到25W。当然,最终结果如果,再等两周,我们就知道结果了。

在玻璃面板方面,传新iPhone将缩小“刘海”尺寸。不过对于不少果粉来说,“刘海屏”变小似乎意义不大。以前为iPhone提供玻璃面板和盖板玻璃的蓝思科技,将在今年首次为新 iPhone 提供金属外壳,伯恩光学依旧提供玻璃面板。

就在2020年8月,蓝思科技以99亿元收购了可胜科技(泰州)有限公司和可利科技(泰州)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可成科技旗下子公司,而可成科技是苹果iPhone、Macbook金属外壳的主要供应商。

对于OLED面板,研究机构Omdia预测在2021年,苹果预计将需要1.06亿片柔性OLED面板用于iPhone 13系列,包括LTPS背板、LTPO背板、COP驱动IC、touch on TFE,供应商包括三星显示、乐金显示和京东方。京东方的面板预计在今年Q4开始量产。

在声学器件的供应上,歌尔声学从iPhone 4开始进入苹果供应链,提供硅麦、speaker等器件。据了解,iPhone 11 / 11Pro配置了4颗硅麦,分别来自歌尔声学、楼氏电子。歌尔声学将继续为iPhone 13提供音响配件,此外还有瑞声科技。

除了上述企业,据《日经亚洲》报道,闻泰科技也获得了新iPhone 的核心零部件订单。今年3月,闻泰内部人士表示,在收购欧菲光相关资产后,苹果业务,需要重新认证。预计将很快恢复对苹果的前摄像头供应,后摄像头供应也正在推进中。从《日经亚洲》的报道来看,闻泰科技的苹果业务推进较为顺利。

自苹果披露其供应链名单以来,我们可以发现苹果正在扩大其供应链版图,不再集中于富士康、和硕等供应商,名单中增加超过10家的中国企业,逐步多元化。从上面的梳理也可以看到中国供应商在“果链”的比重不断提升,主要集中在材料供应模块、精密组件方面。

苹果在供应链的上规模化发展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对苹果来说,这将提高代工议价能力,不得不说,苹果在控制成本方面是有所准备。

供求紧张、生产挑战,Macbook Pro、Watch量产或面临延迟?

不管是性能、产品形态,苹果在每一期的新品发布会上都能不负期待,带来惊喜。据了解,新款MacBook Pro将搭载苹果自研芯片“M1X”处理器,由台积电代工,屏幕将升级为Mini LED屏幕,包括14英寸和16英寸两个版本。Apple Watch将加入新的血压传感器和防水功能。

也正是因为性能升级,让苹果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挑战,业内传出苹果的Macbook Pro、Apple Watch量产将受限。

日经亚洲报道,加入血压传感器和防水功能导致新款Apple Watch设计复杂,制造工艺也面临更多的挑战,苹果或许会推迟了新 Apple Watch 型号的生产。对于新款MacBook Pro,供应链透露了更多信息:MacBook Pro供应链在8月启动了量产,单月出货将达30万到40万台,累计到年底,新款MacBook Pro出货预估达到240万台到320万台。可以看到,MacBook Pro的需求较高,带给供应商的压力也不小。

在MacBook Pro的Mini LED部件供应链中,公开消息显示,Mini LED SMT供应商包括瑞仪光电,臻鼎科技、健鼎科技、茂林光电、瑞仪光电,以及欧司朗光电半导体都成为苹果Mini LED部件的供应商。为了满足MacBook Pro的产能,苹果投资2亿美元建Mini LED生产线。目前,暂未有消息表示Macbook Pro、Watch会延迟发布,可能会和iPad Pro一样,先发布再发货。但我们也能发现由于苹果产品的需求量大,供应链上任何的“动静”都可能会影响生产。

苹果的“自主可控”之路:终端或将全用上自研芯片

除增加供应商,苹果也逐步打通自己的生态链,将自研芯片用到所有的终端产品上。例如,苹果将为Mac开发的M1用到了iPad Pro 2021上,新款MacBook Pro也将继续使用该系列处理器。对于自研芯片这件事,库克曾表示,会选择更好的,也会思考自己能否做到最好。“苹果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发挥更大的价值,在自己有能力做好的地方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预示如果能力、市场兼顾的情况下,苹果也会实现“自主可控”。

据了解,苹果还计划推出5G基带、预计2023年可以用在 iPhone上;同时苹果正在开发的20核和40核配置的芯片,预计2023年前iMac全线产品将在完全使用苹果芯片。

M1让苹果减少对英特尔的依赖,一旦推出基带,对高通的依赖也会同样减少。苹果对供应链管理最机智的地方就在于把对某一家或者某几家的依赖降到最低,同时扩大苹果公司的整体利益。据业内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每一块自研芯片能为苹果节省150美元至200美元的成本。

苹果善于将产品实现规模化效应,一款M1芯片可以用在不同的终端里面,既减轻了后期的开发成本,也最大化经济效益。在消费类电子市场雄心勃勃的苹果,从不局限于在单线产品上,未来或许高端的笔电也会统一Mini-LED屏幕的供应。

小结

苹果作为消费电子界的“老大”,它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对供应链管理方面。对于秋季发布会业内已经有多方“剧透”,等苹果发布会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还有解决方案商,业内的所有猜测都将在发布会当天得到验证,这场发布会将给产业链带来哪些东风,不妨期待一下。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编辑:j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