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最新进展!中国6G专利申请全球第一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随着5G的快速商用落地,6G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启动。早在2019年6月我国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指导下成立IMT-2030(6G)推进组,在日前的“2021年6G研讨会——6G愿景展望”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会上表示,目前全球6G研究都处在起步阶段。
 
9月11日心声社区发布了一篇文章,是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为《6G无线通信新征程》作的序,在这篇文章中,徐直军表示,我们预计6G将在2030年左右投向市场。此前LG、三星也预测了各自6G商业化的时间,LG预计大概在2029年开始商业化,三星预计6G商业化将在2028年到来。
 
6G传输速率是5G的50倍,时延缩短十分之一
 
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也被称为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促进的就是物联网的发展。6G网络将是一个地面无线与卫星通信集成的全连接世界。通过将卫星通信整合到6G移动通信,实现全球无缝覆盖,网络信号能够抵达任何一个偏远的乡村,让深处山区的病人能接受远程医疗,让孩子们能接受远程教育。
 
此外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电信卫星系统、地球图像卫星系统和6G地面网络的联动支持下,地空全覆盖网络还能帮助人类预测天气、快速应对自然灾害等。这就是6G未来,6G通信技术不再是简单的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的突破,它更是为了缩小数字鸿沟,实现万物互联这个“终极目标”。
 
6G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能达到5G的50倍,时延缩短到5G的十分之一,在峰值速率、时延、流量密度、连接数密度、移动性、频谱效率、定位能力等方面远优于5G。
 
为什么需要6G?徐直军在《6G无线通信新征程》序中还谈到,5G开启了无线通信将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千行百业的序幕。5GAA(5G汽车联盟)、5G-ACIA(5G工业互联及自动化联盟)等由移动通信行业与垂直行业联合成立的组织,一方面使5G被定义得能够适应这些垂直行业的独特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商用化的进程,也激发出越来越多5G不能满足的创新需求,由此催生的5.5G将能够持续增强,但无疑又将激发出更多新的、需要6G来满足的创新需求。
 
6G的到来将不只是带来更大的带宽,9月14日,任正非在华为中央研究院创新先锋座谈会上谈到,无线电波有两个作用:一是通信,二是探测。我们过去只用了通信能力,没有用探测感知能力,这也许是未来一个新的方向。6G未来的增长空间可能就不只是大带宽的通信了,可能也有探测感知能力,通信感知一体化,这是一个比通信更大的场景,是一种新的网络能力,能更好地支持扩展业务运营。所以,我们研究6G是未雨绸缪,抢占专利阵地,不要等到有一天6G真正有用的时候,我们因没有专利而受制于人。
 
中国6G专利技术全球领先 位居第一
 
全球各国都意识到6G的巨大作用,并投入极大的精力进行6G技术的研发,并取得一定进展。今年4月日美两国首脑确认两国今后向力争2030年代实用化的新一代通信标准“6G”研发投入总计45亿美元的方针,其中美国投资25亿美元,日本投资20亿美元,双方还一致同意针对半导体等供应链展开合作。
 
今年8月消息,LG电子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共同实验,研发出了稳定输出6G THz带宽通信信号的电力放大器,LG电子表示,利用6G THz带宽赫兹在室外100米成功传输了无线数据,LG电子正在与国内外研究机构一起加快在6G移动通信方面的研究步伐。
 
我国从政府到企业对6G的重视程度也是相当高,政府和研究机构在2019年就正式展开了6G技术的研究,不过有消息称,华为其实早在2017年就开始了对6G研究的投资。2020年11月,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电子科技大学号”搭载长征六号遥三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虽然当前各国都还处于6G研究的初期阶段,不过就如任正非所言,我们需要未雨绸缪,抢占专利阵地,避免到时候因为没有专利而受制于人。有分析认为,越是拥有大量相关专利,越能在标准制定中占据优势,世界通信标准在3G以后为了避免多种技术并存,一直以行业整体制定规格和标准。
 
目前在6G专利技术方面,我国已经位居全球第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6G通信技术领域全球专利申请数量超过3.8万项,其中我国专利申请量为1.3449万项,占全球6G专利总申请量的近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仅请了6926项,位居第二。
 
总结
 
从目前6G的研发进度来看,我们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未来还需要持续努力保持领先,这可以让我们避免未来在专利技术等方面受制于人,同时6G作为未来万物智联结的重要技术,也需要全球共同协作发展,王志勤在日前的会议上谈到,IMT-2030(6G)推进组是向全球开放的组织,爱立信、三星等企业已经成为推进组成员,中国愿意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一起携手推进6G创新发展。

本文为原创文章,作者李弯弯,微信号Li1015071271,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发邮件到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